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溝通方式就是吵架,十分激烈,但是沒有它萬萬不能。
很多懸而未決的事情,背後都有激烈的爭吵。中東問題如此,許多邊境、領土問題也是如此。爭吵是不休止的。有時候,擺在桌面上還好,真的不爭不吵了,說不定,就是戰爭的開始。
日常生活中,不吵架的夫妻,看似舉案齊眉,其實漸漸變得無話可說,沒有感情可言。在工作中,不爭不吵,不會維護自己的意見,別人也就覺得你逆來順受,軟弱可欺。
朋友之間偶爾爭吵,更能加深理解。對手之間的爭吵,也能化敵為友。上下級的爭吵,能把問題看得更加透徹,讓雙方心悅誠服,不再糾結。爭吵這種溝通方式,雖然激烈了些,但是情緒得以集中爆發,讓人看清最真實的性情與人性,正確面對它,就能高效的交換思想和意見。
有句古話說得好:慈不掌兵,善不當官。掌兵和當官,如果太仁慈善良,對吵架退避三舍,怎麼堅持正確主張,如何駕馭真正的英雄好漢。戰爭時期,我方一些將領,誰不是有自己的個性和脾氣?
一味順從,不敢堅持自己的意見,如何更好的下情上達,怎麼讓上級知道真實情況,如何做出正確的抉擇。一味的息事寧人,怎麼讓人服從命令,不折不扣的完成部署和任務呢?
譬如毛主席,就是善於爭論的專家。要不是他力排眾議,堅持正確主張,新中國的建立就會被耽誤。在長征路上,有人譏諷他打仗照搬三國和孫子兵法,於是他就問對方,你看過孫子兵法沒有?沒看過怎麼知道我照搬的?他接著說,我打的勝仗,在三國的書上,是找不到相似案例的。
如果不是毛主席唇槍舌劍,維護自己。任由錯誤的看法蔓延,這將造成多麼大的誤解和毒害。所以說,有點脾氣,善吵架,有必要,不得已而為之。
還有的人,剛去美國,遭到白人老闆的歧視。忍氣吞聲,越來越受氣。後來,不得已和白人老闆針鋒相對,揚言再受欺負,就要與之一較高低,打爛對方的鼻子。結果白人老闆氣焰頓消,因為他明白,每個人都有尊嚴,不能過於霸道。
是的,這個世界,到處都是欺軟怕硬之人,好話聽不進,歹話才能將之制服。所以當我們該用激烈的方式,維護自己的權利,就不該退避三舍,忍氣吞聲。要建立不好惹,有脾氣的形象。這樣,人生在世,才不會受窩囊氣。
如何正確吵架,要注意以下幾點。
1:吵架來自平時的準備,要學會正視對手。不要以為自己是無敵的,總會有幾個刺頭,幾個棘手的人冒出來。所以平時學會琢磨人。知道對方會從那些方面來挑釁你。隨時建立好戰鬥姿態,與之針鋒相對。就算是沉默,也要有深意。吵與不吵,見機行事,見招拆招。但不可為了擴大戰火,傷及無辜。尤其是對方有強援的時候,要學會精準打擊,不將戰火燃得不可收拾。什麼時候收手,完全取決於冷靜的判斷和分析。
2:不要過多的傷害他人的自尊心。學會把問題說破、說透,但又不過於傷害臉面。照顧別人的情緒,不做過多的打擊。最好是以理服人,把真理說明白,只要道理在你這邊,怎麼吵都不怕。絕不要胡攪蠻纏,抬槓狡辯,胡說八道。
3:學會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用對方的思路與方法,制服對方。對方講道理,那麼我方也講道理。對方用詭辯來吵,我方也可以用詭辯來還擊之。如果平時沒有積累相關材料,可以拿對方的說辭下酒。我方沒有武器,自有對方為我們造。
4:窮寇莫追,防禦性的爭吵就好。沒必要為擴大戰果沒完沒了。事情的基本面搞明白,知道誰是誰非了,就可以了。不必把人打倒之後,再踏上一萬隻腳了。俗話說,不會饒人的人,是痴人。
5:一旦他人明白你的吵架能力,就會開始防範你,把你視為對手。不要驚慌,不要沾沾自喜,而是學會收斂和隱忍。讓對方知道,你不是首開禍端的好戰分子,知道你也有吵與不吵的底線。萬不可讓人給你帖一個好吵架的標籤,而是要讓人覺得,比起吵架,你更愛的是真理和客觀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