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阿德勒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他在《自卑與超越》中寫道:不能自發地作為,不能表達一個人真正的感覺與想法,以及因此而必須做作虛偽,這些都是感到自卑與懦弱的根本致因。

顯然,自卑感大都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後天與人對比才產生的。劉強東曾經在節目中談到了自己讀高中時坐火車的經歷,說自己穿得很寒磣,第一次深深感覺到了人與人的差距,很自卑。但正是這次自卑的經歷,激發了他的鬥志,讓他一步步成為了優秀的企業家。

自卑,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身處自卑而茫然不知;或者是我們知曉了後,又不能做到“知行合一”,及時糾正自卑心理。真正自卑的人,往往會有以下這3個特徵,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

1、太在乎他人的看法;‍

就如企業家俞敏洪所說:“因為自卑,你會感覺周圍人全是抱著諷刺打擊侮辱你的眼神在看你,因此你不敢去做”。其實,太在乎他人的看法,做給他人看,本質上也是屬於自卑的表現。

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很忙,他人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關心我們,我們在他人的世界,永遠只是配角。

除了你的父母,即便是有人關心你,那也只是他們的一時興起,隨口問問罷了;我們千萬不可當真,要不然就會讓自己戴上了“緊箍咒”,成了庸人自擾之。

從前,有對父子趕著一頭驢進城去。有個路人笑話他們說:“真笨,為什麼不騎驢進城呢?”於是父親讓兒子騎上了驢。

走了不長時間,又有人說:“真是不孝的兒子,居然讓父親走路,自己騎驢。”

於是父親趕緊讓兒子下來,自己騎著驢。

又走一會兒,有人說:“這個父親真狠心,居然讓孩子走路,也不怕孩子累著。”

父親連忙讓兒子也騎上驢,心想這回總算滿足所有人的了。

但過了一會,又有人說:“兩人都騎驢,還不把驢壓死啊。”

於是父子倆都下來,綁起驢的四條腿,用棍子抬著驢走。他們經過一座橋時,驢掙扎了一下,掉到河裡淹死了。

父子兩人不管怎麼做,他人都會說三道四,怎麼做都不對。

可見,做人要有主見和腦子,不要輕易被旁人的觀點所左右,要不然就是內心自卑、缺乏自信的表現。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太在乎他人的看法:

衣服穿給旁人看,而不是為了自己穿得舒服自在;

看見別人家孩子報各種培訓班、興趣班,自己也不動腦子地跟風;

甚至,有些女孩結婚時候,看見大家都要高價彩禮,自己也跟著要,要不然覺得丟了面子。

層次越低的人,越是沒有主見,繼而表現得越是自卑;他們活得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絲毫不敢有半點自由自主的想法,真是一種可悲啊!

很多人都是30歲就死了,80歲才埋葬;他們日益一日地模仿自己原來的模樣,效仿他人那樣做人做事,過分在乎周圍人的想法,最後把自己徹底弄丟了,不自卑才怪,能夠有所作為也是很難的!

2、懦弱無剛;‍

曾國藩雖然性格上面有點缺乏自信,但他有句至理名言很是有道理: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無剛”四字為大恥,故男兒自立必須有倔強之氣

可見,做人要想自立自強,遇事退縮懦弱是絕對不行的。

我們有不比他人少條胳膊,少條腿,別人能夠做到的,我們只要肯努力肯付出,也一定可以做到。就如農民出身的陳勝說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激勵著後世的無數社會底層人士,助力他們自立自強、成功逆襲。

曾國藩祖上世代務農,但是他透過勤奮苦學、考中進士,改寫了個人以及整個家族的命運。於是他用親身經驗告誡晚輩們說:凡將相無種,聖賢豪傑無種,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

但是自卑的人,他們性格懦弱無剛,思維裡總是習慣性高看他人,高估困難,然後再看低自己,為自己的不思進取找藉口,最終原地踏步,令人不齒。

韓信早年遭受了胯下之辱,其實也是因為骨子裡懦弱無剛,畏懼強霸,只是因為後面他成功了,大家才反過來都吹捧他,說他“寧忍胯下之辱,不失丈夫之志”。

可見,自卑是可以用來超越的,懦弱無剛的性格也是可以戰勝的。一旦我們能夠戰勝自卑,便可真正脫胎換骨,變身為真正的強者,正如老子《道德經》所寫:自勝者強!

3、表現得很強勢;‍

心理學上有種現象叫:一個人越是缺少什麼,就越喜歡錶現什麼。

老子也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可見,人的內心世界與表面現象往往是正好相反的。而一個人過分表現得強勢,其實是“外強中乾”,骨子裡沒有真正本事,內心極度脆弱與自卑。

一個人喜歡生氣,往往都是對於自己無能的發洩;越是缺乏自信,越喜歡錶現得很強勢。

真正有實力且自信的人,不怒而自帶威嚴,根本不需要用強制或優秀來證明自己,因為他們知道用實力說話,還愛保持謙虛低調,經常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曾國藩的四弟國潢自身沒有什麼本事,但是為人霸道,愛對他人評頭論足,今天說此人不行,明天又說他人的短處。於是曾國藩狠狠批評說道:

凡動口動筆,厭人之俗,嫌人之鄙,議人之短,發人之覆,皆驕也。”

曾國藩還說:說人之短,乃護己之短;誇己之長,乃忌人之長。暫且不說你的指責是否正確,就算是正確和恰當的,也是“天道”不允許的。

可見,越是無能無知的人,越還盲目自信,喜歡錶現得很強勢。其實,這種人是內心自卑,怕他人搶了自己的風頭,嫉妒心理在作祟。

結語:

一個人表現得過於懦弱也不對,過於剛強也不對,那麼怎麼做人才是正確呢?

孔子的“溫、良、恭、儉、讓”值得學習借鑑,因為這才是做人不卑不亢的很好體現。

骨子裡自卑的人,往往都會有以上三種外在表現——太在乎他人的看法、懦弱無剛、表現得很強勢,其實也很容易識別。大家不妨自我對照一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如何對症下藥呢?曾國藩在《挺經-明強篇》中的一句話值得參考借鑑——愚必明,柔必強

其次,就是作家蔣方舟的一句話值得深思——多讀點書,不然你的三觀是由你的親朋好友決定的

綜上,多讀點書,讓自己更有思想和主見,不再隨波逐流;為人太懦弱的,需要自立自強;為人太強勢的,需要收斂鋒芒,韜光養晦。如此這般,克服自卑心理,趕走情緒霧霾,指日可待!朋友們,您覺得呢?

23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有目標,再出發,向前看,往前進,活出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