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車上,筆者看到一彪形大漢坐在那裡,細心的織著毛衣。在教室裡把這個當作趣聞講給同事聽。同事反問道,如果你看到一個女生打鐵或者蓋樓或者開挖掘機,你還會感到好笑麼?
為什麼我們看到男性做女性化的事情會感到好笑,而看到女性做男性化的事會感到欽佩呢?
這也許與我們頭腦中關於男性女性社會固有定位有關,在潛意識裡,我們默認了男性剛強如鐵、女性溫柔如水,同時有那麼一點點兒男尊女卑的意思在裡邊。女性做男性化的事情,是行為升級,所以讓人欽佩;男性做女性化的事情,是行為降級,所以讓人感到好笑。這就是所謂性別歧視。
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歧視還有好多,譬如對於身高,找物件時人們傾向於找個子高的男性;譬如體重、容貌,同等條件下,身材好,貌美的人發展前景好似乎是一個趨勢;譬如年齡,男性過了50歲、女性過了40歲,普遍不好就業,所謂40、50人員;再譬如城鄉差別,有的人的意識中農村條件差,進而產生農村人素質不高的誤解;還有戶籍制度的歧視,本地人與外地人差別對待,當然這裡邊有地方保護主義的意思。
人各有志,三觀不盡相同,在日常生活中歧視無處不在,關鍵我們要擁有一顆強大的心臟。
但是,在關鍵時刻,譬如工作機會的獲得,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我們需要分清楚哪些是就業歧視,哪些是正常的工作要求。
一般來說,就業歧視主要包括戶籍制度與城鄉就業歧視、性別歧視、年齡歧視、身高歧視等,但是在一些特殊行業,性別、年齡、身高又會變成工作的要求。
而關於專業、學歷、工作經驗的要求一般不屬於就業歧視,這屬於工作要求。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