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總是艱難的。但是艱難分兩種,一種是客觀的事實,一種是主觀的感受。客觀的事實某些程度上難以改變,但是主觀的感受是可以調節的。
而且主觀的感受更影響我們的幸福感。
如何增進幸福感,我想,活出自我可能是一個辦法。
但是可能大家就問,我們每天生活,誰不是在活自己,也可能會問,活出自我說說簡單,我哪有那個條件。
比如,有些人想,要是我有足夠的存款,我可以不用上班,我如果財務自由,我也可以活出自我,想去哪去哪玩,想幹啥幹啥,想吃什麼吃什麼,想玩遊戲就玩遊戲,那種日子誰都想過,可是我沒有那個條件啊。
我覺得這也是一種自我,但是不是我要說的,能夠通向幸福的自我。
我這裡說的自我是指,找到自己的心。
心不好找。
我們都迷失已久。
我們是不是覺得孩提時光過的很慢,靜謐,幸福,但是成人後工作後的生活沒一週每一年都過得飛快?我們是不是覺得在二十歲就過完了人生中值得回憶的歲月,之後的歲月中只有生存和生活?我們是不是覺得所有的鮮活慢慢變成了生活的麻木?日復一日只有慢慢衰老的肌膚?
我反覆沉潛,學習,思考,我想原因就是我們脫離了本心太久了。
我們的心靈慢慢被我們拋棄了,我們在長大的過程中,由於學習,比賽,考試,工資,升遷,戀愛中的博弈,婚姻中的糾葛,物質的考量,房價物價等等,我們沒有功夫去過問我們的心,我們只能用盡自己的腦袋裡的理智去面對所有的事情。慢慢我們只會用腦,而不會用心。
因此就會產生繁忙但是空虛,勤奮而又焦慮,沉迷但是無聊等等矛盾的情緒。一切走向無解。
那麼應該如何?
孔子說仁,仁者人也,就是一切以人為本,以人心為本。要呵護本心,是為根本。誠意正心,以修身為本。孔子說,君子務本,什麼是務本,就是養心。故宮皇帝所居也叫養心殿,可見即便如皇帝,也是要以養心為本。
孟子說,人的惻隱之心、羞恥知心、辭讓之心等是人心的本原,相當於人的四肢,誰不愛護自己的四肢,那又為什麼不愛護心的四肢?
我們太世俗太功利,才會喪失幸福感。
王陽明說致良知,孟子說集義,就是要蒐集自己失去的本心。
那麼在自己找到自己的內心後,生活中的困難就會少了嗎?可能不會少。那為什麼會幸福?
聖人說,反身而誠,樂莫大焉。
我們不能減少客觀的困難,但是我們可以坦誠的去面對這些困難。即便客觀無法改變,但是我們心境可以轉換。
畢竟這個世界其實只是我們主觀看到的那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