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者生存。每個人都應該適應社會,而不應該總要求社會如你所願。適應社會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構建良好的人際關係。良好的人際關係,會讓你在社會生活中如魚得水,遊刃有餘。反之,如果人際關係緊張,則會處處掣肘,到處碰壁,施展不開拳腳。
一個人應該如何與別人相處?星雲大師以16個字作為相處之道,即“你大我小,你有我無,你樂我苦,你對我錯。”這句話對於和諧人際關係是非常有道理的。
所謂“你大我小”,就是把自己放在謙卑的位置,就是尊重別人。這一點在人際交往中非常重要。
一個人最反感的就是被人瞧不起。如果你輕視別人,看不起別人,無論你有多大本事,別人也不會對你有好感的,更談不上親近你,支援你。所以,與人相處,一定要學會對別人高看一眼。要有意忽略別人的短處和不足,要著意欣賞別人的長處和強項。這樣,不僅能贏得別人的好感,還會贏得別人的尊重和幫助。因為人與人的交往總是相互的,從來都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再者,人生在世,也不可目空一切,自以為是。不可自命不凡,自視甚高。滿招損,謙受益。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如果總是把頭昂得很高,很容易成為眾矢之的。槍打出頭鳥,出頭的椽子先爛。不要鶴立雞群,應該學會收斂,含蓄低調,大隱隱於市。只有這樣,你才不至於對別人構成心理壓力,別人也不會有意對你設定障礙,你的人生之路就會越走越順暢。
所謂“你有我無”,就是有一種謙讓、禮讓的精神,把多的、有的讓給別人,把少的、無的留給自己。
有“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的大度、謙讓,鄰里關係就能和諧。孔融讓梨的禮讓行為也更能促進兄弟姐妹和諧相處。
一個人,如果偏執於自我,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對自己的所得總是斤斤計較,生怕自己吃了虧,那必然總是和別人處在爭執、對壘的位置,這樣,很容易造成衝突、造成劍拔弩張。人際關係就會越來越隔閡。
所謂“你樂我苦”,就是要有奉獻情懷。把工作和享受上輕便的、快樂的留給別人,繁重的、困難的留給自己。
一個人如果能做到吃苦在前,享樂在後,就不會被別人排斥,就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合作伙伴。兩軍對壘時,如果指揮官躲在後方享樂,而指揮前方將士“給我上”,這是沒有多少人擁護的。如果此時指揮官身先士卒,帶頭衝出戰壕,高呼“跟我上”,那必定會一呼百應,從者如雲。
時下有許多愛心人士,做志願者,打義工,到敬老院去做服務工作,到公園或者河邊去撿垃圾,都是一種痛苦自己、快樂別人的高尚行為。這種能夠長期做公益的人,是很能給人留下好感的,在社會上人際關係一般都不錯。還有,喜歡修橋補路、喜歡做慈善的人,“財散人聚”,往往在社會上口碑很好,人際關係也很好。
所謂“你對我錯”,就是始終避免與人爭執,不和別人計較對錯輸贏。這是一種放得下、看得開的睿智和豁達。
在待人接物過程中,如果別人是對的,自己是錯的,那更要自我承認,自我改正。不能諱疾忌醫,掩過飾非。“知過能改,善莫大焉。”“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的過錯,如同日食月食:他犯了錯誤,人們都看得見;他改正了錯誤,人們都仰望他。一個勇於糾錯、善於改錯的人,才是一個進步最快的人。
小結:“你大我小,你有我無,你樂我苦,你對我錯”這16個字,最核心的要義就在於一個“讓”字。也許有人會說:把大的、有的、享樂的都讓給別人,自己承認錯處,這不就成了天底下最大的傻瓜了嗎?其實,大智若愚,這樣的人,不計較外在的得失,總是關注本質的東西,才是真正擁有人生的大智慧的人。因為他們懂得構建良好的人際關係對於人生的重要性,能夠在紛繁複雜的社會關係網中,心境安寧地過自己逍遙自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