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後會無期》裡面有一句經典臺詞“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是因為道理不對嗎?
並不是的,道理再多,如果個人認知沒有升級,道理只是道理而不是行動。
認知,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對世界的看法。
路遇乞丐,有人嗤之以鼻,有人大方施捨。
面對兇猛的疫情,有人深感憂慮,有人卻認為是賺大錢的好機會。
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究其原因就是認知不同。
認知是一種視角
認知豐富的人看待一件事情會從多個角度去看,而不是固執地堅持一種視角。認知有侷限的人,看待事物的時候,總是認為自己的觀點是對的,不接受別人的反駁,最後容易陷入鶴立雞群的狀態。
認知代表了一種價值判斷
認知既是對世界的看法,其實也是個人價值觀的體現。同樣的工作,有人看中的是高待遇,有人看中的是機會和平臺。每個人價值取向不同,行為方式自然也是千差萬別。
認知代表了一種做事態度
比如同樣是欠錢,有的人就跑到了國外喊著下週回國,而有的人積極接活,為還錢做努力。
工作中,很多人常常抱怨懷才不遇,領導不重用自己。其實,真正應該考慮的是自己的本職工作是否做的足夠好,自己的價值是否體現得出來。
斜槓青年是前兩年比較火的詞,但是現在聲音漸漸小了。因為斜槓青年並不是你想成為就是了。斜槓青年也是從1到N的過程。
只有把自己最核心的1做好,做的足夠優秀,才有做N的資本和能力,如果沒有做好1就多頭並進地開展N,最後可能只會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認知如此重要,如何完成認知升級?趙昂在《洞見》這本書中把認知升級總結為“認知閉環”:選擇學習認知-踐行驗證認知-調整迭代認知。完整的認知閉環分為四個步驟。
1.學習新的認知
認知升級的開始一定是學習,也就是從一種認知透過學習轉到另外一種認知。
比如,面對失業,有人很沮喪,感覺被整個世界拋棄了。但是,透過請教別人,書上學習,觀影等方式,瞭解到一些牛人也曾經工作失業,事業破產,但是他們沒有氣餒,而且更加努力。於是,個人認知發生改變。
2.踐行新認知
學習到新的認知,並不能為自己帶來行為及結果轉變,因為新認知並不屬於你。只有經過自己親身踐行過的認知才有可能成為自己認知。
3.調整認知
踐行剛剛學習到的認知,結果可能會和學習知識有出入,再根據個人情況進行調整,再踐行,透過一段時間,新的認知就會內化為個人認知,並指引個人的行動。
4.重複以上過程
認知升級並不是一次事件,而是一個持續迭代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