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再也找不出一種行為或一項行動像愛情那樣以如此巨大的希望開始,又以如此高比例的失敗而告終。

——艾裡希·弗洛姆《愛的藝術》

社會發展到今天,在越來越尊重自由選擇權的環境下,愛情失敗的比例也在肉眼可見的增多。

最近一則“因為內衣買小了,新娘當眾退婚”的新聞連續三天被推上熱搜,雖然雙方各執一詞,但終究是不歡而散。

有時候,我們驚歎愛的偉大,能超越生與死的距離,有時候我們又感嘆愛的脆弱,一言不和就say goodbye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金靖的那個小品《戀愛是種病》,簡直就是戀愛作死大全,看完不禁替男主捏把汗:愛一個人怎麼就這麼難?!

有些情侶總是在分分合合中互相折磨,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而有些一次分手便從此兩不相見,即使彼此都曾後悔也不再回頭。

複雜的社會關係和各類社交軟體的普及給人提供了更多的擇偶空間,這個不行就再找別的,下個不行是不是可以找回上一個?

不得不說,當代人的分手能力遠大於戀愛能力。在愛情越來越脆弱的時代背景下,學會如何愛人,怎麼提高自己愛他人的能力,也許是年輕人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

越愛越難,越難越愛

在渣男、綠茶、小三這樣的粗暴標籤被越來越頻繁使用的今天,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野生戀愛教學:

「判斷一個人愛不愛你,看他願意給你花多少錢,看他願不願意將你介紹給朋友認識。」

「不要相信什麼“我很忙”和“沒時間看手機”之類的理由,他回不回覆資訊,是否繼續跟你聊下去,完全取決於他究竟有多愛你。」

愛情雞湯和戀愛套路的泛濫,讓更多人講求付出上的“對價”,甚至信奉“誰認真誰就輸了”,將對另一半的付出視做卑微,將掌控全域性看做勝利,愛情淪為了一場需要一較高下的博弈遊戲。

教我們談戀愛的人越來越多,但我們好像越來越難愛了。

// 懷著一顆敏感的心來追愛,最終只會證明愛並不存在

愛一個人好難,我喜歡他的優點,卻又無法忍受他的缺點;我真心付出地愛一個人,卻無法得到同等真心的愛;我義無反顧地相信愛,最後卻換來無情的背叛......

我們見證了越來越多情感失敗的故事,也越來越讓我們對於愛不再抱有單純的信任與堅定的勇氣。

因為不相信,所以總會尋找各種機會,去證明對方的愛。

這種質疑,其最深層的心靈核心恰恰是你想一次一次讓對方證明,對方會愛你,不會離開你,這才是真正的動機。

而讓你有這種想法的原因,或許就藏在你幼年時的不安裡。

心理學家Ainworth和Barthlomew認為,在幼年時,如果養育者常陪伴身側,孩子會形成安全型的親密模式。他們長大後,不會擔心被拋棄,與伴侶互相獨立又互相依賴。

如果父母在童年期間,對孩子忽冷忽熱,孩子會感到強烈的不安,長大後會成為“痴迷型(Preoccupied)”模式,他們總是擔心被拋棄,非常依賴對方。

這類人也總是不確定對方是不是真的愛自己,懷疑對方不願像自己一樣渴望親密融合。

LV姐有位大學同學小媛,異性緣特別好卻還是一直單身,不是沒有追求者,也不是沒有喜歡的。只是一旦關係更進一步,她就會變得很敏感,總是忍不住地從各種細節去證明對方不愛自己。

比如她心情不好時,對方跟旁邊的哥們聊嗨了,就覺得對方是不是不在乎自己了,告訴自己只是在自作多情,只有自己把對方放在了第一位。

然後就開始梳理以往的點滴,從中找出更多對方不愛自己的證據,最後開始吵架,冷落對方,把感情作沒了。

她把對方視為全世界,但她總是覺得自己的百般付出和全情投入並沒有換來同等的愛和關注。

即使後來參加工作,她也沒有真正的親密關係,總是開端良好,瞭解,認識,質疑,疏離,陌生,無數次的重複,陷入怪圈。

有很多人在愛情面前首先是問“我被對方愛了嗎”而根本不去問一問我自己是否有能力愛對方。

基於這種原因,他們會為一個值得被愛的人殫精竭慮,苦心經營,卻很少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愛不是佔有和被佔有,而是一個人是否擁有成熟的人格的體現。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全部人格並以此達到一種創造傾向,那麼每種愛的嘗試都是會失敗。

有些男人總說女人很物質,要這要那。可能是因為他給不起,卻一定要去消費一個很物質的女人去證明自己的魅力。

有些男人說女人很麻煩,總問自己愛不愛她。可能是因為他不夠溫柔體貼,卻想要一個多愁善感小鳥依人的姑娘去依附自己。

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那麼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也永遠得不到滿足。

真正的愛是內在創造力的表現,包括關懷、尊重、責任心和了解諸多因素。

愛不是一種消極的衝動情緒,而是積極追求被愛人的發展和幸福,這種追求的基礎是人的愛的能力。

學會愛,理解愛

當一個人懂得心疼對方的傷口,當一個人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另一個自己,當一個人決定對方的笑容不可以隨隨便便犧牲,當一個人成就了另一個人,愛,沒有什麼不能證明。

// 可是,如果對方真的對我好,又怎麼會讓我有那種不愛我的感覺呢?

咱們先換位思考一下,你是不是也會讓對方有那種不愛他的感覺呢?

不管你承不承認,我們其實也並沒有自己想象中做的那麼好。人與人的感受是互不相通的,理解之於眾人,是種奢侈。

一個人可以很瞭解你,但沒有人能完全理解你。

還是少看點毒雞湯吧,不要被別人綁架了自己的價值觀,坦誠點,不開心你就說出來,記住愛人之前先學會愛自己。

就算情商再高的人,你不說,他不會猜到你被上司為難了,你姨媽來了,你看到什麼訊息不開心了,你又看到什麼觸景傷情了......

愛是用心去感受的,不是靠證明去確認的。

// 你願意把脆弱交給對方嗎?

記得梁文道先生在“人為什麼需要愛情”這個話題裡,他是這麼寫的:

如果我是一個人,我不知道我所感覺到的那些歡笑和快樂是不是隻有我一個人感覺得到。

人生如此孤獨,以至於我們太需要與人分享。愛就是人活在世界上讓我們覺得不是那麼孤獨的很重要的東西。

因為這樣的需要,我們願意去冒險,做世界上最不理性的投資。

所以愛情是讓人成為人,又幾乎要超越人的一個很重要的東西。

在日本流行一句情話:“今晚的月色真美”,就像說“我愛你”一樣。

你會憧憬和他一起經歷與分享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因為簡單的快樂就在這些小日常裡。然而,人生總有狼狽的時候,最能打動人的是一起分享脆弱。

人與人之間能互相吸引,或許是因為彼此身上的「優秀」。但長久維持一段關係,則是因為「願意分享脆弱」。

刺蝟在表示信任的時候會露出最柔軟的肚子,人只會在最信任的人面前展現自己的脆弱,而這份脆弱能讓對方看到你最真實的樣子。

親密關係的本質是彼此能量的交換。任何一段感情的價值與質量完全取決於戀愛者本身。

直面痛苦,承認痛苦的根源來自內心合理溝通,感情的長久需要靈魂的契合,以及彼此的交流、理解建立共情。

承認自己的需要是感情聯結的開始,能夠袒露脆弱的人,反而是最勇敢的人。

"我很孤獨,我想你了,可以陪陪我嗎"

"今天有點不開心,你能抱抱我嗎"

"當你怎麼樣的時候,我很怕你離開"

"那天發生了什麼事的時候,我覺得你不再愛我了"

或許每個人表達脆弱的方式不太一樣,但當你能夠把這些脆弱說出來的時候,對方也能接納這種脆弱,你們將更加緊密地聯結在一起,也能走得更長久。

真正的愛情可以在對方身上喚起某種有生命力的東西,而雙方都會因喚醒了內心的某種生命力而充滿快樂。

完美愛情的必備因素

// 愛情三角論

人的愛情是一種積極的力量,這種力量可以使人克服孤寂和與世隔絕感,而建立一段穩定、持續的愛情需要戀愛雙方共同去培育、呵護。

愛情有很多種形式,但完美愛情中“激情”、“親密”和“承諾”三者缺一不可。

引發一場愛情最初的因素,最可能是“激情”。一見鍾情的瞬間,怦然心動的相遇,都可能是愛情的開始。

電影《怦然心動》

因激情走到一起,在相處中漸漸親密,在親密中愈加懂得對方,因為懂得而更加親密,直至攜手一生,就像童話般的 happy ending。

多少人曾羨慕過那些從校服到婚紗的愛情,因有了激情和親密,談一場羅曼蒂克的愛情並非難事。

但斯騰伯格在“愛情三角理論”中將只有激情和親密,缺乏承諾的愛情定義為“浪漫式愛情”。

在這裡“浪漫式”中的“式”不是模式或樣式的意思,而是說這是一種類愛情或非愛情,其本質並非真正的愛情。因為愛情不能沒有承諾。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有差異就會有不同和矛盾。在長久的親密相處中,情侶和夫妻中間自然不可避免的會有爭吵和艱難。

但只要兩個人真心相愛,想要在一起,堅守彼此的承諾,爭吵和艱難總是短暫的,並不能佔據主流。

一段完美愛情是三者共同作用的結果,兩人的共同努力和維護才能讓愛持續。

愛,絕不是兩個人獨立成一個世界。

我們天天把愛掛嘴邊,但我們是否都在用自以為是愛的方式對待我們身邊的人?

好好想一想,說不定我們付出的就是佔有,就是依賴,就是精神上的投射,並沒有在意過自己和對方的心智不斷的成熟進步,沒有好好地傾聽,沒有理解到愛和獨立之間的關係。

愛,是兩個人共同去欣賞這個世界。

愛是一種能力,被愛也是一種能力,而這些並非天生就有,我們需要不斷的鍛鍊和實踐才能培養出來。

或許我們無法遇到完全符合自己期待中的愛情,但當愛來臨時,請不要抗拒,勇敢地去嘗試去相信愛,在愛自己的同時去收穫更多的愛。

8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怎樣快速成為一名高情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