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認識了瘦帕,他與老婆居住在省城,也是照顧孫子的。
加上老鄉的關係,聊起天來,就有了共同的話題。閒下來的時候,我們就經常在一起聊天。
從瘦帕本人的一生經歷中,可以看出:管護孩子,不同時代不同的模式,都傳承著相同的親情。
01.六十年代沒人管。瘦帕出生於1961年,屬牛。出生後,綽號“大漂亮”,又胖又白又嫩,十分可愛。
瘦帕的爺爺奶奶在三十年(1929年)年饉時,因饑荒相繼去世。
1961年冬天,掀起了農業大聯合大協作的熱潮,父母早出晚歸興修水利,年僅半歲多的瘦帕,就沒人管護。
母親堅持要把他送人,父親說什麼也捨不得。
就在一個用桔杆編織的簍子裡,底部放一些豆葉,豆葉上鋪一些破布,把還不會坐的瘦帕放進去,周圍用破布固定好。
就這樣,一整天地“坐”在那草簍裡,渴、餓、屙、尿沒人管,哭沒力氣,動沒體力,過了沒有多少天數,這“大漂亮”就變成了“小瘦帕”的“失奶孩兒”,一直“坐”到三歲還不會走。
02.七十年代姊妹管。瘦帕的小妹妹出生於1971年,比瘦帕小10歲。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分別是8歲、6歲歲、3歲。
小妹妹出生後,生產隊裡鐘聲一響,父母就拿起工具,去田間掙工分去了。
年僅10歲的瘦帕領著大的、牽著小的、哄著鬧的、揹著不會走的。
後來姊妹們慢慢長大,先後上學去了,而瘦帕早已過了適齡入學期,錯過了上學的機會。
聰明伶俐的瘦帕,在農村廣闊天地裡練得一身,農業生產本領。
03.八十年代自己管。八十年代,隨著市場經濟、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
頭腦靈活的瘦帕堅信:要得發,生意+莊稼。
抓著拉大集鎮框架的大好機遇,在鎮上建了兩間門面房,經營服裝生意,結婚生子。
兒子出生後,因自己兄弟4人,生了孩子,父母是家庭種植責任田的主力軍,不論誰家生了孩子,都沒有精力幫助照顧。瘦帕夫妻二人只好邊做生意,邊管護孩子。
生意一忙起來,一個木質的座婆(幼兒座椅),就是哄孩子的神器。兒子從小到上小學前,一直跟著自己。
好在妻子上過兩年過去大隊興辦的普及高中,也算有學問的人,對孩子教育另有高招:對兒子從來不說教,而是以身作則,感化他學習。
每天晚上,在孩子作作業的時候,妻子自己看書、讓文盲的瘦帕也看書(妻子教的),孩子在家庭全員學習的環境裡,養成了自覺學習的好習慣。從小學、到中學,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考取了一所重點大學,碩士研究畢業後,在省城就業。
04.一十年代爺奶管。兒子在省城就業三年時間,就娶兒媳婦。兩年前,兒媳婦給瘦帕生了一個胖大孫子。
兒子、兒媳婦都有自己的事業,每天早出晚歸地得上班。
兒媳婦臨產前,瘦嫂就先到來到省城,與兒子、兒媳婦生活在一起,照顧孩子們生活起居。
孫子出生後,瘦嫂一人照顧孫子的工程強度大,瘦帕就把鎮上的門店及時轉讓出去,也來到省城,夫妻同心協力經營省城的家,管護孫子。
05.二十年代沒生先管。瘦帕介紹,他妹妹的兒子在縣城就業,2020年五一結婚後,妹妹就第一時間去縣城照顧他們。
因為出生於90後的年輕一代,從3歲入幼兒園開始,到大學畢業入職,一直在校學習,從來沒幹過活、沒幹過家務、沒進過廚房,日常生活成了難題。
因此,兒子一結婚,瘦帕的妹妹就及時地與孩子們住在一起,就開始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