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母親的生日,祝母親健康長壽”;
“收到了爸媽寄來的家鄉特產,爸媽我愛你們”;
“媽媽的腰疼病又犯了,可惜我不能在身邊照顧,祝媽媽早日康復”;
“爸爸天還沒亮又出去幹活了,他太辛苦了,為這個家他付出了很多,我一定要好好報答他”......
收到父母寄來的家鄉特產,他只是滿懷欣喜地打了個電話說:快遞收到了,而外地有什麼特產他一次也沒給父母帶回去過;
媽媽的腰疼病犯了,無法照顧左右的他看起來滿懷愧疚,其實媽媽的腰疼病經常犯,他在家的時候也不曾照顧過什麼,母親還是該幹什麼就幹什麼,他在家,母親只是多刷了一副碗筷而已;
爸爸天還沒亮就出去幹活,他心疼不已,他甚至在被窩裡都哭了,哭完平定了情緒之後,他暗自下決心等天暖和了之後一定出去找個工作......
看到上面的文字,你或許感覺很好笑,但這又是多麼真實的存在。記得有一年母親節的時候,朋友圈祝福母親的資訊鋪天蓋地,我認識的一個公司的中年領導發了一個圈“孩子們不要在朋友圈表孝心了,你媽不玩朋友圈,你轉這麼多文字,不如給你媽打一個電話來的實在。”因為領導發的也是朋友圈,朋友圈裡大多是認識的人,所以只見點贊不見有人噴。
上週末回家的時候,聽我媽說村裡一個大嫂做了乳腺切除手術,應該是乳腺癌。聽到這個訊息我非常愕然,一是,夏天的時候我四爺爺家的一個姑姑剛剛因為乳腺癌做了切除手術,短短半年的時間又聽到一起,感嘆現在這個病發病率這麼高;二是因為我幾乎天天看到大嫂的兒子,在朋友圈發和朋友們出去吃喝玩樂的照片,宛然看不出家裡有病人的樣子。
記得之前我父親雖然車禍住院是我陪護的,我很瞭解父親的狀況,雖說出院的時候已經沒有什麼大礙了,但是回到濱州後我幹什麼都沒有心情,唯有回家看望他的時候精神勃勃。但是現在大嫂因為乳腺癌住院,還做個這麼大個手術,而且因為疫情原因,醫院只能由一個人陪護,家裡其餘的人連探望都不能去醫院探望,所以他的兒子怎麼有心情天天出去吃吃喝喝的?要說工作需要也不可能啊,現在工地都停了,他們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活幹了,這個家裡人都知道的。
雖然當時的我已經陷入自己的思考了,但是媽媽還是在叨唸:“你看你大嫂連個閨女都沒有,只有三個兒子,雖然老大結婚了,但是老大媳婦去年剛生了孩子, 小孩又離不開她,你大哥連個字都不認識,你說老二在醫院陪護,也就給買個飯,也不知道給你大嫂子換換衣服,擦洗擦洗,老二一個還沒結婚的小夥子不知道這個,也不方便,你大嫂子可受罪了,女人啊,還是有個閨女好啊......”
我偶爾符合一聲老媽的話,但還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裡:大嫂三個兒子,都是焊工,個個都掙錢,但是他們家的日子還是過得很難受,甚至過年的時候大嫂還得幫兒子還車貸;他們家過年的時候買的煙花圍著他們家的房子一圈,年三十能放一晚上,初一去他們家拜年都能看到,那燃放後剩的煙花盒子在院子裡堆老高,但是大哥大嫂還穿著N年前的衣服,幾年不都見新;兒媳婦懷孕,大哥高興去買排骨,一下子買了十多斤,冰箱裝不下,兒子晚上下班回來後,因為怕放壞了,連夜給丈母孃送去一多半,大哥大嫂連嘗都沒嘗著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