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君 心理諮詢師
寫作時間2021年1月24號。
其實類似夢幻般的故事在很多女孩子的幻想當中經常呈現過,那就是兩個人彼此相愛,後來女孩子懷了孕,但是因為各種的原因又不能夠進入婚姻,也不能夠很好的去跟男方表述這個事情,所以女孩子一個人默默的走到另外的空間去把孩子生下來,到孩子稍微大了一點的時候去跟孩子的爸爸去講他們之間有一個孩子,然後爸爸特別喜歡這個孩子,也特別感動這個事情,而且和小孩子的互動也發自內心的愛和溫暖,認為孩子是他們從上天而來的禮物,祝福了當事人。
藉著這個話題和大家分享一個斯坦伯格的愛情論。
斯坦伯格認為愛情是有定義的,那就是激情,親密和承諾,三者缺一不可。
但是很多人不能很完美的擁有這三種狀況,有的人僅僅擁有激情和親密。
他們之間有激情,也就是說在他們遇到的時候在一起會有心動的感覺,會有彼此相吸引的感覺,也可能會有晚上睡不著覺,一直和對方打遊戲聊天到通宵的這種激情狀況。
所以他們是有激情的。
關於斯坦伯格愛情論當中的親密,指的是身體的親密和心靈的親密。心靈的親密就是心有默契,非常懂對方,很多的決定都是相似的,很多的背景也是相似的,對方很多的狀況都會讓自己無意當中有情感的投射。身體的親密就很簡單了,直接就是身體的接觸,從拉手,親吻,甚至有更加親密的關係。
很顯然,有很多的情侶很難走到真正的很深層次的心靈親密。
不能夠在最深層次的和對方共享自己的想法,或者說可能和對方表達了很多深層次的東西,卻沒有獲得相應的迴應。那這個親密度就會下降。就會感覺到不被理解,甚至有被拋棄,或者可能有些人會覺得自己的選擇是錯的,很遺憾,過去很多的付出是被否定的。
斯坦伯格的愛情論當中的承諾是分為兩個方面的,第1個是交往承諾,在前期看到對方比較好的時候,同意以結婚為目的的交往,這時候是不能夠接受有其他的相親行為或者說和其他的異性有更加親密的瞭解的。第2個承諾是婚姻承諾 ,就是我們在婚禮當中所看到的那一段比較動人的宣誓,尤其是在教堂當中舉行婚禮的那一段宣誓。牧師通常會問雙方說“你願意嫁給他嗎?”
兩個人非常大聲的回答說“我願意”
接下來牧師又問。“無論對方貧窮富貴,身體疾病或健康,無論經濟上窮或者富,你都願意和他在一起共同面對生命之約嗎?”
然後一對新人仍然激情四射的大聲回答“我願意”。
那這個就是婚姻承諾。
在婚姻當中同時擁有激情,親密和承諾,就是完美的愛。
但是隻擁有了激情加親密,卻沒有承諾,只能說是一段浪漫的故事,很難提升到一個完美的愛的境界。
浪漫的故事終究只是故事,故事的結局不管是什麼樣的,總是有些許遺憾和不足,或者可能會有很多不安和忐忑,或者也許會在某些方面付出很多層面的一個代價。
衷心祝福人間浪漫的故事能夠少一點,完美的愛能夠多一點。
更祝福所有浪漫的故事都有一個完美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