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羨慕那些考試第一名的學生,其實很多人不知道,自古至今很多的狀元作為並不大,也許他們在那個時代生活得不錯,但是對社會的貢獻並不是十分顯著,而恰恰是一些中上等資質的人最後成就了豐功偉績。“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有些傾盡全力為了考取高分的學生,必然在某些方面難以抽出時間來做到精深。反而是有些人也許在考場不得已,但是卻用心於某一方面,不斷地鑽研,探索,打造成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從而做出了傑出的成績。比如中興名臣曾國藩就自稱:“自己天資平平”,最後在晚清成就卻最大,真正成就非常大的人是能不斷堅持,矢志不渝的人。而有些成績特別突出的人未免有一些僵化,在順應時代潮流方面做得不夠好。
我們需要學生刻苦學習,鑽研學問,在學習的檢測中力求一個完美的得分,這些都沒有過錯。但是,過猶不及,如果只有以分數論英雄,不免有遺珠之憾。有些“中才”就會被摒棄,甚至某些“大才”也會被遺漏。所以,古人說“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任何時代,選人、用人就應當有一個好的選人用人機制,才會人盡其才,醫生給病人看病用:“望、聞、問、切”,選人、用人何不也用此法。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聽一兩個人的說辭或是道聽途說終不可信,就是全部的人說也不一定就是對的,還得觀察,深入分析。更別說有的貪官汙吏用人就是看是否能投其所好,或者聽自己的擺佈,只能使得有才有德之士,難居廟堂之上,散落在荒野之間。
有些所謂的尖子生雖然技能很強,但是德行不夠,最後還是會在人生路上敗下陣來,甚至給社會和他人造成不小的危害。所以德行永遠是第一位的,而不是一個單純的考試成績,考試成績也並不能代表真正的能力。
有些“中才”,雖然智力不是很高,但是品行方正,毅力頑強,對社會的貢獻很大,最後成就了大事業。
所以,任何時代都需要優秀的人才,但是,不需要過分注重學習成績,學習成績只是代表學業水平能力的高低,而不會真正與社會貢獻度成正比,不要把學習成績的高低和人才畫上等號。我們更應當關注中等生,讓他們得到充足的發展空間,因為這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是社會的中堅力量。
在中國古代,那些考取狀元的學子,甚至是三元及第的天才也許經歷得太過平順,官做得也很順暢,沒有有些大人物屢次考取不中的挫折經歷,所以缺乏了在逆境中奮起追求的勇氣和魄力。也少了一番在國家危難時挺身而出的擔當與勇氣。
反而是那些歷經磨難從而愈挫愈勇的人,最終走向了更為廣闊的空間,由於在社會實踐中得到了不斷地鍛鍊,能力得到了不斷地加強,為社會做出了更為傑出的貢獻。
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知道各位讀者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