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環效應”又稱“暈輪效應”、“成見效應” 、“光圈效應”、“日暈效應”等,是一種影響人際知覺的因素,指在人際知覺中所形成的以點帶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觀印象。這種愛屋及烏的強烈知覺的品質或特點,就像月暈的光環一樣,向周圍瀰漫、擴散,所以人們就形象地稱這一心理效應為“光環效應”。
和光環效應相反的是“惡魔效應”,即對人的某一品質或對物品的某一特性有壞的印象,會使人對這個人的其他品質,或這一物品的其他特性的評價偏低。
“光環效應”會直接影響一個人對於其他人的人格魅力的判斷。每個人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光環效應”的影響,對別人產生認識上的偏差。我們來看這樣一個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衛國大臣彌子眼深受衛靈公的寵愛。
一天晚上, 彌子暇聽說母親突然生病,就偷偷駕著衛靈公的車趕回家看望母親。按照當時衛國的法律,私自偷來國君的車的人是要被砍掉雙腳的。但是,衛靈公得知此事以後,非但沒有怪罪於彌子暇,反而稱讚他說:“真是孝順呀!為了看望母親,連違法受刑也顧不上了。”
又有一次,彌子暇陪同衛靈公觀賞果園。彌子暇嚐了一個桃子,覺得很好吃,就把吃剩的桃子給衛靈公吃。按常理,臣子將吃剩的東西給國君是大不敬的事,但衛靈公卻說:“你真是愛戴我呀,有好東西也不獨自享用,還留下來給我嘗。”
後來,彌子暇因某事冒犯了衛靈公而失寵。衛靈公想起過去的事,就氣呼呼地說:“這傢伙早就不是個好東西——擅自駕乘我的車, 還把吃剩的桃子給我吃,真應當從嚴處罰!”
衛靈公這種前後態度的巨大轉變,就體現了“光環效應”的影響:在他寵愛彌子暇的時候,認為彌子暇做的事都是好的:在不滿意彌子暇的時候,便認為他做的一切都是壞的,連以前認為好的事也變成壞的了。
其實,光環效應的形成原因,與我們的知覺特徵之一——整體性有關。我們在知覺客觀事物時,並不是對其個別屬性或部分孤立地進行感知的,而總是傾向於把具有不同屬性、不同部分的物件知覺為一個統的整體,這是因為知覺物件的各種屬性和各個部分是有機地聯絡成一個複合刺激物的。另外,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對人知覺時的暈輪效應,還在於內隱人格理論的作用。人的有些品質之間是有其內在聯絡的。比如,熱情的人往往對人比較親切友好,富於幽默感,肯幫助別人,容易相處:而冷漠的人較為孤獨、古板,不願求人,比較難相處。這樣,對某人只要有了“熱情”或“冷漠"的一個核心特徵,我們就會自然而然地去補足其他有關聯的特徵。
在與領導交往的過程中,我們每個人都想給領導留下一個好印象。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不妨好好利用一下“光環效應”: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儘量在領導面前充分展示我們的優點,讓領導看到我們優秀的一面,久而久之,領導會因為“光環效應”而對我們產生一個總體的好評價。
當然我們在展示自己優點的時也要儘量避免讓領導看到我們的缺點和不足,以防對方因為“惡魔效應”而對我們產生一個總體的壞印象。
總而言之,如果想讓領導看到我們的優點而賞識我們,不妨學著在他面前突出自己的優點,往自己的身上多貼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