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點選“關注”,和你分享最走心的文字。一起努力,一起成長。

01

人常說養兒防老,父母們含辛茹苦把兒女養大,供他們讀書,幫他們成家立業,倘若有一天父母老了,病了,腿腳不方便了,那兒女是不是該把老人接到身邊,給他們養老,儘儘孝心?

按理說,父母和兒女之間,應該是血濃於水,即便生活在一起有些磕磕絆絆,但大家是一家人,沒有解不開的疙瘩,應該都能和平共處。

然而,現實卻並非如此,那些高高興興去兒女家居住、養老的父母,大多數都活得沒那麼自在、甚至鬧得不歡而散。

02

下面我們來看看幾個真實的事例吧。

王阿姨:在女兒家住了一年,我就跑回了老家。

我家就一個獨生女,結婚後他們小兩口在離我們很遠的城市買了房子。女兒懷孕後,孕吐很嚴重,我二話沒說就跑去照顧她。

每天一日三餐給她和女婿做好,還幫他們洗衣服打掃衛生,那些日子裡,他們過得特別舒坦,但我感覺到女婿似乎有些不太習慣。

在農村生活的我,一到九點多就習慣上床睡覺,可女兒女婿卻常常玩手機到半夜,週末他們總是睡到十一點都不起床,三遍五遍叫起來吃飯都叫不動。

我說了他們幾次,女婿就一副很不情願的樣子。為了女兒,我忍了。

孩子出生之後,家裡的開銷一下子大了很多。我總是省著花,女婿和女兒算賬被我聽到,說工資月月都花光了,負擔太重了。

我就把自己的錢拿出來買菜,給孩子買尿不溼啥的,還不好意思給他們說。

在女兒家住了一年多,心裡總是彆彆扭扭的。他們一吵架,我就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幫誰都不對,但我心疼女兒啊。

後來,我找了個藉口就回了老家。以後想女兒我會去看看,但我不會在他們家常住,他們不自在,我也不習慣。

張女士:如果可以,我願意給公公買套小房子。

婆婆去世後,老公把公公接到我家養老。說實話,我心裡有些彆扭,但還是很熱情地照顧他老人家。

一日三餐我做飯,公公的衣服也是我來洗。但有一件事,我卻很不習慣。我有個習慣,天天都要洗澡,可公公卻十天半個月都不洗一次。身上常常有股很難聞的味道。

我不好意思說他,老公居然也慣著他說不洗就不洗吧。

洗碗的時候,他捨不得用清潔劑,洗出來的碗油膩膩的:我喜歡吃肉,每頓飯無肉不歡,公公卻總是喜歡清粥饅頭或者撈麵,我們吃不到一塊,餓得我半夜爬起來煮泡麵。

他還特別愛玩手機,兒子放學回來,看見爺爺玩手機,連作業都不寫就跑去和他一起玩,他還強詞奪理,說讓孩子大腦休息休息,不能總是讀書學習。

對於公公這一連串的行為習慣,我實在忍無可忍,就想給他買套小戶型,住在我們附近算了,可一問房價,我們買不起啊!給他租房,老公不願意,嫌鄰居笑話,更怕老家的親戚說他不孝順。

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03

結語:像王阿姨、張女士這樣,和子女父母住在一起不習慣的事早已不是個例。我曾經問過很多老人,他們都表示不會和子女同住,年輕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父母住在一起,矛盾在所難免,本來一家人和和氣氣的,卻因為住在一起,滋生了很多不愉快,這是老人們不願看到的。

我想說,這其實是一種病態的現象。為什麼以前的人,吃住都不好,一家人卻能在一起和睦的相處?而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大家卻越來越自私自利了?

年輕人眼裡容不下老人,覺得他們習慣不好,吃不到一塊、聊不到一塊,可他們忘了,自己是怎麼長大的。

有些年輕人買房子啃老,娶媳婦靠父母,找工作還要剝削父母的血汗錢,等到成家立業,父母該享享清福的時候,卻把他們丟在老家,很少去關心和照顧。

04

其實,做父母的並不貪心,也不願意給兒女添麻煩,只是希望在他們孤獨無助,身體不好的時候,身邊有個貼心的人,能說幾句暖心的話,給他們做一餐熱飯。

俗話說:“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對父母多一些寬容和理解,在他們的有生之年多一些陪伴和照顧,是每個兒女應盡的職責和義務。

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那些住在兒女家的老人,也不能事事倚老賣老,多考慮一下兒女的感受,大家都退一步,彼此理解和尊重,住在一塊就沒那麼鬧心了,你說是不是?

_END_

2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前夫幾次三番求複合,她卻不為所動:哪怕一個人過,也絕不復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