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許是生活比較單調的原因,周圍一個圈子都沒有,最常見的大概是媽媽圈,整天講寶寶情況或者熟人八卦。
一到網路上,目之所及全是不同圈子的人在交流。不但知道世間事五花八門,也明白什麼叫隔行如隔山,有些跟你世界觀完全不同的東西會突兀出現在眼前。
作為科學的支持者,碰到神秘的玄學論者,總會滿腦問號。不是我覺得自己的認知百分百正確,他就是錯的。
比如生病尋找病因,再求解決方法等合乎邏輯的處理方法,卻有人說尋找病因是落後無知的手段,宇宙能量會告訴我們為何生病,聽上去實在詭異。
這也說明,我們容易把身邊司空見慣的當成生活的標準。如果某人與你標準相符,便成為同道中人,形成圈子。
網際網路使不同的人得以展示自己,喜好和標準也直接表達出來。多數人發現自己不是一個人,圈子自然越來越多,並存在大眾化和小眾化。媽媽育兒圈肯定是廣為人知的,而另一些圈子則往往比較低調。
因為圈子的不同,也形成了圈子壁壘,導致一圈往往不理解另一圈。
如果深陷某圈,可能會極端化,越來越堅信自己的想法,對另一些更為大眾化的概念全盤否定。
二
人們是贊同相互理解的,畢竟這樣更和諧。但事情真來了,往往只接納自己喜歡的,對不理解又存在的事物大加批判。
娃圈在很多人眼中是費解的玩意。生活中它不常見,一萬人中可能都找不出一個愛好者。所以聽聞為一個娃人工耗費上萬錢,甚至連買給它的裙子就是上萬,定是滿腦問號。
網路因此出現了很多爭議聲音。
不常見的圈子除了為愛好努力外,便是更正別人對圈子的誤解。結果往往不如意。
人對這種不理解但存在的東西,心態往往是好奇加恐懼。
司空見慣的生活,有人卻不按套路來。究竟誰對誰錯呢。一旦計較起非黑即白的結果,便有恐懼。
很多時候,恐懼往往以好奇的形式體現。他們買一個娃幾十萬,幾百萬,為什麼願意花這錢。
娃圈確實很需要錢,但資料誇張化了。這種用詞暗含了評價,這圈子都是神經不正常的人。對其他小眾圈子也有這樣的偏見。一圈看另一圈,往往是霧裡看花,不明所以。
對恐懼的化解是後天需要學習的能力。
性格又決定了不同的應對方法。有的人對不知不解的事物比較無所謂。有的人會暴躁反對。有的人感興趣,但瞭解過後更厭惡,因為與他的世界觀實在不符。
圈子像水面的漣漪,一塊石子激起的是無數圈,連綿不絕。
我常有感覺,有些圈子崛起無所謂,有些圈子讓人感覺神奇,有些圈子就不怎麼喜歡了。
所以也不免恐懼。你不知道這些圈子的存在合不合理。是不是自己過於狹隘與刻板。有一天成為主流,會不會把你喜歡的淘汰掉。
可惜世間不是你設計創造的,所以你喜歡的,討厭的並存,才是真實的。
圈子的存在考驗的到底是自己的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