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為你自己”是德國哲學家尼采的一句名言,它似乎是預言般的存在,揭示了我們時代空虛病的癥結所在。
也許你要問,“難道我的軀體、呼吸、講話、大笑、痛苦都無法證明我自己的存在?“或者”我不是我自己,我還能是誰呢?“
在這裡,我們可以把“自己“理解成”自我“,它由一系列複雜的經驗組成,是一種主觀感受,源自客觀世界但又區別於客觀外部世界。
故事一
一位母親無法實現自己鋼琴家的夢想,於是她以愛的名義強迫女兒承擔起這個夢。於是女孩放棄了和同齡人的嬉鬧和友誼,用自己所有的時間學習鋼琴。但是她的天資並不足以讓她成為一個偉大的鋼琴家,所以她加倍努力地去學習和表演,為了留住母親的愛和關注,同時犧牲掉了她對植物學的熱愛。現在女孩成為了一名鋼琴老師,她的母親在幾年前去世了。她很痛苦,因為她感到自己的存在是虛無縹緲的。
這個女孩透過一個虛假的自我人格,適應了一個與她實際慾望不相符的世界,讓她真實的自我窒息了。在自我封閉、孤獨和失落中退縮,除了對她母親慾望的展示,她不知道如何成為其他的人,她阻止自己面對自己的需求。
-
故事二
男孩的智商很高,他覺得自己與眾不同,與周遭格格不入。童年和少年時期,當他試圖做自己的時候,他的幽默感和思想都沒有被他人捕捉到,相反造成了一些尷尬和誤解,慢慢的,他覺得展示自己的真實個性太冒險了。多年後,虛偽面具下的男孩扼殺了自己原本深邃、靈巧的本性,但同時也變得十分出色,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鼓勵。
他內心的痛苦雖然難以察覺,但卻不失為一種真實的痛苦。
隨著他的工作越來越成功,他開始擔心自己的 "虛偽感 "越來越強烈,會被別人察覺從而被厭惡。在工作中,他開始變得越來越容易 "掉隊",覺得自己被他人當做了一個和真實的自己無關的“東西”。靦腆的他一邊感嘆並不存在的感情生活,一邊又覺得自己不適合接受親密關係。隨著內心的緊張加劇,他的抑鬱症發作次數增多,出現各種身心不適。
幾乎每一天,世界上都在發生著和以上兩則故事類似的事情。
自我身份的發展被阻止了,因為害怕被拒絕或者被誤解,所以個體一直處在虛假自我的控制之下,付出的代價則是一味追求完美、否定自己的真實情感和衝動(攻擊性、性慾等),社交關係以難以察覺的羞恥感和愧疚感為標誌。
當一個人不賦予其做自己的權利時,“冒牌貨“的感覺就會導致個體產生憤怒、焦慮和抑鬱。
不用懷疑,我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偽裝人格”。這個概念源自著名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D.W. Winnicott)的“真我和假我”(true self & false self)理論。
我們的“自我”透過向外看,與這個世界發生關係(主體與客體),用以完成人格建設。在這個過程中會採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分為 "真我 "和 "假我",前者是指人已經整合了本能的需求(在關係中帶有自發性的概念),後者主要是作為對環境的適應而構建的。
“真實的自我”是指當個體對自己和環境有足夠的信心時,就會接納自己,並展示自己自發性的一種自然狀態。
相反,“虛假的自我”是人們從外部感知到的,這來自於我們的成長環境,它是一種可控的個性,使我們能夠適應環境。
在溫尼科特看來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真我和一個假我,但對於不同的人,這兩者的關係是很不一樣的。
最健康的真假自我關係是:假我允許個體在社會中以一種先驗的禮貌態度、適應他人的社會慣例來進行表達。它可以建立聯絡,保持距離。“假我”只是試圖找到與環境的適應性,但只要個人願意,真我也可以自然地、不受控制地表達想法,做出決定。在某種程度上,假的自我保護了真實的自我,使其免受潛在有害或苛刻環境的影響。
但是,當虛假的自我已經完全覆蓋了人格的時候,在任何情況下都會讓人感覺到關係中的 "虛假",真我是完全不被別人發現的。"真我 "與 "假我 "之間的緊張關係造成了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的各種障礙,痛苦不堪。
-
根據精神分析學理論,當母親對嬰兒的需求作出充分而恰當的反應時(例如母親預見到了嬰兒的需求,甚至是在嬰兒自己意識到這些需求並感覺到需要表達這些需求之前),就會幫助其充分建立起真實的自我。
在出生後的頭幾個月裡,嬰兒透過母親這樣的行為,獲得了一種自己是“無所不能”的假象,於是的“自發姿態”以及無拘無束的真我特質,就在這樣的互動中紮下了根。
當然,假我的形成在發育早期也十分“受到青睞”,當母親無法對寶寶的自發表現做出反應時,就會把自己的選擇強加給他,強迫他服從。這種反覆不承認或無法識別孩子自發表現的行為,便會助長假我的發展。
因此,無論是否受制於假我,母親對孩子需求的迴應能力,十分有利於真我的出現和發展。
有時候,由於家庭環境複雜、被賦予過高的的期待、父母“有條件的愛”、童年期的不快樂、或者是不利於孩子發展的環境,都可能導致自我一直無法建立。
為了對抗因沒有堅實的自我而留下的空虛感,對抗隨之而來的痛苦,一種替代性人格出現了,它會表現得好像有一個真實的自我和一個虛假的自我,彷彿虛假的自己是為了保護真實的自己不受有害環境的影響。
所以在大人眼裡,這只是一個一切“正常”的、甚至有點“過分正常”的小孩。
-
受控於虛假自我的危害
只要真假自我相對平衡,讓它們保留個性和自發性而不至於被壓垮,一切都好辦。
危險的是,當虛假的自我吞噬了真實的自我(或者,如上所述,當一個替代性人格已經取代了建立失敗的自我)時,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偽獨立者
根據自己對他人的揣測來維持關係,讓自己活躍起來的是他人的慾望而非自己的。
因為害怕衝突、害怕失去愛,便屈服於對方的期望中。就像一條變色龍,可以是任何形態,對別人的心理活動十分著迷,把時間都花在了揣測他人的 "內心"上,以達到一種控制感。
然而,這樣的行為只會對個體的生命力造成嚴重打擊和扭曲,不會有任何好的結果。
身份偽造者
自我 "真 "與 "假 "的關係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適應環境的需要而變化的。根據實際情況和對話者的不同,可以是禮貌、歡快或高傲的。
作為這樣一個“社會變色龍”,個體懂得將自己的人際關係分門別類,修改自己的行為,使之與他人相容。彷彿一面單向鏡,個體發展出一種“借來的人格”,以別人的方式(姿勢、表情、語氣)為模本。
可是,當你認為你的模仿適應行為是值得稱讚的時候,卻是以自我否定為基礎的,如此這般,又怎麼能產生深厚而真誠的感情呢?
身份的危機
受困於一個與自己、世界和他人隔絕的虛假自我,受困於無意識的對愛的渴望和從小就未得到過的價值認可,個體繼續(以某種方式)成為著父母希望他成為的樣子。
對,太想討好別人,太想抹去差異,就會不自覺地禁止自己做自己。
行為的目的是為了取悅和滿足他人,這種情感缺失下促成的行動,只會傳遞給個體一種資訊,那就是你之所以被接受、被愛,是因為你的行為而不是因為你是誰。
於是就像生活的旁觀者一般,個體把自我建立在完全不屬於自己的生活場景之上,調侃著自己的冷漠,無法意識到自己的身份更不用說去體驗親密關係,彷彿自己根本不存在一般。
長期的虛無感和扭曲的心理也成為了神經衰弱、抑鬱、自殺傾向等心理問題的根源之一。
不可能成為自己
犧牲了真實的身份,虛假的自我設定了一個遙遠的人格,能夠屈從於社會關係準則(外界期待)。它就像一個永遠去不掉的面具陷阱,又像是人的第二層面板,緊緊包裹著你的身體,高度警惕,壁壘森嚴。
彷彿置身一個大型劇場幕布之下,在這裡我們試影象別人一樣思考,說出他們想聽的話。
總會有一個時刻,你會再也無法忍受這種控制、隔絕和空虛,於是我們的痛苦便會透過各種方式來表達:
否定痛苦的存在,並不幸導致負面情緒的軀體化(軀體疼痛、失眠、免疫力降低等)、“無緣由”的羞恥感和愧疚感、抑鬱、過激反應、注意力無法集中、易怒、出現攻擊性等等。
-
"成為你自己"
擺脫虛假的自我,意味著要擺脫作為過度參與自身整合的那些外部約束,擺脫抑制所有個性的那些來自社會和/或家庭的壓力。
重新發現你的自發性,例如那些讓你願意主動體驗的活動和場景、找出那些被禁止和被壓抑的情感,去感受屬於自己的慾望。
意識到自己的價值,意識到自己想要或不想要什麼,意識到自己的需求和不足,但也請相信不必取悅所有人。
理解家人作為普通人在心智上的侷限性,充滿誠意地溝通,愛他們的最好方式就是活出自己真實的模樣。
允許自己尋求幫助,表達自我,被拒絕或被評判一定會碰到,這沒什麼好怕的。
當自信根植於傾聽和尊重時(來自社會和家庭),虛假的自我便會讓位給安全感和內心的平靜、仁慈和流動感,並願意成長。
記住,只有真我才具有創造性,只有真我才能感受到真實,而只有真實才能賦予生命以活力。
RF:
《Pour introduire le faux self》Danièle Zucker,Dans Penser la crise (2012), pages 19 à 21
《Chapitre 11 – le faux-self》https://www.rayuresetratures.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