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天生的原始屬性,決定了利益自私性的長期存在。追求利益是人之常情,無關高尚與否,高尚的人也會追求利益,唯一的區別在於追求的過程是否恰當、是否合情合法。
各種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維持,核心目的都是彼此需要得到幫助時的滿足。這種滿足的形式多樣,既有精神上的關懷和鼓勵,也有物質和金錢上的及時相助。
每個人既希望得到別人的信任,也渴望得到別人的幫助。同樣的心理訴求,也是整個人際關係網中大家共同的願望和目標。這種心願的實現,取決於一個人自身的人品質量。
利益的主要方式包括:感情利益、經濟利益、物質利益、地位利益、權力利益、名譽利益、使用利益、支配利益等,既有直接的,也有間接;有被動地獲得,也有主動的爭取。
金錢考驗人性,利益檢驗人品,利益是檢驗人品的一面鏡子。在每個人的朋友中,相安無事的時候,很難全面深入地看清楚一個人的真實面目,沒有利益的博弈,並不能準確地評價其的真正人品。
為了獲得自身利益的滿足,很多人都是善於偽裝和掩飾的。於是,各種為了達到目的的交往套路就會被一些人運用得十分嫻熟,其背後都是為了實現自身的利益的最大化。
利益的實現,應該是在合理、合法、合情的原則下,靠著自身的努力去得到的,而非其他有違公平的那些所謂"操作或運作"。不擇手段,不顧一切獲利的人是危險的。
利益面前,許多人肆意踐踏原則,不顧尊嚴和道德輿論等,前仆後繼地往前衝。判斷一個人人品的最好辦法,就是看其在和你有利益衝突時的選擇態度如何。
人品是結交的關鍵,利益是人品的檢驗,我們看到的都是一個人良好的正面形象,只有自身利益出現得失的時候,其背後難得一見的真面目才會讓你徹底的暴露在大家面前。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