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女生早熟、早慧來講,男生在成熟方面比女生要落後許多。從學生時代開始,女生就比男生要懂事、聽話,而且更能理解老師和家長的意思,從而按他們的要求做好。
相反男生卻經常會出現事與願違、南轅北轍的情況,許多事情無論老師和家長說多少遍,他們仍然會犯錯,而且是一錯再錯。
因此在同齡人當中,女生要比男生更成熟、更懂事、也更貼心,常常人們說女孩子是父母的小棉襖其實也是這個意思。
其實這個現象放在愛情中也同樣如此,同齡人談起戀愛來,女生也同樣比男生要成熟許多,她們考慮問題更長遠,也更實際,很少會衝動行事,往往都會思考成熟了以後再行動。
反觀男生卻不是如此,許多男生看到自己喜歡的女生時,就如同小時候遇到自己喜歡的玩具一般,看到喜歡的就一定非要得到。
小時候他們可能會向自己的爸爸媽媽撒嬌,因為他們知道只要自己想要的話,撒下嬌或是按爸爸媽媽說的話來做,肯定能得到自己喜愛的玩具。
即使有些事情自己不太願意做,但是家長卻希望自己這樣,也會壓下自己心頭的不樂意乖乖按家長說的辦,只是為了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在戀愛時,他們也同樣將這種方式帶到戀愛中來,遇到一個自己愛的女生,他們往往為了達到跟這個女生戀愛的目的,會委屈自己,做低伏小,在追求女生的時候百般討好。
這種情況也正跟當時自己向爸爸媽媽要玩具一樣,儘管做的事情是自己不那麼樂意的,但是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他們同樣願意去做,並且不會有任何怨言。
在男生的強勢追求或是溫柔相待下,許多女生便認為這個男生不錯,心也被這個男生俘虜了,願意跟他談起戀愛,並且在戀愛時就開始想象兩人結婚時的情景,還有婚後的生活,甚至連孩子的事情都考慮到了。
此時的女生是以結婚為目的跟男生交往戀愛的,只是她們卻不知道,這時的男生卻並非都是如此,他們更像是透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玩具一般,也許在玩具的新鮮感過後,也便開始厭倦了。
當男生對女生開始有厭倦感的時候,他們的許多真實面目便暴露出來,自私、小氣、以自我為中心、沒有同理心、不顧及她人的感受,無論哪一樣拿出來,都足夠傷透女生的心。
不過這時的女生已經將自己的心思都放在男生身上,她們全心全意地愛著這個男人,所以即使這個男生會對自己不好,做事只想著自己,她們也只是想著如何去改變他,而不是馬上放棄他。
例如男生根本不懂得女生心裡想的是什麼,也經常會忘記女生的生日或是各種紀念日,對於女生的生理期應該如何照顧更是一竅不通。
正是因為如此,他們對女生也就談不上什麼照顧可言了,女生只得在他們忘了以後,自己承受了失望和失落,還要告訴他們,這些日子對女生很重要,甚至還會提前告訴他們,生日或是紀念日要到了,要男生做好準備。
儘管這樣反覆地去教他們,也如同一些男生在學校裡一樣,可能他們會一直學不會,更不懂女生在生理期的時候其實是不適合沾涼水,可以喝點紅糖水,甚至有必要還可以吃止痛藥的。
在外面吃飯的時候,男生通常不會考慮到女生喜歡吃什麼,他們最常做的便是拿起選單按照自己喜歡吃的大點一通,然後根本不給女生看就讓服務員上菜了,也許女生的口味跟他們不同,他們喜歡吃的女生恰巧不愛吃,或是暫時不想吃。
當兩人一起生活的時候,男生更是充分發揮了以前自己在家裡的種種,將女生當成自己的媽媽來對待,什麼事都讓女生來做,自己卻只是坐享其成。
要知道女生在家裡也同樣是被自己爸爸媽媽放在手心裡寵著的小公主,她們也希望自己能被人照顧,被人疼愛呵護。
她們選擇照顧男生,選擇對男生付出,是因為她們愛著這個男生,希望用自己的溫柔來打動他,讓他們懂得如何跟女生相處才是更好的。
但是這個教導的過程註定不會是美好的,女生對男生無數次希望,卻又無數次失望,不僅如此還會被男生吼。說她們事多,說她們矯情,只會對他們提各種要求,一點也不懂得體諒他們。
對於男生的這些語言和行為,女生除了無盡的眼淚和委屈以外,再也得不到其他,最後只能帶著一身的傷離開他們。
當她們離開男生時,男生才會幡然醒悟,原來自己有做法是如此地混蛋,將這個女生傷害地如此之深。
這些陪著男生長大的女生,她們得到的結果大多都是,讓男生用自己的眼淚和委屈成長得更加優秀,然後再跑去愛別的女生,而那個女孩子的脾氣與愛好卻又像極了以前的女友,這個賭注太大,女生賭不起,所以她們不願意陪著一個男生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