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對話,相信你一點也不覺得陌生,甚至發現自己或身邊人也有類似的經歷。
女:你為什麼總是這麼晚回家?外面有人了,煩我這個黃臉婆了是吧?
男:加班啊。
女:天天都加班,我怎麼沒看到錢在哪?
男:你要是覺得我沒用,你就找別人去。
女:你這麼想,我也沒辦法。
男:隨便你,我累了,睡覺了。
這是一對夫妻的日常對話,但我們可以看出來,雙方的情緒都很不好,最後的溝通結果也很糟糕。
那麼,問題出在哪裡了呢?
作為妻子來講,她一開始就質問丈夫為何很晚回家,並且主觀判斷丈夫是嫌棄自己人老珠黃了。
妻子的話明顯讓丈夫覺得自己被指責了,加上埋怨自己掙錢少,更是火上加油,丈夫也因此變得氣惱,於是整個對話就這樣走向了不愉快的結局。
事實上,妻子的本意並非這樣,也根本不願意看到這樣的結果。
這次發起的對話,她的初衷只是希望丈夫能多陪陪她,關心她,和她多分享生活工作的那些事。
可是偏偏事與願違,不僅沒有滿足自己的需求(希望丈夫多關心她),還導致了更嚴重的後果。
她是不是很傻?
別笑話她,其實我們很多人,都幹過這樣的傻事。
我們生活工作的溝通中,很容易出現這樣的情形:
明明想對方那樣做,卻難以啟齒表達,說話遮遮掩掩,拐彎抹角
不清楚想讓對方滿足自己的需求是什麼,別人問起來,自己也懵逼了
覺得對方能夠知道自己的內心想法,讓對方去猜,猜不對就氣惱
認為這是對方的錯,透過指責命令,讓對方做出符合自己期望的行為
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及時跟蹤描述自己的感受,並告訴對方
...
或多或少,自己都能對號入座一兩條吧。
歸根結底,這樣的方式都是“暴力”表達,因為我們的語言和行為,引發了他人的痛苦,也讓溝通更加複雜化。
遺憾的是,我們自己卻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
我們總是從自我角度出發,先入為主評判別人對錯,看不清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把一切過錯和責任都歸咎於別人。
甚至透過言語和行為的暴力輸出,強迫他人按照我們期待的樣子去做。
但是他人也不是傻子,面對批評指責,並不會欣然接受,反而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所以,最後的結果是什麼?
就像我們看到的那樣——失敗的溝通,糟糕的關係。
面對這些,我們應該怎樣改善?
在《非暴力溝通》這本書中,提出了觀察(我的觀察是什麼),感受(我的感受如何),需要(我的需求是什麼),請求(我想讓對方做什麼)的四個方法,我認為非常受用。
第一,觀察。
觀察就是客觀的事實,自己親身的所見所聞。觀察只是陳述事實,不需要加入個人的猜測,評判等。
因為每個人對同一個客觀事實的反應和想法都不同,這是由於內心的人生觀價值觀驅使的。
比如看到一男一女(各自已婚)在公共場合交談有說有笑,有的人認為他們出軌,行為不道德,有的人則認為這是正常的交流而已,並不出格。
那麼,到底真相是什麼?不能匆匆下了結論,因為證據不足。
所以,即便自己看到一點事實,也不要妄自猜測,把別人往壞處想,因為很有可能,你的猜測不一定對,不一定準確。
最妥善的方式,是求證。
如果以開篇的例子來看,妻子本來觀察的客觀事實就是:
丈夫在過去的10天裡,和自己交流的話語不超過30句,每天都在晚上9點左右到家。
但是妻子這麼表達的:“你為什麼總是這麼晚回家?煩我這個黃臉婆了是吧?”
妻子用了“總是”,“晚回家”等詞,只是過去10天是這樣,“總是”一詞是不是有點包含埋怨的意思了呢?另外9點算晚嗎?丈夫可能覺得10點才算晚。
並且,妻子還主觀猜測判斷,丈夫一定是嫌棄自己人老珠黃了,並生氣地表達出來了。
正是因為妻子加入了強烈的主觀臆想,認為丈夫很可能出軌了,讓溝通一開始就變得不那麼“友好”。
如果只是基於事實去溝通,案例中的妻子表達可以是這樣的:
“最近10天,我看你每天都是晚上9點才回家,回到家和我說話也不超過3句,你怎麼了,是不是遇到什麼問題了?”
第二,感受。
清楚的認識感知到自己的感受,並描述出來,告訴對方。
這個做起來並不容易。
其實很多人,有很強烈的感受時,自己根本體會不到,更別提去表達出來。
甚至認為,向別人表達自我感受是多餘的,是弱者的表現。
可是,如果不表達出來,自己也無法保持清醒的頭腦去溝通,別人也未必能get到你怎麼了。
感受有哪些呢?比如受傷,害怕,開心,感激,沉重,尷尬,氣憤等。
因此,當別人的話語行為對自己造成了情緒波動,第一件事就是要識別判斷自己的感受是什麼。
並且把真實的感受,坦率明確地告訴對方:"你做的某某事......讓我感到很難過\很開心。"
如果基於感受去溝通,案例中的妻子表達可以是這樣的:
“最近10天,我看你每天都是晚上9點才回家,回到家和我說話也不超過3句,我感到非常的難過。
第三,需要。
當我們總是傾向於考慮別人有什麼錯,覺得問題都是別人造成的時候,帶有批評指責意味的觀點表達就發生了。
最後,自我需求並沒有被滿足,往往會收到的是:對方的不悅和反擊。
事實上,我們直接說出自己的內心需要的時候,反而被對方積極的迴應可能性會增加。
不要認為公開表達自己的需求,是一種自私,一種多餘的行為。
只有明確自我需求,並表達給對方,才能互相都省時省力,滿足自己的預期。
但是表達需求的時候,我們往往還陷入了新的問題。
比如需求表達模稜兩可,讓對方猜測,繞彎子。
最典型的案例莫過於情侶間吵架,女方不說清楚因為什麼事,不開心有脾氣了,男方猜來猜去,也不知道問題在哪,嘗試了各種辦法,女方都不買賬,後來男方索性不猜了,女方更著急更生氣了...
還比如一些家庭主婦可能覺得提出需求是非常彆扭的事,經常會這樣和老公溝通:“我今天洗了衣服,拖了地,奶了娃,準備了午飯晚飯,還出去買了日用品......一整天都沒有歇氣過,你可不可以...?”
其實她的潛臺詞就是:我今天很累了,想早點休息,你是否可以...?
前面鋪墊那麼多,很可能讓對方感到不舒服,覺得囉嗦,繞彎子。
因此,明確具體需要是什麼和直接了當表達,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畢竟別人都不是自己肚子裡的蛔蟲,沒有一個人可以完全懂得另一個人的心裡想法。
只有自己講出自己的感受和具體需求,才能被對方快速捕捉問題所在,共同尋找解決方案。
而這個依賴於我們對自己的認識是否深刻,只有對自己的認識越深刻,表達越清晰,我們才更有可能得到更好的迴應。
如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那對別人來說,就更難了。
如果需求不具體不明確,含糊不清,別人也同樣無法及時get。
當基於需求去溝通,案例中的妻子表達可以是這樣的:
“其實,我知道你工作辛苦,但是我很希望你能每天早點下班,花一點時間陪陪我聊點生活工作上的事,關心我的狀態和心情,這樣的夫妻狀態是我非常期待的。”
第四,請求。
請求,並不是低人一等的姿態,而是透過尊重的語氣,將自己對他人付出的行為期待做出明確的表達。
當然,請求更不是命令。
命令只會帶來服從和反抗兩種結果,大多數情況下,人們不習慣被命令,會被認為自己在被強迫接受。
此外,一開始就帶有批評指責的溝通語氣,也會在某些情形下轉化為命令,讓對方誤解你的“請求”為“命令”。
當基於尊重的態度去溝通請求,案例中的妻子表達可以是這樣的:
“你可以每天晚上睡前20分鐘,陪我說說話嗎?”
但要是基於指責的口氣去表達請求,就彷彿變了味。
“你每次一躺床上就睡著了,跟豬一樣,和我說幾句話會死啊?”
可以看到,當我們的溝通表達帶有負面情緒,語氣不友善,或者對需求的描述含糊不清的時候,我們的溝通效果是大打折扣的,甚至讓關係更加惡化。
使用觀察+感受+需要+請求的方法,可以讓我們更好的解決溝通表達問題。
比如一個家庭主婦厭倦了家務帶娃生活,希望重返職場,如何妥帖有效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呢?
她可以這樣跟家人說:
“為了照顧孩子,我放棄了工作,留在家裡當主婦(觀察),這個令我有點心灰意冷(感受),因為我想實現自我價值(需要),我慎重考慮之後,我希望可以去找份兼職來做(請求)。
我相信,這樣的溝通表達是清晰,直接,具體的,只是客觀地闡述自己的想法需求,沒有一點言語攻擊性,對方只要是通情達理之人,一定會好好溝通。
再次回到開頭的那個對話,如果運用觀察+感受+需要+請求的技巧,對話可能會變成這樣的:
女:最近10天,我看你每天都是晚上9點才回家,回到家和我說話也不超過3句,你怎麼了,是不是遇到什麼問題了?
男:專案催得急,加班有點多,有點累,沒什麼大問題,你不要擔心。
女:其實,我知道你工作辛苦,但是你這樣的狀態讓我感到很難過。因為我很希望你能每天能花一點時間陪陪我聊點生活工作上的事,關心我的狀態和心情,這樣的夫妻狀態是我一直期待的。
男:工作太忙了,有點顧不上家裡了,對不起啊,是我忽略了你。我以後儘量早點下班,只是最近專案挺著急的,估計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女:這樣你看可以不?你可以每天晚上睡前花20分鐘,陪我說說話嗎?
男:好的,我們試試看。
溝通是一門藝術,表達更是一門學問。
認清自己的感受,表達清楚需要,是溝通的關鍵,當我們做好這些,溝通的阻力就會減少很多。
你做到了嗎?
反思一下,自己有沒有暴力溝透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