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禮
自打我記事起,我爺爺便去世了。那時候的我,不知道死意味著什麼。聽到大伯說:“去把爺爺叫醒,該吃飯了。”當時年幼的我,果真去了……
那一段時間,家裡聚集了很多人,大多是鄰里鄰外的親朋好友。我對於喪禮的認識大概從那時候開始,而當時的我,和大多數小朋友一樣,都只知道搶著拿好吃的。
我當時無法體會,在那樣的場合,到底是該悲痛,還是興奮。隨著時間的推移,遇到鄰居家同樣也舉辦了喪禮,當時我注意到,前來哀悼的人並沒有表現得多悲痛,而是眾人聚在一起“打牌暢玩”,“大吃大喝”……
所以我就很納悶,舉辦喪禮的目的是什麼?是表達兒孫的孝心?還是“好好”送逝者一程?但不管怎樣,逝者已逝,這是事實。若想表達孝心,何不在逝者生前好好招待?若想“好好”送逝者一程,何不在平日裡抽空陪伴?等到離世了,再弄這些,又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我對喪禮是持反感的態度的。反感前來的親朋好友“嬉皮說笑,眾聚娛樂”;反感這不過是一種“表面工程”,真正的在意者少之又少……
在經過一番“周折”後,我爺爺的喪禮就舉辦完畢了。屆時,散的散,走的走,徒留一口棺材埋在土裡……生的生,死的死。活著,還得繼續生活……以後還會遇到這種“後事”,但我想,能簡單點就不要“折騰”。
讀書那一年,我七歲左右,父親問我個問題:“想不想去讀書?”當時在新建房子的門前,我爽快的答到:“想。”我語氣平和,因為當時,我並不知道讀書是什麼。
從那以後,我就從小學上到初中,從初中上到高中,再到現在的大學。在這個過程中,我收到了不少親戚的誇讚,鄰居的肯定。記得有位鄰居閒聊時說:“你家兒子日後肯定有出息呀,不像我們家孩子,不成氣呀。”在父輩那一代看來,把書讀好了,也意味著有工作,有出息了!但是情況是不是真的就這樣,他們並不知道。
村裡和我同輩的人,大多都堅持不到高中就輟學了。我不知道他們過得怎麼樣,但是我知道他們抽菸的抽菸、喝酒的喝酒、玩樂的玩樂,打工的打工……我說不出他們哪裡好,也說不出他們哪裡差。
一方面,父母要求我們要好好讀書,但是他們卻不好學習,以致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思維守舊。他們一邊“仰視讀書”,一邊卻“疏遠讀書”……另一方面,他們在教育孩子方面,多是以“鞭策”的方式,以為訓斥孩子就好了,殊不知孩子越來越叛逆。
記得有一家鄰居,其兩子經常遭到父母訓斥。諸如“還不快寫作業!”、“一天就知道鬼混!”、“什麼也不幫忙!”、“你看別人家的孩子,哪個像你!”……伴著嚴聲厲氣,我深知父母們的不容易,可是生活,真的需要靜心住氣,穩住情緒。否則只會適得其反。就像這個鄰居家的兩個兒子,儘管父母說了要好好學習,可是他們卻輟學了;儘管父母說了要乖乖聽話,可是他們就任性,想玩就玩……
讀書是為了什麼?在父母看來,是為了找工作。在我們看來,同樣也是為了找工作。但是讀書遠不止找工作那麼簡單。
當把讀書歸作是找工作的目的,那麼便失去了讀書的意義,也便在讀書的過程中找不到樂趣。當把讀書當作評判一個人的標準時,便會“迷失方向”,找不到“最初的追求”,造成適得其反的結果。
家裡家外的父母們,尤其是逢年過節,都會“親切”的問我們:“考得怎樣?”我想,若我考得差,我如何開口?若我考得好,您又能怎樣?而且,您丟擲的每一個評價,興許是鼓勵,也是壓力!
況且,我們的生活不就是為了追求快樂嗎?為什麼被“讀書”這個概念矇蔽了雙眼,忘了生活本來的樣子?
家庭家庭一直以來都是我耿耿於懷的一個問題,若想不清楚,我便無法釋懷。
記得有一次,那時候我還小,父親對著母親拳打腳踢,母親的哭喊聲,我仍歷歷在目。當時,鄰居、老奶奶都在勸喊,叫父親不要再打了。“手腳”停止了,“口”卻不止,接連的辱罵,接連的“迴應”,險些又引發一次“危機”——母親從不示弱,時至今日,因為這樣,爭吵常有。
我之所以常記心裡不釋懷,是因為到了現在,大大小小的爭吵常有。最具典型的是,我父親醉酒(經常這樣,不知道什麼原因,這邊常有聚餐,常有酒桌),回到家便開始“胡言亂語”:“我活不長了”、“我在外被人欺負……”、“家裡人素質低下,沒有水平”,還講了一堆“道理”……
家人對此的反應就是反感,我也很反感。母親一急,提高了嗓音:“一喝酒就這樣!”,父親似乎不理會,接著繼續“說道說道”,奶奶也忍不住了,聲音比母親的還要尖利:“閉嘴,別囉嗦!該睡覺就睡覺去!”。
接著便是各種指責,各種“迴應”,好一個“爭鬥”的場面!我一般都是不耐煩,回自己屋裡去。但是我為此,對家庭便是滿滿的失望!
論幸運,是父親沒“提”到我,論不幸運,是父親對我的各種否定。有幾次因為那些“否定”,我自感悲催、弱小,自感“孤獨”……
現在我不在乎他們是否會爭吵,是否會真的離婚,更不會在乎他們怎麼說我。因為我已到了自立的年紀!所以,不再為“不送你讀書”這樣的話感到無助,不再為那些否定而感到消極……
生活是自己的。家人若“阻礙”了自己,我便“遠離”家人。我不會再管母親的抱怨,奶奶的抱怨,家人的抱怨。家裡人選擇怎樣的生活,我管不了;家裡習慣怎樣的生活方式,我也管不了。
我是獨立的,若你寬容大度,和藹待人,就算是陌生人!我也很感激!但若你狹隘挑剔,獨斷專行,即便是家人,我也不會跟著你,一起“掉坑”。
美好的生活在等著我,我是無論無何也不會因為家庭如何,就停止了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頂多就是,面對家庭,“搖搖頭”罷了……
所有圖均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