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立場?立場是指認識和處理問題時所處的地位和所抱的態度,是指處在某一地點、位置看一個事物、事件問題等的視野,比“角度”更加宏觀。
溝通中,資訊的傳播和接收是檢驗溝通是否通暢的重要尺碼,很多溝通都是無效溝通,原因之一是諸多人士聽話時只站在自己的立場想自己,本能地遮蔽掉領導發來的資訊,這是接收有問題了。聽了一天領導的報告,不知道講了什麼;與領導聊了半天,不知道領導的意圖到底是什麼;該記住的都忘了,倒是領導講的那幾個笑話記住了……這些是常有的事。為什麼呢?溝通中,很多人沒有關注對方,關注的是自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但他為什麼還能聽到領導講的笑話?因為能愉悅他呀。
人最容易站在自己的立場看問題,因此看什麼都容易認為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不僅這樣,內心又極其堅持己見,還偶爾出言頂撞,站在領導的側面或乾脆就是對立面。在領導面前,堅持己見只會讓溝通陷入僵局。各執己見互不通融是一種愚蠢的溝通方式,誰都急於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結果反而事與願違。即便你的意見是對的,也要考慮表述的方式,最好的方式是換位思考,一個懂得換位思考的人最易反省自己,也最能想到別人的心理。懂得換位思考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之一,它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感同身受。站在領導的立場來研討問題,自然能達到你所力爭的目的。
“感同身受”是什麼意思?感,因物有所感;物,泛指人、物、事。因外物而動內心。文學作品《晚清文學叢鈔·轟天雷》第二回提到:“再者北山在京,萬事求二兄代為照顧,感同身受。”宗教經文講“同體大悲”,能對世間眾人的煩惱感同身受,行菩薩之行;儒家講“萬物一體”,帝王體會到這一點,就能與人民一起憂戚疾苦。別人有苦的時候,自己也能感受到痛苦;別人有難處的時候,自己也如同遭遇困難。在親情愛情方面,雙胞胎兄弟姐妹往往能感受到對方的喜怒哀樂,相愛的男女面對明月相隔千里也能默默傾訴相思。這些都是感同身受的體現。在哲學與道德上,它是一種高尚的境界,與現在工作壓力之下麻木不仁或者幸災樂禍的人們心態是截然相反的。我們如果能多體會一下別人的苦樂酸甜,就不會動輒看不慣這個,看不慣那個,唾液淹不死打擊物件還要拿筆寫死他;就會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看待這個世界,就會和你的領導同苦共樂,同進退,共榮耀。反映在下屬聽領導講話時,就會入境入情地跟隨領導的情緒,讓領導願意和你說話。
如何做到感同身受聽領導講話呢?心理學家艾克曼的實驗表明:一個人老是想象自己進入了某種情境,感受某種情緒,結果這種情緒十之八九真的會到來。一個故意裝作憤怒的實驗者,由於角色的影響,他的心率和體溫會上升。心理學研究的這個發現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地提高聆聽領導說話的效果,當領導對你說話時,你要自覺進入到一種很和諧很舒緩的境界狀態裡。如果你做到了這一點,相信你的領導也不會對一個足夠心平氣和的下屬歇斯底里,而且領導還會慢慢舒緩下來,於是雙方都處於一個美妙的說話氛圍當中。正如第一小節我們談到的,此時形成了一個良好的氣場。
有一次外面下著小雨,鏡清禪師問他門下的僧人說:“外面是什麼聲音?”
“是下雨的雨滴聲,師父。”僧人即刻答道。
鏡清禪師嘆道:“眾生顛倒,迷己逐物。”
“那麼禪師您呢?”僧人反問道。
“泊不迷己。”鏡清答曰。
“哦?”僧人迷惑,即問道,“禪師,那如何做到?”
“我就是雨聲。”禪師說道。
這個禪宗故事正說明了感同身受的道理。當僧人沒有與情境合二為一時,他只聽到了雨聲,如同人們把物與我對立。鏡清禪師把自己悟為雨聲,就是與境的合一,與雨感同身受。
只有做到感同身受,領導講話的潺潺“雨聲”才會進入到你的耳中。你的聆聽也會像細雨一樣,與領導的說話“雨聲”融為一體。
好,終於解決了放下自己立場這個心結,或者即使暫時放不下,也是人之慣性,慢慢練習,暫時原諒。如果站在與領導對立的立場上同領導對話,這個行為就很有危險性了。
我認識某公司的一個女員工,工作敬業,專業紮實,但是不知是哪根筋出了問題,總是和領導擰著來,領導說東,她非得往西邊走;領導說不好,她偏說好;她倒是沒有激烈到頂嘴的地步,但是軟抵抗也把領導氣糊塗了。她的領導和同事給予她的評價都是“頭上長了反骨”,結果順利被辭職。她的領導待她不薄,離別時給予她一個忠告“不要擰巴”。可辭職後她仍然犯同樣的錯誤,沒有按照領導的忠告改正。看來她這是天性所致,只能“整容”削了那塊“反骨”了。
我們既不贊成沒有立場的牆頭草,也絕對反對這種執拗派,領導指揮得很辛苦啊!她的領導對此頗為費解,後來憤憤說道:“下次非得摸一摸面試者的後腦勺,長了反骨的一律不錄用。”同事們對她也很費解,戲謔領導此番感言,笑著接應道:“還得請個吉普賽巫師相相面……”
某諮詢公司一個專案總監承擔了駐外專案,被派往異地常駐,和客戶距離更近、更便於服務了。她在為客戶公司工作的時候,總能站在本公司領導的立場想問題,維護公司利益。領導說話的時候她站在領導的立場,感同身受一起互動,在公司六個專案組中,這個總監最得領導重視,比那些在本部工作的總監都得到領導的信任。即使她偶有小過失,領導也能原諒她,給予她下次改正重來的機會——因為每次對話時,無論電話或者面談,她都以堅定的立場姿態站在領導這一邊,用心聆聽指令。領導堅信她不會胳膊肘往外拐,在哪裡都能出色完成任務。
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認為:我們對事情持有的觀念或是採取的認知思維,其作用就如同飛機雙翼的切風角度,目的就是要以特定角度獲得最大的飛行速度。如果我們的觀念、思維偏離了世界未來趨勢的走向,不論多麼勞心勞力,一切作為都將事倍功半,更不要說預測趨勢了。站在領導的立場上,猶如定好經緯度的飛行,大方向是錯不了的;聆聽時感同身受領導的喜憂,則猶如把握機翼的切風角度,目的是要以特定立場獲得有效聆聽結果。觀念思維不要偏離領導太遠,除非你的領導大錯特錯,否則你在這個職位就不會走很遠,即使有特例走得很遠,也是遵循了正確的方法,而不是和真理背道而馳。
我們聽話的立場如果偏離、對立或者不契合領導說話的立場,就會與領導的期望值偏離、對立甚至產生誤會。《中庸》所說的“內合外之道”,幻化為職場秘訣,就是堅定地站立在領導說話的立場聆聽,並感同身受,才能聽得有效。
【錦囊妙計】
1.要站隊,就站領導這一隊。
2.不要胳膊肘往外拐。
3.只有心心相惜的人,才能心心相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