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老院工作,常有老人跟我說,這裡是他們生命中最後的一站,進入這裡,就是等死了。每當這時,我只能安慰他們,哪能呢?您這麼健康,日子還長著呢。
平時,我確實看到很多老人,一天的日常就是吃飯睡覺,聊天散步,搓麻將發呆,此外沒有其他的事了,“等死”這話雖然難聽,可是,對他們來說似乎就是事實。其實他們很多人不到八十歲,身體依然健康,他們的身後還有長長的一段日子。
那天去看望住院的老姑父,問過病情後,照例說些祝他早日康復之類的話,姑父卻很淡定,說,好不好起來也無所謂,到了這把年紀,活著沒啥意思了。旁邊服侍的姑母嗔怪地說,這老頭子真是的,說啥有意思沒意思的,總得為活著而活著嘛。
“為活著而活著。”這話聽起來真讓人覺得無奈而且寒心,為活著而活著,不就是“等死”嗎?姑父與姑母早年都來自農村,在那個奉行計劃經濟的貧窮年代,城鄉之間界限分明,農村戶口的人要在城市立足謀生,比如今國人闖蕩國外還要難,姑父與姑母硬是憑著勤勞與節儉,撐起一個家,拉扯大一對兒女,日子過得很是艱辛。
然而,平時聽他們談起往昔覺不出多少苦味,反而感到有些許留戀與懷念。如今兒女早已成家立業,各自條件都不錯,自己二人的退休金足夠他們安享晚年,沒有什麼事情再需要他們操心,可以說已是萬事無憂,卻覺得活著沒有意思了。留下的一段時光彷彿成了生命多餘的尾巴。
晨練的時候結識一位老人,這位老人喜歡鍛練,喜歡旅遊,喜歡攝影,也喜歡寫作,生活過得充實而有滋味。他說,年輕的時候,為工作,家庭,子女疲於奔命,許多自己喜歡的事情,總放不開手腳去做,如今退休了,有充分的時間和精力,再不去做就太對不起自己了。
他每年都化幾個月的時間一個人去旅遊,既不跟旅遊團,也不要子女帶,子女擔心他的身體,擔心路上發生意外,想方設法勸阻。他對子女們說,你們不必勸我,如果有朝一日我真在路上倒下了,你們不必悲傷,更不必自責,這是我願意的,我寧可走在路上倒下,也不願意坐在家中等死。
老人的話真讓人覺得天高地遠,豪氣沖天!是啊!歲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膚,熱忱喪失,頹廢必致靈魂。 每個人都會老去,這是自然規律,但是,如何看待,如何安排這晚年的時光,則決定於一個人的思想和心態。
李商隱說“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其實我們可以反過來看,“雖然近黃昏,夕陽無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