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真實的故事,發生在19世紀的丹麥。故事的主人公,是克爾凱郭爾與蕾琪娜。
如果相愛,又為何會離開?婚姻,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位“恐婚族”的鼻祖,和他歌頌婚姻的深刻作品。
然而,1841年8月,克爾凱郭爾卻毅然決然地和蕾琪娜解除婚約。此時,他們訂婚僅僅11個月。
19世紀的丹麥,一個女人的名譽與婚姻密切相關。對於蕾琪娜而言,這不僅僅是失去愛情的痛苦,更是未婚少女慘遭遺棄的恥辱。
這件事在當時極為轟動,克爾凱郭爾毫無緣由的悔婚和最初手段嫻熟的勾引,被無限誇大。人們對其中的原因議論紛紛,至今都眾說紛紜。
有一種觀點認為,悔婚與克爾凱郭爾的家庭經歷有關。他們用弗洛伊德的理論,解釋克爾凱郭爾對婚姻和兩性生活的逃避。
克爾凱郭爾的父親是個傳教士,因經營羊毛致富。在第一任妻子屍骨未寒之時,他強暴了家中的女傭,然後生下了索倫·克爾凱郭爾。
克爾凱郭爾在家中排行第七,除了一位哥哥,其他5人都在34歲前暴斃。
老父親認為,妻子的離去和子女的早逝,是上帝對自己行為的懲罰。整個人也格外陰沉憂鬱,這種狀態對小兒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克爾凱郭爾本人駝背跛足,體弱多病,性格十分孤僻內向。從小就患有憂鬱症,覺得自己和其他的兄弟一樣,活不過34歲。
在他看來,父親的淫亂和母親的未婚先孕,都是基督教不可原諒的罪孽。因為這種原罪,他認為自己死後一定會下地獄。
儘管如此,他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對外總以輕浮放蕩的花花公子形象來掩飾自己的憂鬱。
儘管克爾凱郭爾終身未婚,可謂“恐婚族”的鼻祖,但他的“婚戀三書”,卻十分經典。
解除婚約兩週後,克爾凱郭爾開始寫《非此即彼》,《誘惑者日記》是其中的一部分。
他希望蕾琪娜在閱讀該書時,覺得自己是個徹頭徹尾的騙子,以使得蕾琪娜能儘快從關係破裂的痛苦中解脫出來。
《誘惑者日記》是一部以作者自身經歷為基礎的虛構作品,以日記的形式,記述約翰尼斯對少女考狄利婭的愛戀。
從相識之初,約翰尼斯就沒有打算和女孩結婚,他讓少女深陷愛河,最終卻離她而去。
兩年之後的春天,有一段時間,克爾凱郭爾和蕾琪娜每天上午都會偶遇。這並非任何人的刻意安排。
後來,克爾凱郭爾寫下了《重複》這部虛構作品,同樣試圖讓蕾琪娜認為,自己不過是個冷酷無情的心理學實驗者。
《重複》是“理解克爾凱郭爾的上選入門讀物,揭示全部的生活就是一種重複”。重複的真正含義不在於重複自身,而在於個體怎樣對待重複,因而真正的重複只能自由地發生在精神領域。
不過,蕾琪娜本人很清楚,克爾凱郭爾並沒有拿她的心靈做實驗。多年後,她和朋友的談話也證實了這一點。
《婚姻的審美效力》是一本為“恐婚者”而備的解惑之書 。克爾凱郭爾反對“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這一說法,在書中列出有關婚姻的困惑,並深入探討婚姻與愛、初戀和宗教的關係,並將婚姻提升到超越世俗意義的價值高度,試圖拯救婚姻的美學聲望。
這本書中,作者以已婚者的身份,向讀者介紹婚姻如何使最初的愛意不斷煥發活力,婚姻是如何同時具備審美意義和宗教意義的。
也許你會奇怪,既然克爾凱郭爾如此贊同婚姻,又為何不願與心上人結婚呢?
要理解一個哲學家對待婚姻的態度,首先要看看他的哲學思想。
克爾凱郭爾反對黑格爾的泛理論,認為哲學研究的不是“客觀存在”而是“個人的存在”,哲學的起點是個人,終點是上帝,人生的道路也就是天路歷程。
因而,他也被稱作“存在主義之父”。
克爾凱郭爾最著名的觀點是:人的存在分為三個層次——感性、理性與宗教。
感性的人享受人生,對世界沒有負擔,總是很快樂。
理性的人現實,面對現實中的森嚴規則時常感到悲傷和痛苦。理性層次也叫做倫理層次。
這時,人只有憑藉“信心的一躍”,才能進入宗教層次,到達希望的彼岸,得到心靈的安寧。
和存在的區分一樣,感情也被克爾凱郭爾分為三個階段:
唐璜是感性的代表,有絕對的肉慾,沒有精神的共鳴;
浮士德是理性的代表,用世俗婚姻為愛正名;
約翰尼斯代表宗教之愛,是“反思性愛慾”,愛是神聖的拯救。
克爾凱郭爾悔婚,則是因為他認為自己無法滿足婚約的倫理要求,沒法成為一個稱職的丈夫。
因此有人說,經濟問題其實是克爾凱郭爾悔婚的重要原因。他將寫作看成是個人存在最重的意義,而他的作品大多自費出版。靠著父親的遺產,一個人可以生活得很好,卻無法承擔婚後的生活。
而克爾凱郭爾又無法實現“信心的一躍”,進入愛情的宗教層面,最終選擇將心愛的蕾琪娜獻祭給上帝——用獨身詮釋愛情,以拋棄替代婚姻。
所以,究竟要不要結婚呢?
在克爾凱郭爾的處女作《非此即彼》中,有這樣的論述:
所以,要看到婚姻美好而動人的一面,但也不必為了結婚而結婚。
人生的選擇沒有標準答案,不如先看看克爾凱郭爾的“婚戀三書”,再去追尋生命中的真愛。
你對婚姻是什麼態度呢?
你贊同克爾凱郭爾的做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