《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一文,是對政治鬥爭的深刻論述,也是我們學會吵架的理論指導。
人生在世,難免要參與各種鬥爭。大家是不是對此深有同感。
如果回答是,這裡就有問題,問題就出在“難免”一詞上,說明你對鬥爭消極的。
你沒有認識到:鬥爭是社會發展,也是個人成長的客觀規律。
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鬥爭。人也是在矛盾運動中成長的。
所以,請放棄“難免”這種被動思想,拿起武器,主動戰鬥!
不過,要想真正主動戰鬥起來,我們必須剖析下消極思想的根源:
第一,心理的問題,人總是怕引起衝突,怕死亡。這種好人心理和死亡恐懼紮根於人心中。
當然和童年也有關係,還記得小時候和兄弟姐妹發生衝突的捱打嗎。
父母總是教育我們要和睦相處,卻沒有教育我們如何鬥爭。
第二,認知的問題,人們骨子裡認為鬥爭是不好的,是破壞性的。
鬥爭往往和發脾氣,摔東西,分手等同起來,所以我們直覺裡“鬥爭”就是要起衝突,搞分裂。
這就是和好時為什麼覺得不好意思?因為內心裡覺得是鬥爭,得劃清界限。但因為結果和好了,界限消除了,為自己言行不一而愧疚,這還是認識有問題。
這是沒有看清鬥爭的本質:目的與技術。
我們鬥爭的目的是什麼?
鬥爭的目的是團結,不是分裂。
毛主席說:
“以鬥爭求團結,則團結存;
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
他在朝鮮戰爭中有過精彩的演繹,那就是和美國邊打邊談,打的目的就是談。
這也是我們在“美國挑起的貿易戰”面前必須迎戰的原因,只有這樣才能給美國立規矩,實現兩國的和平相處。
這種以鬥爭求團結的思想應用廣泛:比如“懲前毖後,治病救人”。
有時需要懲罰對方,目的是為了幫助他,因為懲罰才能讓人感覺切膚之痛,才能引起反省,看到自身錯誤,進而改變。
不要一味害怕衝突,有矛盾不怕,關鍵是要意識到鬥爭目的是深化關係和促進成長,所以要保持覺察狀態,防止失控。
這在毛主席《矛盾論》有深刻的表述,和老子“反者道之動”,及辯證法的“否定之否定”所闡述的道理一脈相承。
鬥爭是脫離淺層次關係,推動深層次關係,走上更高維度團結的不二方法。
記住:矛盾是推動人的成長和關係發展的動力,而解決矛盾的方式之一就是鬥爭。
我在前面講過,真心鬥爭不是破壞,表面和氣才是破壞。
我們身邊都有老實人,但他們往往容易出死招。為什麼?
因為他們喜歡委屈求全,遇到矛盾不敢鬥爭,反抗的怒氣就不斷累加,一旦達到爆發的閾值,馬加爵就會拿起錘子。
他還站在道德制高點說:都是被你們逼我,我忍無可忍殺你們的。
受害者往往會一臉懵逼:殺死我之前,怎麼連個警告都沒有。
但仔細想想,如果老實人能認識到鬥爭的積極意義,就會提前告訴他們:我的原則和底線是什麼,請不要傷害我,否則......
這種主動鬥爭的人,別人反而不會欺負他,還知道如何與他和平相處。
無論如何,要小心身邊的老實人,學會和他主動溝通;也請老實人拿起鬥爭的武器,來捍衛自己的人格主權。
接著,就需要問,鬥爭的技術是什麼?
第一,鬥爭要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
就是什麼時候去鬥爭,別人不小心踩了你一腳,你就火冒三丈?這不是鬥爭,這是無法掌控自己情緒的不成熟表現。
我覺得至少有三個原則不能碰觸:
1. 神聖的人格權和健康的生命權。
2. 完整的主體權和獨立的自主權。
3. 擁有成長的權力:包括機會。
一旦碰觸了這三個底線,就應該去鬥爭。
第二,鬥爭要講究策略方法,戰略戰術。
要堅持危機意識和戰略定力相統一,堅持戰略判斷和戰術決斷相統一,堅持過程和實效相統一。
鬥爭要抓主要矛盾,抓主要方面。也就是學會牽住牛鼻子,抓住網兜子,不要鬍子眉毛一把抓,不要陳芝麻爛穀子一股腦的說,而是要一針見血的講。
鬥爭要有理有利有節,合理選擇鬥爭方式,把握鬥爭火候;原則問題上不讓步,策略問題上靈活機動。
鬥爭要根據時間、程度和效果進行調整,是有目的、有方法、有節制的行為。
如果能做到這些,超越了自我。
接下來,我要帶你上天八萬裡,在雲端一窺鬥爭的全貌:
1. 鬥爭是一種溝通的媒介。
很多人不解,為什麼人不能和平相處,非得要鬥爭,甚至發生戰爭,流血傷亡呢?
因為鬥爭是一種溝通媒介,它在傳達一種警告訊息:這是紅線,請退後;你過分了,請停止;我有武器,請逃離。
人為什麼非得警告才能明白呢?因為人的三個本能:恐懼、貪婪、懶惰。
如果一味退讓,對方就會良心發現嗎?不會,因為貪婪。
大多數人的行為是受本能驅動,所以需要依靠懲罰,啟動對方的恐懼本能。
2.鬥爭是給對方的真實反饋。
人一味退讓反饋的訊息是:我慫了。你的善良變成了“慫了”的反饋。
這等於對牛彈琴,而只有鬥爭才能給對方真實反饋。
沒辦法,這是資訊不對稱導致的。
3.鬥爭是一種意志的較量。
一個人敢不敢鬥爭,和他擁有多少武器沒有關係;而是取決於他鬥爭意志,一個人資源再多,如果慫就會失敗。
鬥爭意志本身就是武器,它代表著你會不惜一切代價投入戰鬥,誰勝誰負存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
而且,鬥爭意志本身會嚇阻對手,甚至能感化對手的良知,產生惺惺相惜的情形。
鬥爭需要有自我犧牲的勇氣,就像電影《八佰》裡面的勇士們一樣,面對頑固不化的仇敵,不是你死就是我死。
4.鬥爭是一種揀選強者的方式。
鬥爭能一決勝負,選出王者。
王者就是那些人格完整、心理健全、認知超強的人。
這樣的人,才有可能是悟道的人,才有可能帶領我們走上康莊大道。
所以需要依靠鬥爭來揀選強者,並把權力交給他。
在與事情的鬥爭中,我們才能明白到底喜歡什麼?
如果不夠愛一個人或者一件事,一旦經歷艱苦鬥爭就會放棄,這也是給自己解脫。
5.鬥爭是一種修煉弱者的手段。
鬥爭是最好的修煉方法,因為人具有反脆弱屬性,經歷鬥爭越多,心理越完善。
鬥爭精神和本領不是與生俱來的,是經過嚴格的思想淬鍊,歷練,在鬥爭中經風雨,見世面,鍛造成的烈火真金。
要堅持在鬥爭中磨礪,越是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越是情況複雜的時候,越能練膽魄,磨意志,長才幹。
而這就是修煉靈魂,也是生命的目的,我在《得與失》對比進行過詳細闡述。
我們用全方位的視角才得以看清鬥爭的本質,當然還有鬥爭的時空視角,不再贅述。
以上合稱鬥爭精神和技能。
好啦,你學會吵架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