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你能不能像個男人一樣,不要這麼慫包?”

招娣是一個女強人,精明能幹,能說會道,是公司總監,到哪裡都能夠吸引人們的關注,大家也都對她很認可。但是她卻不滿意自己的老公。

老公寬容大度,但是對於妻子來說是懦弱,退縮。於是妻子就經常用上面的話罵他。

她本以為他會慢慢改變,結果他卻更加退縮,與人溝通也越來越少了。

一個女人罵男人的時候,內心深處其實是想讓男人改變,但是往往事與願違。

招娣的孩子剛剛上小學一年級,在她看來也是一個膽小的孩子。

這次放學回家,孩子又被欺負了。招娣心疼又生氣說:誰再欺負你,你就打回去。但是這樣的指導於事無補。

因為這樣的事情太多了,孩子也不怎麼去跟老師說了。

招娣不明白的是,她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本身就是問題。

為什麼這樣說呢?可以看一看下面這個例子。

下圖有9個黑點,要求筆不離紙的,以4條直線將之連線起來。如果你沒有做過這個問題,現在可以做做看。

幾乎每一個第1次嘗試這個問題的人,在解決的過程中都會採用一個假設:

這個假設就是這9個點會構成一個正方形,這個解決方案,必須在正方形之內。

這是嘗試解決問題的人,自己給自己設的陷阱,問題本身並沒有如此規定。

因此之所以失敗並非由於問題無解,而是因為解決的方法是有問題的。即使在正方形內把所有可能的結果都嘗試一遍也不能解決問題。

很少有人能夠迅速的解決這個問題,但是當那些放棄和失敗的人知道答案時,會十分驚訝,因為答案是如此簡單。

而這個問題和上面真實生活中的問題,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

招娣以為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一直說讓他們像個男人一樣。

但是這樣的做法正是問題所在。

其實大多數人都是這樣。

媽媽非常生氣,指責孩子不夠勇敢,不能保護自己。一直都告訴孩子被欺負時要打回去,但是並沒有起到作用。

這位媽媽的做法是,在班級群裡@那位打人的孩子的家長這件事情,但是對方家長否認,而這位家長的聲稱這次就算了,下次再遇到這種事情一定不會善罷甘休。

就像蝸牛一樣,你想讓她出來,卻一直敲打它的殼,那它就更加不會出來了,因為害怕呀。而是需要溫柔的等待,而對於孩子,則可以具體教她如何應對,對於傷害大聲說不。甚至可以在家裡演練如何應對,如何拒絕。孩子需要一步一步教。

這件事情比較嚴重,可以看出那邊孩子家長很強勢,那你更應該強硬一點,讓那個孩子父母為自己孩子做的事情負責,賠醫療費和精神損失費,讓學校出面處理這件事情,否則不罷休,態度要強硬,你的做法孩子看著呢,你這次忍了,孩子也會學習你,忍。

無論是否是故意的,都該承擔後果,而且大機率是故意的。他們為了推卸責任,所以才這樣說。就像車撞了人,一般不管是什麼原因都是要賠償的,只不過根據具體情況,權責各付多少。

媽媽迴應說教孩子了,學不會,但是更有可能是教的方法不對。

不知道這位家長最後是如何做的,是否採取建議。

一個膽小的孩子被一個低年級的學生打了臉,他並沒有告訴老師,同樣也不會告訴家長,因為家長可能會說:誰欺負你,就打回去。

這個男生的同學看見了,於是告訴了老師。老師就找他談話,問清緣由。

於是找打人同學的班主任和校長,要求這位打人的同學,帶著家長在校長辦公室賠禮道歉。這個班主任和校長都覺得這位老師大題小做。但是她一再堅持。

後來也並沒有對那個學生嚴厲的批評,但是他哭得很厲害,畢竟對於小學生來說,進校長辦公室是一件很大的事情。他說對不起!這個男孩說沒關係。

老師問他真的沒關係嗎?他說有關係,於是流下了眼淚。這是他的心聲。很少有人傾聽他的心聲,他也很少能夠說出自己的心聲。老師還告訴他,可以勇敢做自己。

然後他慢慢的改變了。他的媽媽也來到學校,含淚感謝老師,感謝老師給他的孩子帶來的改變。

最容易帶來改變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鼓勵,當他做得讓自己滿意的時候,就鼓勵他,肯定他,當做得不好的時候就忽視。當孩子表現勇敢的時候,就肯定他,當表現不勇敢的時候就告訴他沒關係,接納孩子,以及告訴他可以如何做。

最開始的時候很困惑,為什麼有些解決問題的辦法並不能解決問題,卻還是有人會固執的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呢?

後來想明白了,其實是在較勁,不願意相信或者是不知道自己的方法是錯的,解決不了問題的。另外就是也不知道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到底是什麼。

一個人經常指責別人跟ta曾經是如何被對待的有關,指責丈夫和孩子的妻子,可能也是這樣被對待的,但是如果她不改變,可能這個問題就很難解決。

當一個孩子受到委屈的時候,最需要的是呵護和溫暖。

而如果他得到的是指責,他可能就知道這樣的事情是不能被父母知道的,否則會被責罵。慢慢的就會總把事情壓抑在自己的內心深處,和父母的心越來越遠。他也不容易朝向父母想要的方向改變。

而當一個人做得不太好的時候,其實自己內心會有一些愧疚感的,如果沒有指責他,而是安慰他,他可能會因為愧疚而改變。而如果指責他,他可能會因此想要自我保護,狡辯,更加不會改變,也不願改變。

就像古裝劇裡一樣,如果大臣主動攬錯,承認錯誤可能會得到赦免,而那些推卸責任的才可能會被重罰。

雖然改變是不容易的,但是卻是非常值得的。

9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懷孕兩月時丈夫去世,公婆哭求生下孩子承諾撫養,我該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