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
我和老婆認識的時候他還是學生,那時我在做小生意,為了拉客戶經常忙得很晚,常常忽略他,他不但不生氣還很理解我,說剛起步肯定不容易,那時候就覺得能遇到這樣的老婆真的是我一生的榮幸。所以他一畢業我就迫不及待地娶了她,因為他善良孝順,很快就會贏得了周圍人的喜愛。
我的生意也跟著越做越大,可在孩子出生後一切都變了,那時候怕累著他,我專門請了兩個保姆幫忙照看,但他只要一聽見孩子哭,情緒就會失控。一天晚上我回家看她眼睛紅紅的,問他怎麼了,他說他一聽到寶寶哭就會莫名的焦慮,想打他,但又下不去手,最後讓阿姨把寶寶抱走。
但只要寶寶不哭,他就不會有這種情緒。我很擔心他這是產後抑鬱。聽說問題嚴重,還會對寶寶造成傷害。所以勸他去看心理醫生,剛開始他猶豫,後來考慮到寶寶他還是答應了,他看了幾次他就不想再去了。他說剛開始挺有效的,也能控制住情緒,可到後面越來越沒有效果。我們因為這個事情請教了很多人,也花了不少錢,但就是沒有用,所以只能採取保守措施讓他少接觸寶寶。
一天下午我們帶寶寶出去玩,正好看到一對夫妻打架,他們幾歲的孩子坐在旁邊哭,他一下子愣住了,說這個場景很熟悉,但又想不起來發生了什麼,
像他這種情況跟三歲之前發生的事情有關,所以我做了進一步的瞭解,讓他回去跟媽媽溝通。後來他跟我說,他爸媽一直有個事瞞著他,他幾個月的時候媽媽發現爸爸出軌,那個時候兩個人經常打架,但沒多久爸爸就痛改前非,迴歸家庭了,所以這個事就沒有加提醒。
其實我們很多時候莫名的焦慮抑鬱這類的負面情緒都跟三歲之前有關,只是那個時候太小,很多人都不記得,但這種情緒會跟隨我們長大,當碰到類似的事情,這種情緒就會出現,而且我們還無法控制,就像他一樣,孩子出生後的哭引起了他小時候的焦慮情緒,但那時候太小,解決不了父母的問題,唯一的表達方式就是哭,這就像週年反應一樣,你小時候出現的問題會在你孩子小時候呈現出來,但這並不代表是壞事,相同的場景只要方法正確,也是解決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