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情況下,男生超過30歲,女生超過26歲,相親的成功率就很高了。因為雙方都經歷過社會的傷害,對純真的感情引導婚姻的相處方式不會太執著。可以當談合同般談。
(此處略微修改,不改原意。補充:對普通男生來說 ,20之初是人生的最低谷,沒有社會閱歷、沒有社會地位、沒有自主財務,是真正意義上的三無產品。這時候出來相親的大多數都表現得唯唯諾諾,這就是愣頭青屢戰屢敗的根本原因。只有經過年月的積累,慢慢擁有上述的三大要素才能在相親市場上有底氣。所以越接近30的普通男生越有競爭力;對於普通女生來說,婚戀需求就像梳妝檯上的護膚品——越買越多,也越來越實際。所謂對的時間遇上對的人,就是這個意思了。至於26歲這條線只是個人觀察所得的普遍現象,畢竟我又不是女生,不可能代表每一個女生。不抬槓。)
2、一般情況下,大人們力薦的,基本上家庭背景都很好,但也就只有這點好。
3、需要正確看待相親,你的態度不左右這次相親的成敗,但會嚴重影響你的人設。畢竟能和你相親的十之八九生活圈都和你交集。極有可能你的真命天子就在對方的好友名單裡。
4、務必要記得,有些人或許因為無聊,或許就是小人心計靠這種媒人婆紅包賺錢的,所以不要濫。同一個媒人婆推薦的話不要超過三個,因為那些媒人婆的生活圈子就那麼大而已。
(補充:就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但如果你都意識到在見相親物件之前得先見媒人婆,那麼你不妨背靠枕頭來個靈魂拷問:究竟“24次相親1個人”和“1次相親24個人”,哪個更香?)
5、來相親的有可能是任務,並不一定要凱旋的那種,但如果你觸電了,那就一定要問三個方面:消費習慣、職業還有.............(自己品)
(補充:都說百行孝為先,但有些孝子還真不值得你替她們說話。你一早跟你孃親說自己戀上了一個窮小子,還是海枯石爛至死不渝的那種,哪還至於讓我浪費半個月的工資。我又不是那種能招東風颳錢來的型別;至於那個需要自己品的省略號代替是“情感經歷”,俗稱情史。這是一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賭博題,但獎品非常可觀。請別再追問,我可不想被莫須有的罪名關小黑屋。)
6、相親,請儘量確保男女主角單獨相處進行。因為有些一定得答的問題不方便有第三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