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張阿婆出生於1934年的夏末秋初,正是稻穀和花生成熟的季節,然而她卻缺衣少食了半輩子,到了晚年才勉強衣食豐足了,但是節儉了一輩子的她生活依然過得十分清貧。有的人前半生苦,後半生甜,有人前半生甜,後半生苦,而她卻苦了一輩子。

她一輩子所經受的苦難到底有多苦,只有她自己才真的清楚,外人誰也不能感同身受,若要問,她一個弱女子怎能受得了,熬得住呢?我想落難的王子裡有一句話說得很好“苦難來臨的時候是誰都得受著,而且都能受得了”

按說她是家裡最小的,而且還有兩個哥哥,至少童年應該是很幸福的,但是並沒有,很小的時候被強制裹腳,學習女紅,不讓出門,就連偷吃一根自家地裡的黃瓜都要被罵,洗衣做飯這些家務自然是必修課,然而上學卻是永不可能達成的奢望。

原生家庭談不上幸福但是也算不上悲慘。要說苦難的開始大概是第二段婚姻吧。

第一段婚姻是父母之命,那個人對張阿婆還算不錯,可惜不長命,他們之間只有一個女兒。第二段婚姻也是個短命的,只五十出頭就走了,卻留下一堆孩子。在外人看來,第二任丈夫的離開,這個家就太艱難了,對於張阿婆來說,他的離開也是一種解脫,因為只有她清楚這個男人本事不大,脾氣卻很大,動不動就打她,她和孩子住的是兩間低矮的茅草房,吃的是野菜,樹皮,紅薯,南瓜,只有過年才可能嚐到大米飯的滋味,就連燒的材火都是沒有乾透的樹枝,枯草,一到燒飯,茅草房裡都睜不開眼。要說那個貧苦的年代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但是都沒有他們家這麼艱難。

每年到了年底,隊裡集體魚塘會分點魚,他們家通常是拿去換了糧食,也有例外的時候換了別的東西,比如他發火砸碎了家裡唯一做飯的鍋。他是隊裡的小隊長,整天都在隊裡,不管有事沒事,自己家裡的事他一概不管,唯一有存在感的時候就是他在家發火的時候,打人,罵人,砸東西,顯得自己可牛了 ,實際上在外面啥也不是。

他去世的那一年,最大的孩子才二十一,最小的只有五歲。為了拉扯七個孩子,她要過飯,受過白眼,幹過男人才能幹的體力活,好在幾個孩子都長大了,三個女兒陸續出嫁,四個兒子卻遲遲娶不上媳婦,迷信的她常常是廟裡求菩薩,一定是被給她的誠心感動,過了幾年,三個兒子真的娶到媳婦了。悲哀的是有一個是“精神病”折磨著她的後半生。

“精神病”是老三的媳婦,鄰居背地裡都這樣稱呼她,實在是因為她的言行舉止看起來不正常,腦回路也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一張嘴還特別是非。“精神病”來之前,老三的房子已經蓋好,老四的房子只打了地基,因為兒子常年在外務工,所以只有老人一人住在老三的房子裡,逢年過節,兒子回來,家裡還是很熱鬧的,一家人和和睦睦。“精神病”來了之後打破了這種和諧,家裡變得雞飛狗跳。

剛進門她就嫌棄老人不乾淨,不讓老人夾菜,也不讓老人上桌吃飯。老三在家的時候她還有所收斂,老三出門了,她就更加過分,不讓老人吃飯,辱罵老人是家常便飯,偶爾動手也是有的。可憐的老人白天都不敢在家待。老四的房子剛蓋好,還沒安裝門窗,她就把老人趕出去了。你以為不和她住一起就能安寧嗎?那你就錯了。

分開做飯以後,她經常在老人飯點跑過來看看,生怕老人揹著她吃了什麼好吃的。老人午休他去往門上砸石頭,看老人沒聽見就使勁搖門,等老人起來準備開門,她就回自己家。老人養的雞經過她家門口,她拿棍子把雞腿打斷,但是等雞下蛋的時候,她卻跑很快去撿雞蛋。嫌棄老人髒,從來不讓老人看她孫子。老人種的菜,她隨便摘不打招呼就算了,還故意破壞。其實最不能讓老人忍受的是她往死裡打老人的孫子,老人雖然心疼,卻不敢攔,因為越攔,她下手越重。

鄰居可憐老人卻也沒有辦法,畢竟是人家的家事。有人曾問過老人:“她對你那麼毒,你幹嘛還處處幫她,女兒拿來的好吃的,自己不吃也要給點她。”老人只是輕輕地嘆口氣:“怎麼說她也是我的兒媳啊。我是老的,我還能活幾年,忍忍就過去了。”

最終老人在老四的房子裡壽終正寢。“神經病”也做到了她剛進門時說的話“等她死了,我是不會給她戴孝的,更不會送她上山。

受了一輩子的苦,閉上眼的那一刻一定是解脫的吧,相信天堂是沒有世間這無盡的苦和無盡的累了。

10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情感心理學——自我修復心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