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59號瓶,這個瓶子暗示著因為找到愛,我們的知識便到來。知識和愉悅,都優雅地表現在自我接納之中。當我們瞭解相互依存的重要性時,我們便可以為了利益每一個人而給予關心和溫暖。選擇這個瓶子,意味著我們對自己過於嚴厲的批判,甚至在沒有必要的時候都在批判自己。因為批判的能量會氾濫,我們也會批判其它人,所以這個問題會被誇大。

我們越能夠在內在的經驗中接受自己和照顧自己,就愈能夠釋放我們心理和意識中批判,因此當我們需要面對相互依存和共同依賴的課題,或是無法分辯界限的時候,這個瓶子可以幫助我們。

邊界是什麼意思? 要開始瞭解“邊界”的概念和含義,我們首先就要弄明白下面這個重要的問題:我是誰呢?

根據精神分析理論,嬰兒剛剛出生時會將母親的胸部當作自己的一部份,換言之,嬰兒還不能將自己和母親區分開來。也就是說,它只知道自己 -- 因為在子宮裡也沒有其他活物 -- 嬰兒來到這個世界時候,會本能地認為自己與世界是一體的,這也是一種下意識的認識。對於嬰兒而言,對“邊界”的認識始於在這個家裡有誰,第一課:我和媽媽是不同的。 第二課:媽媽和爸爸也是不同的,等等,等等。透過聲音,氣味,感覺,身形就能夠判斷每個人的不同 -- 換言之,就是他們的邊界,這也是我們認識其他人和事物的方式。

只有確定了明確的地理邊界,我們才能將一個國家與其附近的國家區分開來。相似的,宗教的派別也是因不同的信仰和價值觀念而區分開來。

我和你是不一樣的,我也不是你,你自然也不是我,那麼我們也就明白了,“我”和“你”以及世界上的其他人都是不一樣的,這些不同之處就是“你與他人的“邊界”。 弄明白人與人之間,事物與事物之間的“邊界”,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簡單。生活中也是存在“邊界”的,我們的問題就是,要認識並接受這些“邊界”,並讓自己的行為保持在“邊界”之內。

想像一下。在一個晴朗的下午,閒適的你身處一處擁擠的海灘上。為了躲避嘈雜,你決定去海邊的一艘小船上躺一會兒。你閉上眼,不一會兒就睡著了。睜開眼的時候,你卻發現周圍都是水,這時你才意識到:小船進水了。現在的位置距海岸多遠, 你一點也不清楚。這種情況下,什麼是最令你感到恐慌的?是發現你在海上迷失了方向嗎?當然會令你恐慌!你會做什麼來擺脫困境呢?顯然是划船。好吧,往哪個方向走呢?現在,不知道去往哪裡避難成了最令人恐慌的問題。

從有類似經歷的倖存者的口中,我們知道,一旦明確了方向,人就會有希望,而且,即便是知道還有不可避免的困難出現,也會樂於嘗試。換言之,即便是知道可能保障不了自己的安全,但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都會努力去把握。

如果小船上有一些水和食物儲備,會不會減輕你的焦慮感?不過這些東西只能保證你不會因為飢渴而死,這並不能減輕你對現在狀況的憂慮,以及對死亡的恐懼。

這就需要我們將對食物和水的需求與對可預見性以及命運掌控的需求區分開來。這意味著,除了馬斯洛列出的幾種基本需求,我們還有一種同樣重要的基本需求:對可預見性的需求。與可預見性差不多,“邊界”也有自己的定義和內涵。它讓我們將不同的事物區分開來。缺乏可預見性就如同硬幣的反面,“邊界”混亂則是生活中所有問題和矛盾的核心。

將不同的隱喻內容混為一談,那麼它們就沒有意義了。 而當我們將不同的物質混為一談時,這也是一種對“邊界”的侵犯 -- 我們就有了危險。

對人類而言,出乎意料的狀況和混淆邊界的行為總會讓我們做出應激反應。

量子物理學家和未來學家彼得.羅素在他的《全球大腦》一書提出,資訊時代之後緊跟的是意識時代,他預言,意識時代將不久之後開啟。這意味著食品,物資和資訊的需求得到充分滿足之後,人類活動的重點正在朝著探索我們內心世界的邊界這一目標發展。發展自我將成為我們首要的目標。

每個人都容易接納風光的自己,而看不上,討厭無能的自己,對內心更為真實的自己不屑一顧。成功被過多賦予外在的顏色,主要是給別人看,但其實內心幸不幸福只有自己最清楚。真正的成功首先是一種內在的狀態,是一個自我接納,自我和諧而非自我排斥的狀態。 所謂內聖為王,內聖是因為自我接納,所以有充足的自我價值感,不需要外在的確認,因此在與人交往時帶著真正的自信,自尊,自我的尊貴,帶著本身即是圓滿的感覺為人處世。而不是由於自我不接納,自我價值感低,帶著深深的匱乏感與人交往,希冀透過抓住外面的一個人或是什麼東西,或一直尋找外在的認可來實現自身的圓滿。

真正的成功,取決於能否接納自己最慘不忍睹的一面;真正的成功,始於自我接納。

經常有人問,怎樣才能愛自己?畢竟愛自己是一個很寬泛,很抽象的口號,而不落地的東西很容易成為“假太空”。 其實在生活中實踐愛自己最方便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和自己的感覺在一起。自己真實的感覺在一起,無條件地接受自己的感覺,這就是愛自己。

人在沒有愛自己之前,滿腦子盡是別人告訴自己應該怎麼做,沒有自己的東西,離自己的心聲越來越遠,直到徹底聽不到自己內心的聲音。 這種生活方式可以稱這為是向外或是外求的人生模式,即目光一直都是衝外,一直都處在一個討好別人,看別人臉色行事的狀態,而置自己的心和真實感受於不顧。 在這種狀態下, 人活得會越來越沒有心氣兒,因為自己的需求從來都不被滿足,從來都是被忽略,被拋在一邊的,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都得不到支援的情況下,人自然會覺得活著沒勁。

但是人如何才能擺脫否定自我的思維習慣呢?

有一種被稱為“看似無關的決策”,它的概念是說,有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選擇,很有可能讓人們背離初衷,並且越走越偏。這裡有一些關於“看似不起眼的決定”的例子;

你習慣性的遲到,這已經令你和伴侶產生了衝突。假使你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但是你還是想在出門之前“多做一件事”,而這往往會讓你遲到。 即使你知道多做一件事會製造問題,但你還是會做這個決定。

你正在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專案工作,而你卻並沒有完全專注於這個專案,反而開始了另一件事,即使你知道投入一項新的工作,一定會分散你原本放在重要專案上的時間和精力,同時也會降低你成功的可能。

你明明決定不亂花錢,但還是決定在“黑色星期五”期間,“僅僅去逛一下”商場促銷。 再或者,你登入電子郵箱,或者下載了一個應用軟體,總之可以讓你進入某個商場的促銷活動中。

你試著與伴侶少鬥一點嘴。 但你又常常挑起一些明知道會導致衝突的話題,而這個話題原本是沒必要說起的。

為了保持某個好習慣,你可能會採用某種器材,但它突然壞了。而你糾結於到底是換一個一模一樣的,還是換另一款來試試看,由於遲遲做不了決定。因此這個好習慣就此流失了。

你往往想著“我只是想在開始最重要的工作之前,先迅速檢查電子郵箱。” 總之,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的場景,都因為這種“我只是要做。。。。 的慣常想法,而消耗掉我們餘下大半天的時間。

你買了一些垃圾食品,現在並不想吃,於是就在自己並不需要的情況下將這些食物全部帶進了房子裡面。

你將每天要吃的藥放在了櫥櫃裡很隱蔽的地方,讓自己很難想起來吃藥,而不是放在每天早上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

以上一系列的案子會不會幫助你自己理解自己”看似不起眼的決定。” 你有沒有過一些行為導致了無價值行為的增加,有價值行為的減少呢?

認知療法的鼻祖阿爾伯特.埃利斯在20 世紀50年代發現,招致拖延和/或壓抑的自我強迫型的規則,往往涉及“應該,必須,總是和永不”的問題。 假如你常常責任感過強,以及/或者對自己標準太高,你很可能陷入下面這些模式中,

對於我們團隊的專案,我一定要比團隊的其他成員工作更加努力。

我想做的事,一定要從一開始就盡善盡美。

我不能犯任何錯誤。

我無論如何都兌現自己的承諾。

而這些想法往往將會帶來麻煩,因為一旦你的思維受制於此,發生任何小錯誤對你來說都是災難。即使你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產生了此種想法,但是你潛意識中思維過程,將會從你的行為中得到佐證。 假使你對自己的承諾精益求精,對任何人的食言,都會讓你感到深深的挫敗,因此你會為自己定強制性的規則,確保你必須履行所有承諾。

而苛刻的自我要求會產生一些問題,比如從表面看來,這些要求似乎並沒有那麼高標準。因為如果你給自己的標準太令人望而生畏,你可能會直接放棄某些活動,因為要達到你自己預期的目標,實在是太有難度了。比如說,你本想舉辦一場派對,但你給自己的規定是:“若是我舉辦一場派對,那我要讓每一位賓客都覺得那是他們所參加的年度最難忘的派對。”或者“我要親自下廚準備每一樣食材,絕不會讓賓客帶東西”。 一旦你出現了這些高標準的自我期待,你的規則會令這場派對給你帶來重重壓力,而你可能就放棄了舉辦派對,完全失去了這段體驗。

這些有關“應該,必須,總是和永不”的思維誤區,在人們體驗到壓抑和焦慮的時候最為普遍。當人們在這類處境之下,思維會比較僵化。事實上這類問題就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另一種形式,一旦你的思維模式變得非常苛刻和完美主義,你在面對心理健康難題的時候,就會變得更加不堪一擊,長此以往,這種狀態會讓你的思維誤區變本加厲。

你當下/過去的訣擇

你對自己性格的瞭解。

周圍人的訣擇(比如你周圍的人,或者情況與類似之人的典型做法)

你會基於以前決定,來做出新的決定:假如你一直在用蘋果手機,最近要換用手機了,可能買個新的蘋果手機。這種方法可以避免你進行過度的決策。然而有的時候,我們也會多次依賴自己從前的決定。我們可能會高估改變選擇的難度,還可能低估甚至完全意識不到轉變決策的好處。

你的自我認識限制了自己的決定:你可能從來沒有考慮過,要用一種與自己主導的觀念不相容的方式來行事。

你可能會想:

我是個很禮貌的人, 不能表現出自己憤怒;

我是個很隨和的人,不能隨時都很直接地表達自己的需求。

我是個很謙虛的人,不能表彰自己的成就;

我是個實事求是/誠實的人,不可能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顯得精於世故。

我是個很感性的人,因此我在處理這人問題的時候,很難表現出絕對的冷靜的和理性。

我們的個性中,都囊括了所有人類的特質,只是佔的比重有大有小而已當我們恪守自己的某種特質時,就會減少我們行為的靈活性,也讓我們容易產生對結果的厭棄。一旦你將自己看成多面的人,承認自己的天性是可以調節的,你就不會覺得靈活地調節行為是一種不真誠的表現了。

不要總是提高自己的標準。 所謂“病態的完美主義”就是用來描述有的人追求完美主義導致生活中產生的問題,或者增加了他們的心理負擔的風險。一旦病態的完美主義者實現了自己的高要求,就傾向於透過再次提高要求來進行反饋。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人們只有在達到了自己苛刻的自我期待之後,才會感覺到滿足(減少焦慮,提升自我接受等等)。如果沒有達到,他們就會得出錯誤的結論,認為一定是自己的要求還不夠高,然後不斷過高要求。

而這就導致了病態的迴圈,可別讓這發生在你身上!

4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老婆老婆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