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二月寒。

由此可見,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溝通及表達的方式非常重要。

好的溝通能創造好的關係。冰釋前嫌,化干戈為玉帛。

但生活中,真正能做到好好溝通的人,卻少之又少。大多數人在溝通的過程中往往會被人的言行舉止牽著鼻子走。而丟失了自己本有的立場和原則。

不當的溝通方式,不僅會嚴重破壞關係,而且可能使本來很小的矛盾,被無限擴大化,最終無法收場。

事情的起因就是鄰里之間對於劃分宅基地的範圍有不同的看法。

這位砍人的老者是湖南人,60多歲。因為與鄰居爭宅基地,發生口角,並動手打人。鄰居不甘示弱,便搬救兵來援助。(打電話給當檢察官的兒子)

按說做過檢察官的人,理性溝通的能力應該是有的。但得知母親被打後,檢察官也失去了理智,選擇了武力溝通。在盛怒之下,搬起凳子砸人。

檢察官的這個衝動舉動,激起了六旬鄰居的怒火。鄰居持砍刀追趕未果,失去理智,將檢察官6歲兒子砍倒在地,最終搶救無效死亡。

雖然事後老者就此事提出道歉並表示後悔自己的殺人行為,請求原諒。但法庭二審還是認為老者故意殺人成立,維持死刑判決,立即執行。

說實話,鄰里之間,有衝突是在所難免的。如果在糾紛的最初,能冷靜守住自己的原則,有話好好說,就不會被他人的言行左右,而被牽著鼻子走。

檢察官舉凳砸人,很可能是根據老者的言行而做出了直覺式的反應(不假思索,條件反射。)

老者舉刀砍人也同樣是對檢察官的行為做出了條件反射式的反應。

事後,相信兩人對自己的行為都會追悔莫及。但慘劇卻再也無法挽回。

有沒有一種好的溝通方式能幫助我們在溝通中儘量避免條件反射式的反應,而能鎮定自若的,選擇對雙方都有利的溝通方式呢?

世界著名非暴力溝通專家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提出的非暴力溝通能很好的指導我們即使面對棘手的溝通情境,也能鎮定自若的去明瞭自己的觀察,感受,需求。

溝通中儘量做到以互相幫助為原則,選擇對雙方都有利的溝通方式和傾聽方式。

非暴力溝通包含以下4個要素:

1.觀察

遇到事情先讓自己冷靜下來。不帶任何評判的把你看到的事實準確描述出來。這一步如果能順利做完,在溝通中會比較冷靜,不至於衝動。

舉個通俗易懂的例子:

當你回家看到男友或者老公正在打遊戲,通常你會怎麼說?

“你怎麼又在打遊戲?一天到晚的,除了打遊戲你還會幹什麼?看你這個沒出息的樣兒”

這種表達方式本身就帶著一股火藥味兒。很容易讓對方產生逆反心理,與你爭吵或者對抗。因為對方聽到的是你對他的評判和指責。

不帶評判的觀察可以這樣說:

“老公,你連著打了3天的遊戲了,而且每次都在一個小時以上。”

2.感受

根據你的觀察,說出你內心的真實感受。

接上面例子:

看到你連續打了3天遊戲,我很擔心,我擔心你會對遊戲上癮,沒辦法控制好自己。

3.需求

基於你的價值觀,說出你真正的需求。

接上面例子:

我希望咱們能一起努力工作,改善一下咱們的居住環境。

4.請求

最後一步是你希望他人怎麼做來配合你達成你的需求。

接上面例子:

老公,你以後能減少打遊戲的時間嗎?把精力多放在個人提升上面嗎?

按照這4個步驟來溝通,不僅對方能清楚地明白你想傳達的意思,你自己也誠實地表達了自己的感受。這樣的溝通方式,衝突矛盾就會大大減少。

當然,非暴力溝通並不是一個固定的公式。它像一個警報器一樣,在溝通中,時刻提醒我們,去覺察這4個要素,不再因他人的言行而做出條件反射式的反應。

而能明白在對方言行刺激及自己的迴應之間,我們有選擇溝通方式的權利!

在溝通中,儘量做到看清事實,冷靜思考!並選擇對人對己都有利的溝通方式。

如果我們能把這4個要素靈活運用到溝通中,相信會有一個令人滿意的人際關係及生活狀態。

3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我用了這個方法,去收集寫作素材,每天都有寫不完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