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很早很早以前,我覺得一段感情的失敗,都是對方的問題,我是沒錯的,我是委屈的,我才是那個傷心欲絕的“被迫害人”,所以我很容易主動提分手,看上去我沒那麼在乎你。

後來,透過心理學的學習,我從一段關係中慢慢學會了自我探索、自我成長。我才意識到,那個當年主動提分手的我,那個所謂瀟灑的我,才是那個害怕被拋棄、被離開的“慫人”。

因為內心的恐懼,所以透過主動提分手來掩蓋這種感受,這樣好像我就沒那麼痛苦了。

所謂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和成長的家庭。原生家庭是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後接受的第一個社會環境,因此父母的價值觀、父母的互動模式、父母對外界事物的評判都會在我們成長過程中被孩子內化和沿襲,包括影響著子女日後在婚戀上的模式傾向。

01 內在母親決定了我們在關係中的迴應方式

奧地利心理學家瑪格麗特•馬勒(Mahler)與St.Clair等人在研究中得出結論,認為兒童在三歲前與母親或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互動,對其日後所建立的關係有深遠的影響。

比如說,你有一個非常強勢的媽媽,對於你的每一個行為、動作甚至是思想,都以是否符合她的意志為評判。小到今天穿什麼衣服,都要評頭論足一番,這樣穿好看,那樣穿不好看;什麼時候應該吃飯了,不吃飯就會拿對不起爸爸辛苦燒菜來說你;媽媽需要你幫她做的事情,必須立即滿足,不然她就各種委屈和焦慮等等。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任何一種強勢,其背後可能都是脆弱,越是脾氣大,情感可能越是脆弱。

造成媽媽強勢的個性,可能和她的成長環境有關,比如她成長在一個缺愛的環境中,家中兄弟姐妹很多,在過去那個重男輕女的時代,作為女兒的她是父母眼裡那個被忽視的人,因此表現強勢,表現堅定是她在那個環境中生存的方法。

而孩子是母親生命的一種連結,就像是擁有了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抓在手裡就永遠是自己的那樣,讓母親體驗到了過去缺失的安全感和滿足感。

有自我覺醒的母親會意識到自己和孩子其實是兩個獨立的個體,我是我,孩子是孩子,慢慢地會對孩子進行脫手,並讓孩子自己去探索世界。

但還有一部分的母親,依然活在舊有的人格模式中,對孩子進行深深地控制,即便孩子已經成年甚至快到中年了,這種無法和孩子進行分離的焦慮感依然存在。

在強勢母親的管控下,子女成年後在戀愛關係中就會表現出幾種模式:一是強烈的依賴感,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希望找一個和母親一樣強勢的男人,保護自己、幫自己出主意、幫自己做決定,自己像一個巨嬰一樣,需要別人幫她完成事情。

另一種表現,就是活出了自己母親的樣子,外表強勢、堅定,工作及生活能力都很強,在外人眼裡就是一個完美的人設。但一旦進入戀愛關係中,就會表現出十分的脆弱、敏感、多疑,對於自己是否能得到對方的愛十分的不確定,就像當年自己的母親一樣,人格底層非常沒有力量感,因此在日後的親密關係中,總是透過控制對方的行為來試圖獲取內心的安全感。

02 父母的相處模式,是你戀愛的鏡子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叫做模範框(Modeling Frame)的概念,也就是我的父母在相處上,給我作為別人的丈夫或妻子留下了什麼榜樣?

你可以在家裡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觀察一下你父母的互動模式,是相互嫌棄型、相互尊重型還是相互依賴型等等。尤其是可以觀察一下父母中和你同一性別的一員是如何對待對方的。你是女兒的話,你可以觀察一下你母親是如何對待你父親的。

比如,強勢的母親,對待另一方通常是咄咄逼人式的,不能容忍對方犯的一點錯誤,一旦有什麼事情不順意,就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一股腦地生氣和指責對方。你會發現,在這樣的一段關係中,父親通常也是一位冷暴力之王,亦或是冷暴力的反面,非常擅長暴怒。母親因為長期得不到來自父親的關愛和鼓勵,因此就會將愛轉變為攻擊,試圖掩蓋自己底層的情感需要。

在父母那個年代,互相說愛似乎是一件非常難以啟齒的事情,所以需求層面一直是被壓抑的。因此,長期以來,母親得不到父親的“甜言蜜語”,父親也得不到母親的“溫柔體貼”。

作為女兒的一方,如果你自己沒有自我意識和自我成長,很容易在親密關係中出現和母親一樣的迴應方式,你可以回想一下你過往的情感關係,是否出現過和母親對待父親一樣的模式。當和親密關係的對方意見不合時,你是不是一般不會主動提出自己的需求,而是先發出進攻,各種挑刺、不爽、發脾氣,然後雙方爭執,最後不歡而散。

在你這裡,破壞關係似乎比提出需求要簡單得多,就和母親總是在指責父親一樣。破壞關係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也可以說是一種自我的保護,你在言語上攻擊了對方,是因為你覺得你是那個受害者,你太委屈了。

而相反,提出需求則需要有清晰的自我意識,也就是我指責你不是為了攻擊你,而是需要你滿足我,比如我需要你及時回覆訊息,是因為我需要得到一個特殊性的需求,你是重視我的。當你意識到自己的需要時,憤怒也就化解了,從而轉變為一種溝通,一種以愛為出發的關係連結。

03 正視家庭遺留下來的問題就是自我成長的開始

當我們說原生家庭時,背後不是鼓勵你將埋怨歸咎於原生家庭,而是鼓勵你去正視家庭遺留下來的問題。

因為父母也可能處於一種無意識的狀態,他們可能也不想去攻擊對方、指責對方,但他們不知道如何去表達自己,不知道自己底層其實是有需求的,需要對方滿足的。

所以,我們說一個人需要有覺醒,尤其是在親密關係中,這是一面很好的鏡子,將我們自己過往看不見的個人模式透過雙方的互動折射出來,讓自己清晰地看見自己目前處於一個什麼樣的人格模式下,有什麼樣的情感需求,有什麼未被滿足的需要等。

所以說,如果我們勇於面對自己原生家庭的問題,就有新的動力重新去愛,這其中,學會“斷舍離”與“告別”非常的重要。你需要從心理層面做一個獨立的大人,要區別父母是父母,你是你,你的人生應該由自己決定,你需要不斷豐富內在的自己,去追問自己想要的人生是什麼。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過,學會區分自己和別人的課題非常重要,這是我們活得幸福與否的根本。

與原生家庭在心理上的分離,是一生中最關鍵的分離。這個分離如果處理好了,可以讓我們學會成熟分離,享受親密,同時享受距離而打下堅實的基礎。

正如武志紅老師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我們的一生,就是不斷分離的一生。無論分離有多疼,我們必須這樣做,因為一一分離和愛同等重要,他們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主題,它們一起作用,讓一個人成長,讓一個人成為他自己。

1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你為什麼不願意結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