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我是一個剛走上社會參加工作不久的女青年。以前讀書時,除了幾個比較要好的同學之外,幾乎沒有什麼社會交往。現在每天下班後一回到家裡就很少外出了。同一個科室裡有兩個年齡跟我差不多的女孩,上班時,一會兒傳呼機“嘀嘀嘀”響起來,一會兒又是電話,總之,找她們的人特多。可是我呢,很少有人打電話來找我,所以我也不買傳呼機,買了也沒用,又有誰呼我呢?

所以,我很羨慕她們,同樣的年齡,都是剛參加工作不久,她們怎會有那麼多的朋友呢?有一天,我和她們倆聊天,她們說,現在是資訊時代,朋友交得越多,資訊越靈,辦起事來也就越方便,沒有朋友寸步難行。確實,她們倆熟人多,門路寬,要辦件什麼事,打個電話給朋友就行了,換我可一籌莫展。

不過,朋友太多有時也挺麻煩的。我看她們倆,上班時很難靜下心來做事,這邊電話剛剛放下,那邊傳呼機又響了起來;有時剛到辦公室,就有人找上門來或請她們出去。我這個人比較喜歡安安靜靜做點事,不想把自己搞得那麼忙亂。但是說來說去,至今我還弄不清一個人在社會上,究竟應該怎樣社交,是不是朋友交得越多越好呢?

導師建議:朋友是不是交得越多越好?一個人在社會上,怎樣交往才是最佳狀態?我想,這個問題應該探討一番。人生活在社會上,難免要與別人打交道。人際交往,一種是固定性交往,一種是非固定性交往。前者一般是生活、工作、學習上的交往,交往空間一般限於家庭、工作單位或學校;後者是指自由選擇物件的交往,其交往空間較大,可以面向全社會。

其實,仔細觀察和分析一下人際交往,不難發現每一個生活在社會上的人,除了日常生活必需的交往外,比如到商店買東西等,還會與許許多多人交往。這後一類的交往,大致有以下幾種情形:一是相近交往,即家人、親戚、鄰居等因有親近關係而發生的交往;二是相關交往,即同學、同事等因學習、工作關係而發生的交往;三是相伴交往,比如在舞會、聯誼會、專業會議等場合相識,因有夥伴關係而發生的交往;四是相互交往,慕名拜訪、請教、接近某人。

當然,以上幾種情形也有相互交叉的,比如同學、同事也可能是舞會、聯誼會或專業會議上的伴侶。人際交往途徑很多,但是,一般地說,小範圍交往其交往頻度和親密度,比大範圍交往高。小範圍交往容易發展成深層次的友誼,而大範圍交往大多數只能保持在相識的初級友誼階段。一個人的社會交往,最佳狀態應該是既能敞開最大的交往網路,又能獲得親密的友誼。

所謂“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這“相識滿天下”,應該說是比較容易做到的,而“知心”的確不容易也不多。如果有較多的熟人,又能有幾個交往親密的知心朋友,這個人的社交就算是比較成功的。如果只重視或只侷限於小範圍、幾個人的親密交往,而沒有更大的交往範圍;或者只忙於廣泛的一般性交往,而連一兩個知心朋友都沒有,我想都不是社會交往的最佳狀態。

4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什麼樣的人適合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