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一般情況下,我們會認為,金錢具有強大的力量,人們會為了錢去做各種各樣的事情,會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會沉溺於賭博。

但是,金錢在激勵人們的同時,也會削弱他們的內在動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負面影響。這是真的,所以說,獎賞有時候會成為一種傷害。

1968年,心理學家理查德 德查姆斯在出版的圖書中提出了“個人因果關係”的概念。

這個概念認為:內在動機的關鍵是人們希望成為自己行為的本源,而不是被外部力量操縱的棋子。所以,如果只是靠獎賞,那麼就會削弱研究物件的個人因果感,從而減弱他們對掌控的內在渴望。

例如,原本是很有意思的拼圖,因為變成了任務,於是,就好像變成了工作,原來是很有趣的遊戲,因為有了條件,所以好象從玩家就變成了棋子。

那麼,為什麼人的內在動機(通常指我們人類天性中固有的活力,自發性,真實性和好奇心),會被外在的獎賞削弱呢?

人格心理學家亨利 默裡認為,人類不僅有生理需求,也有精神需求,所以,其實人們對於自主的感覺以及自我決定的感覺,應該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內在需要。

也就是說:在做事情的時候,人們需要感到自己有自主權,如果不能滿足,那麼,就像溫飽的問題沒有滿足裡一樣,人們的幸福感會下降,並進而產生各種不良的後果。

父母會威脅孩子:如果你不好好學習,就不能看電視,就不能玩手機。

領導會威脅員工,如果你不按時上班,就會扣獎金,或者就乾脆別來了。

他們會認為這是一種激勵,因為他們這麼威脅孩子和員工,真實的動機並不是為了懲罰,而是為了激勵他們。

但事實上,威脅很像金錢,它鼓勵人們做事情,即剝奪了他們參與這種活動本身的發自內心的願望。

所以,如果控制別人,強迫他們以特定方式做事,那麼,他們就會對這些事情逐漸地失去興趣,即使原來是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慢慢的也會失去興趣。

而如果給他們一定的行事權力,即使只是一些細節可以進行選擇的權力,實驗人員讓研究物件進行拼圖,一部分人可以選擇拼哪一部分,另外一部分人規定了時間和必須拼的部分,結果,擁有選擇權的人,明顯比沒有選擇權的人更加喜歡這件事情。

前兩年有一個著名的電影《盜夢空間》,講述萊昂納多飾演的造夢師,帶領團隊,進入他人夢境,從他人的潛意識中盜取機密,並重塑他人夢境,重塑的過程曲折、精彩、離奇,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讓他人以為這些置入的夢境,其實是他自己的意願。

所以,自己的意願這件事情,對於我們人類來說,真的是相當重要的,很多影視劇中,男一就像一個瞎子一下,總是會放棄各方面堪稱完美的女二,而去選擇各方面都不怎麼樣的女一,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女一是自己選擇的,而那個完美的女二是家裡指定的吧。

所以,很多人才會樂此不疲地去追這些貌似不合理的偶像劇吧,其實這裡面還是有深刻的人性表現在裡面的,不然也不會如此經久不衰的。

所以,獎賞有時候會變成傷害,很多事情真的是事與願違,這其實是人性釋然呀。

6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如何做才能讓配偶不出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