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院子裡有很多貓,經常還有出生不久調皮的小貓,儘管它們大多靠好心鄰居提供的貓糧為生,但如果貓媽媽看到有人接近小貓,也會十分警覺,迅速刁起小傢伙們藏到不容易找到的地方。
有時候也會看到某個頑皮小貓走散了,大聲呼喚著媽媽,聲音細細的,帶著一絲絲慌恐和焦急。有時候小貓被人抱走了,看著貓媽媽,你也能感受到它的悲傷——那種分離的悲傷。
為什麼你能體會到貓媽媽分離的悲傷?因為那個悲傷你也有。有一個詞叫“感同身受”,你曾感同,也曾身受。
我記得我很小的時候,有一次媽媽要做手術,但他們完全瞞著我。有一天來了一輛車,把媽媽接走了。我一下子覺得不對勁,也不知為什麼,立刻就飛跑著去追那輛車,一邊追一邊大哭。那些感受至今都很清晰,似乎也來自對預感到的分離的恐懼。
我想,那應該不是我第一次有那些感受,再以前發生過什麼,已經不記得了,但那個古老的感受,依然還在。
一代一代,故事會變,但感受卻是相同。你發生的事和我發生的事不同,但我們的痛卻又相同。
就像看電影,不同的電影上演著不同的故事——故事發生在不同年代、不同國家,故事的主人公有不同年齡、不同性格、不同膚色,但多麼不同的電影,讓你落淚的卻往往是來自於一些相同的感受,來自於你與它共有的感受。它讓你落淚,也讓所有人落淚。
從某種意義上說,故事是為感受而服務的。就像電影,你我身上發生過的故事是“假”的,而我們體驗到的感受才是真實的。
所以,留意我們的注意力,不要被故事帶走我們全部的注意力,試著探索我們深埋的感受,那裡藏著真實的自己。
在感受的深海中,治癒我的也會治癒你我們有著不一樣的慾望,但失望卻是一樣;我們有著不一樣的喜好,但孤獨卻是一樣;我們有著不一樣的傷疤,但疼痛卻是一樣。
這些感受古老而普遍,甚至遠在我們出生之前就存在了,出生後我們又不同程度的保留著和體驗著。
我們都經歷分離,經歷心碎,都隱隱覺得自己某種程度上還不夠好。
無論性別、膚色、地域,我們所有的歡樂、痛苦、喜悅、愛,都是一樣的,區別只是個體的敏感程度會不同。雖然外在的環境刺激和故事劇本不同,但角色們感受到的痛苦、悲傷、快樂,和你我感受到的沒有什麼兩樣。
這些共同的感受,使我們每個人深深的連線在一起。
克里希那穆提說:“你會痛苦,整個人類都會在不同的程度上痛苦。你是孤獨的,整個人類都知道這種孤獨。痛苦、嫉妒、羨慕和恐懼也都被所有人熟知。因此從心理上說,內在地說,你和別人是一樣的。在生理上、生物學意義上或許存在差異——高或矮,等等——但是從根本上說,你就是整個人類的代表。”
就像一片樹林,沒有一棵樹是相同的,但是在地下深處,也許我們的根緊緊的纏繞在一起;就像海面上不斷湧起的浪花,沒有一朵浪花是相同的,但是在深深的海洋中心,我們卻是同一片寧靜的存在。
我們與他人之間,有著一個深深的、共同的連線。在這個連線中,慈悲就發生了。
你能給予自己快樂,也能使他人快樂,你能消除自己的痛苦,也能消除他人的痛苦。對他人慈悲,就是對自己慈悲。
你真正的快樂無法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只能與他人的快樂同在,而你治癒了你的痛苦,你也在治癒他人的痛苦。
反之也是一樣。
今日練習靜坐,深呼吸,把自己帶到專注於呼吸的正念狀態。
回想最近某個讓你產生情緒的情景,比如和孩子、父母關係中的事件,親密關係中的事件等等。
感受這個事件在逐漸引起你情緒能量反應的過程。
你可以讓身體幫助你顯現這個能量的位置。
感受這個情緒能量在你身體的存在,它在什麼位置,還是在你身體裡,還是在身體外包裹著你呢?
你可以看到它,觀察它,它的大小、形狀是什麼樣的?
直到你感到能量減弱和消散。
然後你可以做幾個深呼吸,結束這次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