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從我父親,到我,再到兒子,我們一家三代人都進行了幾千甚至近萬公里的遷徙。三十年工作結束了的時候,突然彷徨一個問題:我們這一代人,要去哪裡養老?能去哪裡養老?對於多數60後的人,這絕對是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我就遇上了。

在我的簡歷上,籍貫是山東省平度縣。我父親上個世紀60年代闖東北,一路火車坐了兩千多公里到達黑龍江。聽說那個時候的遷徙是因為山東地少人多,東北地多人少,隨便圈塊地開荒就能養活一家人。我就是在東北一個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小山村裡出生的。

我自己大學畢業回到離家一百多公里的城市。工作了十五年後,把所有的職位還給了組織部,扛著高階職稱帶著老婆孩子,飛了四千公里到珠三角工作。主要是兩個原因,一個是一眼能夠看到自己十年二十年後退休時的樣子,心慼慼然有所不甘;二是當地的收入實在是太低了,如果不搞歪門邪道供孩子上學都難,於是四十歲的時候下決心出去靠力氣掙錢。

儘管發現自己真的不如南方人會賺錢,但還是慶幸把孩子從哥們義氣的氛圍,帶到了契約精神的環境。於是孩子從初中到高中到大學,性格越來越開朗、越陽光。最後選了一個全球排名十幾的學校,坐十九個小時飛機,到九千公里外地球另一邊讀研去了。現在已經畢業工作四年了,也是從西海岸到了東海岸,從小城市遷進了紐約。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回國?是不是回國?

所以我們一家三代人,從山東,到東北,到廣東,再到美國,如果以北京為最高的那一標點,則是一個完整的“之”字型遷徙路線。在中文裡,“之”就是走和去到的意思,只是最後這一筆,顯然長了點,遠了點,繞了裝半個地球。

於是遇到了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我們這一代人多數只有一個孩子,老家回不去,外國太遙遠,我們能到哪裡養老?

中國人的傳統是葉落歸根。在我的記憶中,親人中只有大舅做到了。隻身一個人從大陸到臺灣再到巴西,用了四十年時間轉了一大圈,最後還是一個人回到青島老家,老伴從青絲到白髮守著兒子等了他四十年。兩個人最終在一起都活到了九十幾,幸福終老。

記憶中奶奶是個舊社會過來的小腳老人。她雖然有六個兒子,但是除了老大去世早,其它五個兒子都跑到東北了。她最後也只能離開她山東的老宅,到兒子遷徙的地方安度晚年,最後只有骨灰回到了山東老家。我自己的父親當然更加不可能歸回山東的根了,一生勞苦,六十幾歲就長眠在東北的山裡。剩下一個老母親跟著我到廣東養老,顯然也是回不去天寒地凍的東北了。

我特別羨慕我周圍的廣東人,他們多數不願意離開珠三角北上。所以經常開幾個小時的車就能夠回鄉下,到祖輩留下的祠堂裡去撫摸鄉愁。

而我呢?祖籍山東已經沒有認識的人了。東北本來是生我的地方,算是新的故鄉。但是四個姐姐二個哥哥,都隨著各自孩子離開了,只十幾年的時間,回去再也找不到一個親人,更沒有一寸土和一片瓦屬於我。鄉愁自然也被秋風吹到西伯利亞了。

現在生活十幾年的城市也很舒適,算是第二或者第三故鄉吧?但是這裡也不是孩子出生的地方。而且孩子什麼時候回國還沒一定,即使回來了,把家安在什麼城市更加是一個未知數。我們在這裡能夠堅守多久?

早晚有一天,我們不管願意還是不願意,都差不多要去到孩子工作、生活的地方。不是我們放不下孩子,也不是依戀,而是我們都不想給孩子增加麻煩和負擔。這是我自己的體會。老媽還在北方的時候,我每年都要找機會請假飛回去幾次探望,幾千公里的折騰和費用代價就不小。特別是老人年紀大了之後,無論是生病還是起居,都會讓你一再增加無力感和焦慮感。最後還是接到自己身邊安穩。我們呢?讓孩子折騰,還是我們隨行?許多時候這是不用選擇的抉擇。

隨著世界的更加開放,人口流動的更加頻繁,這就不是我們這一代人遇到的問題,而是未來的生存和終老老方式。

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如果能夠及早想得開,跟得上,未來就沒有那麼多的糾結與困惑。

一方面,還有許多年,我們身體還行,就會堅守在這裡,照顧兩家的兩個老媽,一個八十幾,一個九十幾,所以這個時候的觀念是:媽在哪裡,家和故鄉就在哪裡。等我們完成了孝敬老人的義務,自己也就七十幾歲。那個時候,觀念一換天地寬:兒女在哪裡,最後的家和歸宿就去哪裡。賣掉現在的房子,到兒子的家庭附近買個小公寓相望相安。

因為我們這一代人相對獨立了,也理解孩子有自己的個性,不願意冒然地走進他們的生活打擾他們。再說,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兩口人要面對四個老人,天天在一起,不崩潰也會鬱悶,所以還是各自安好。偶爾聚一下,因為距離反而客氣,因為客氣,反而其樂融融。所以,人老了,特別是我們和80後90後的子女相處,若即若離可能是最長久的相聚。

再老到不能動的時候,可能會就近找個養老院,送自己最後一程。那才是我們最後的歸宿。說到這裡,兩個人觀點和態度就特別值得感動我,影響我。

一個是臺灣的瓊瑤先生,她說的理想是慢點老,晚點病,快點死。這是現實的想法。慢點病,晚點老,是儘量把自己照顧自己的時間拉長一點,免得拖累孩子,這就要打理好自己的身體,努力堅持和堅強。快點死當然只是期盼,但是她交待孩子不要做切割插管類的搶救,也是一個辦法。

而日本九十歲還在工作的恆子奶奶的辦法就更加具體實際。她平時自己一個人生活,除了週末與兒子一家吃餐飯,互不打擾。雖然她是一個醫生,但她卻叮囑兒子:“絕對不要做延長壽命的搶救。如果發現我倒在地上,還有呼吸,就先放一會兒。如果那個時候被送去醫院,肯定會搶救。確定送到醫院後剛好能死,再叫救護車。”看似極端,實則理性。

老人家的兩句話讓人印象深刻。一句是:“孤獨地迎接死亡可以不給任何人添麻煩。一個人安安靜靜地離開也很美妙。”

另外一句話是:“父母應儘可能地以孩子的幸福為中心,把自己的事業發展放在次要位置,全力為孩子創造幸福。”這才是我們東方人儒家文化浸染出來的,老人關於孩子的最核心的價值觀,幸福觀。

所以,我們一次又一次的遷徙主要是為了孩子,我們一代又一代人遠離鄉愁,葉落隨風,也是為了孩子。人到老了,孩子的幸福,才是我們的幸福。

不管做不做得到,這麼想想,就幸福了。

6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小叔子揮霍無度,每次都是我為他買單,但是這次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