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以前的文章裡提到一個觀點:不要去量化你的目標。
很多朋友可能不太理解這個觀點。因為我們都知道一個制定目標的 SMART 原則,裡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目標必須可衡量(Measurable)」。那麼,為什麼還說「不要量化」呢?
原因很簡單:量化目標,實質上是一種「降維」的做法。它並沒有真正解決問題,而是透過把問題簡單化、平面化,讓你產生一種「解決了問題」的錯覺而已。
舉個簡單的例子:
很多朋友學寫作,會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每天要練習寫多少多少字,希望透過「量」的積累,來達到「質」的改變。像前幾年有一個活動很火,叫做「每天一千字挑戰」,要求自己每天寫一千字,雷打不動,風雨無阻。
前段時間,有朋友告訴我:一千字已經落伍了,現在流行魔鬼訓練,要求自己每天輸出三千字、五千字,甚至是一萬字(用語音寫作)……頗有一種「時間不夠,數量來湊」的感覺。
我非常佩服這些對自己要求如此之高的朋友。但是,這種做法真的有效嗎?
很遺憾,可能是沒有的。
你最終的收穫,可能就是產出了一大堆連自己都記不起來寫了什麼東西的文字,磨鍊了毅力和意志力,獲得一種「自我感覺良好」的感受。但寫作能力能提升嗎?寫出來的東西,質量能變得更高嗎?很可能不會有任何變化。
為什麼呢?很簡單,因為你養成了一種不好的習慣。
不論多麼理性的人,只要有指標的驅動,都很難避免產生一種心態:我先想辦法去完成指標,別的都可以先緩一緩。
那麼,在這種心態的驅動下,你就很可能會不太注重論據是否可靠,邏輯是否嚴謹,結構是否清晰,文字是否簡潔……而是一切以「寫滿規定字數」為第一優先 —— 不,你甚至會反過來追求「不簡潔的文字」,因為注水越多就越容易達到指標嘛。
久而久之,當你習慣了這種模式,你還如何能寫出好的文章呢?
不僅僅寫作,其他一切事情都是如此。
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有多個衡量標準的。而當你把其中某個標準強調、凸顯出來時,你就很容易忽略其它的標準。從而把一個完整的「體」,簡化成只有一個「面」。
比如:
把「更健康的體態」簡化成「我要減重30斤」,就很容易出現:辛辛苦苦透過運動和節食降低了體重,但生活習慣沒有真正改變,沒過多久就又反彈了回去;
把「掌握英語」簡化成「每天背10個單詞」,就很容易出現:辛辛苦苦背了幾千個單詞,但仍然記不住、用不上,沒辦法把它們真正用到現實生活中;
把「拓展知識面」簡化成「每年讀50本書」,就會容易出現:一年下來,一拉書單浩浩蕩蕩一列,但問自己從中得到了什麼?學到了什麼?有什麼收穫和提升?則是腦子裡一片空白,付之闕如……
有讀者問我:明明給自己設定了「每天要讀50頁書」的目標,也咬牙堅持了下來,為什麼過了一段時間,仍然感覺自己沒什麼提升和進步?
原因很簡單:因為你缺乏思考加工,只是在趕進度。
當你讀到一個特別精彩、很有共鳴的地方,你會不會讓自己停下來咀嚼?當你讀到一處特別複雜、需要認真思考的內容,你會不會停下來反覆揣摩?大多數時候是不會的,因為「我今天還沒讀滿50頁呢」。
這其實就是買櫝還珠了。因為,真正重要的、關鍵的、有價值的東西,其實就是你思考和咀嚼的過程 —— 這才是你從「讀書」這件事裡面能得到的收穫。
但它就在你趕進度的時候,被你拋諸腦後了。
所以,我一直說:這種「給自己設定一個計數器,再努力去填滿這個計數器」的思維,用流行的話來說,就是一種「做題家」的思維。它只是看起來很美好,但實際上用處不大。
有朋友可能會問:可是在工作中,我們不就是用 KPI 來做績效考核的嗎?
工作中這麼用,那是因為迫不得已,畢竟如果真的去細緻衡量每個人的工作成果,會產生巨大的管理成本。但如果生活中也這麼幹,用 KPI 來指導自己的習慣,那就有點自欺欺人了。
更何況,這十幾年以來,管理學一直在呼籲企業,不要陷入「KPI 陷阱」。要麼,引入更全面、更科學的多因素考評體系(比如平衡計分卡),要麼,用 OKR 來代替 KPI,去指標化,把方向和績效解綁……
我們要做的,是對自己的生活負責,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去規範它。
Malcolm Gladwell 的「一萬小時定律」給了很多人一種錯覺:優秀=效率x時間。我要變得優秀,要麼提高效率,要麼堆積時間。只要把這兩者做好,我就能變得優秀。
那麼,既然時間不夠,那就把效率提高一點嘛。如果提高寫作能力需要寫一百萬字,那麼每天一千字,需要一千天,如果每天一萬字,是不是隻需要一百天?
但事實上,正如我之前所說的:使得量變產生質變的關鍵因素,永遠不在於「量」的積累,而在於這種積累所形成的「整體性」。
什麼意思呢?打個比方:往地上丟一顆穀子,不會形成谷堆;丟兩顆穀子,不會形成谷堆……那麼,丟多少顆穀子,會形成一個谷堆呢?
答案是:「怎麼丟」比「丟多少」更重要。如果隨手往地上一扔,那麼丟再多的穀子,它也可能只是鋪滿一層地面,不會形成谷堆;只有把這些穀子堆在一起,讓每一顆新的穀子落在舊的穀子上面,它才會形成一個谷堆。
也就是說:對於「刻意練習」這個詞來說,「刻意」,其實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不去思考、加工;不去從你的行動之中找到規律,獲得反饋,進行復盤;不去讓你過往的行動成為新的行動的基礎和鋪墊,那無論你去花多少時間、精力,其實也都只是無用功。
那麼,如何更好地為自己設定目標,讓自己能夠更好地作出改變和提升呢?
一個非常關鍵的思維是:系統的問題,一定要用系統的方法來解決。
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寫作。
對寫作來說,每天輸出多少字,是最重要的因素嗎?其實不是。寫作是一個系統的過程,你必須有輸入,有思考,才有輸出。如果只把目光放在「輸出」上面,那其實是沒有意義的 —— 你只是在不斷地做「傳聲筒」,沒有自己的加工和觀點。
所以,如何才能讓自己每天多輸出一點東西?這其實不是一個好問題。更好的思考方式是:
如何才能在我每天的生活中,作出一些改變,讓自己多學習一點東西,多進行一些思考,然後與此同時能寫出一點(思考之後的)成品?
也就是說:對寫作來說,「每天寫多少字」只是整個系統的一個表象,「如何抽出時間來進行學習和思考」,才是處於水面之下,我們真正需要去關注和留意的問題所在。
同樣,「如何每天多讀一點書」,這是重點嗎?
不是的。它背後的「系統」是什麼呢?是:
你要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然後基於這個知識體系,發現自己的興趣、方向和需求,再基於這個需求,去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地進行閱讀,獲取知識,來豐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
所以,什麼樣的寫作是有意義的?只有當你寫出來的東西,是經過自己的學習、消化、咀嚼,能夠使你的思維從無序變成有序,並且經過嚴格的斟酌和構思,而不是追求「量的積累」時,你寫出來的東西才是有意義的。
什麼樣的學習是有意義的?只有當你非常清楚自己有一個什麼樣的框架,需要去彌補哪些東西,有非常明確的需求,並且能夠依據需求來「填補」框架時,你學到的東西才能真正被你內化和吸收,才是有意義的。
再比如:減肥的本質是什麼,是讓自己的體重變輕嗎?不是的。它背後的根源,是你的生活方式出現了問題。你的生活方式是不健康的,「過重」只是這種不健康的一種表現方式。你要去改變你的生活方式,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問題。
同樣,學習英語的本質是什麼?是記住很多單詞嗎?不是的。你一定是基於某種情境,需要用到它,但你現階段的能力不足以用好它,於是你去彌補這種空缺,讓你能夠更好、更自然地應對這些情境,這才是有意義的。
這就是系統性的思維方式。
一個問題之所以會存在,它的根源往往不在於它本身,而在於它背後所存在的系統。
它往往只是這個系統的一種表現,我們要做的,是去改變和最佳化這個系統,從而解決這個問題 —— 而不是著眼於問題本身。
那麼,具體可以怎麼做呢?有一些什麼樣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去發現、思考和改變「系統」呢?
一個簡單的思路是:
1)做對的事情。
2)持續去做。
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當一個問題出現,當你想去作出改變的時候,一定是因為我們現有的生活方式「不對」。
所以,我們首先要想辦法去找出「不對」的地方,然後把它調整過來,讓它變得更加接近於「對」,然後再持續去做,把這種新的生活方式鞏固下來。
拿一個例子來講:我想每天能夠多撥出一個小時來讀書。怎麼辦?
傳統的做法可能是什麼呢?強行在每天「插入」這個習慣,讓自己去「堅持」。比如:晚上下班後,想辦法騰出一小時的時間,讓自己去讀書。
但這種做法往往難以為繼。為什麼呢?因為,你改變了自己的生活習慣和作息,憑空插入了一小時,那麼這一小時一定會擠佔其他的事情,一定會有一些原本在這個時間段要做的事情,被你擠壓到了別的時間段。
那麼,這種擠壓又會一環扣一環,不斷向別的事情傳遞、影響……你相當於在做什麼呢?用你的意志力,努力跟你的生活習慣對抗,每一天都處於一種「擠時間」的狀態裡。
一旦一種行為需要「努力去做」,它往往就很難堅持下來。那麼最可能的結果,就是堅持了沒幾天,你又故態復萌,回到了之前的生活方式裡。
人是有慣性的。強行改變自己的行為,就會面臨慣性的抵抗。這種抵抗會消耗我們的資源和能量,讓我們陷入不必要的內耗之中。無論勝利還是失敗,都不是一個好結果。
更好的做法是什麼呢?是從改變、最佳化自己的生活方式入手,慢慢地給它施加一個力,讓它循著自己想要的方向去轉變;然後再施加一個力,讓它繼續轉變……
透過微調,不斷地讓自己適應,再微調,再適應,再微調……
像這個例子,你可以怎麼做呢?先對自己每天的時間耗用做一個監測和記錄,記下來:
每一天,我在每個時間段分別做了什麼?哪些事情是一定要做的,哪些事情是可以改掉的?哪些時間是必須花費的,哪些時間是可以最佳化的?那麼,你可能會發現:你透過砍掉一些不必要的活動(比如在網上閒逛),可以在晚上騰出20分鐘。那麼,不妨先從這20分鐘開始,用「讀書」來替代掉之前的舊習慣,用便利貼等方式提醒自己:
一開啟瀏覽器,準備閒逛,就拿起手中的書看一會。
你甚至不需要完全覆蓋著20分鐘。你可以只看10分鐘的書,隨便翻兩頁也行,然後繼續閒逛。慢慢地,讓自己適應10分鐘的閱讀,然後再試著延長到15分鐘、20分鐘……
下一步,把這種時間改過來之後,再縱覽一下自己每一天的時間耗用,想一想:
還有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壓縮?還有沒有什麼活動可以改掉?
諸如此類,想辦法讓自己再騰出10分鐘、15分鐘……
這是時間的層面。下一步呢,再去思考「讀書的收穫」。
你要先找到什麼呢?先發現自己對什麼感興趣,再進一步思考,在我感興趣的領域裡面,有什麼東西是我不知道的?我想去弄懂什麼、學會什麼?
再基於這一點,去把自己每天閱讀的內容進行總結、提煉,把它放進自己已有的框架裡面,一步步去給這個框架添磚加瓦,讓它變得更加完善、豐富……
而不是漫無目的地,追求讀書的「時間」和「數量」。
這才是一個可持續、有意義、有價值的行為習慣與模式。
從上面這個簡單的例子,你可以發現:這套思維最核心的關鍵詞是什麼呢?是「系統最佳化」。
簡單來說,它可以分為兩步:
1)把問題的存在看作是系統的一個表現形式和結果,去思考:它背後的系統是什麼?
2)對整個系統進行整體的分析,找出它現有的不足,想辦法去修補這些不足,使它變得更加完善。
那麼,當系統被最佳化的時候,問題也就不復存在了。
就像上面的例子:我們要實現的最終目標,是「每天多撥出一個小時來讀書」嗎?其實不是的。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現有的生活方式不夠理想,每天用在學習上的時間太少。
因此,我們要做的,是改變這個生活方式,讓自己每天能夠騰出更多的時間來學習,並且適應它、內化它、長期踐行它。
改變之後的結果,是不是「每天一小時」,並不重要;甚至,是不是「讀書」,也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生活習慣變得更好了,更加走上正軌了。
這才是一種良性的心態。
這種思維方式,其實在生活和工作中,方方面面都可以用到。
比如:許多人經常吐槽,說部門裡有很多問題,比如人浮於事、溝通不暢、朝令夕改……
但這些問題,是某一兩個人,乃至於某一個部門的問題嗎?很多時候不是的。它們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整個公司的底層結構不夠完善,存在著使得它們發生的土壤。如果不從底層結構入手,只是從表面試圖撲滅它,是沒有任何作用的。
舉個例子:一個部門裡人浮於事,大家都不好好幹活,只知道對上層應付,很大的可能性是什麼呢?是大家覺得做的事情沒有價值,沒有反饋,沒有意義。因此,喪失了奮鬥的熱情,只是在敷衍和搪塞。
如果不從底層入手,讓大家覺得工作有意義、有反饋、有價值,而只是加強業績考核和紀律約束,有用嗎?你只會得到一個「陽奉陰違」的表象而已,真正的問題被隱藏在底部,反抗力反而會更大。
再比如:很多人會吐槽,學了一些技能、方法,可能當下覺得很有用,但好像總是沒辦法應用到實踐中,過了一段時間就又放下了,似乎對自己的生活沒有太大的改變。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學習背後的系統是什麼?是需求。你一定是發現了障礙,產生了需求,才有目標去學習,才有動力去用新的方法、工具,來替代舊的行為模式……在這種情況下,你學到的東西,才能真正用上。
所以,我一直說:學習是一件好事,但更重要的,是要去發現自己現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不足。你得先找到不足,找到能夠最佳化的地方,你才有可能去改變它,去「做對的事情」。
最好的狀態,一定不是為了學習而去學習,而是讓自己變成一張網,不斷去探索新的可能性,在這個過程中見招拆招,把網編織起來,讓自己的能力和認知不斷延伸、拓展,觸及更多的領域。
學習,只是在這個過程裡面的「織網」而已。但前提是,你得有一張網可以織。
最後,簡單提一個 Tips。
如何去從整體上最佳化系統呢?一個最有效的技巧就是:找到系統的薄弱點。
什麼叫薄弱點?簡單來說,就是對整個系統影響最小的地方。先去改掉它,替代它,讓系統進入一個新的、更好的狀態。再繼續去尋找薄弱點,繼續改掉,繼續微調……
舉個例子:
你要減肥,那麼你應該去思考的是:在你目前每天的固有行為模式裡,有哪一個習慣是最容易改掉,阻力最小,對你的生活造成的影響最小的?先去把它改掉。
比如:你習慣每天喝一杯含糖的奶茶,那能不能把它改成代糖,或者別的飲料?你習慣下班之後打車回家,那能否改成步行一段時間,再搭地鐵回家?
再舉個例子:
我想每天多輸出一點東西,那麼,怎麼樣去找到「薄弱點」呢?
在不改變自己生活方式的前提下,我可以如何去實現一個最小的「IPO」(輸入-思考-輸出)?
比較簡單的方式,也許是:
每天工作告一段落後,想一想:我今天做了什麼,有什麼收穫,有沒有哪個地方是下次可以注意或者可以改進的?把它記下來,哪怕只是一兩句話也行。
先透過尋找薄弱點,讓自己建立起一個基本的習慣,再進一步去最佳化它、提升它、改進它。
記住:一個運轉良好的系統,永遠是從一個更加簡單的系統改進而來的,而不是憑空從零設計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