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頭腦發熱,就嫁了,沒想到他們家這麼多麻煩!真想離了。”
“準備跳槽,沒見過這樣的上司,獨斷!霸道!”
“一個辦公室的同事,一句玩笑都承擔不起,以後互不打攪吧。”
……
《愛的5種能力》(節選)提到那位女學員,因為丈夫與妹妹的關係比自己親密,而自己是那麼的愛丈夫,愛家人,總覺得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所以非常委屈,苦惱,甚至想離婚。
那麼離婚後問題就解決了嗎?換一個沒有妹妹的男人,也許會有弟弟。甚至還會有更多的家人需要照顧。
我們每一個生活在塵世的人,都會有各種各樣的關係,各種關係的相處中,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何能遊刃有餘和諧各方關係,而又不委屈自己呢?
遇到問題大多有3種處理方式:逃避、維持、改變。
1、逃避
逃避最簡單,也是最粗暴,“惹不起還躲不起嗎?”但是,然後呢?就可以迴避了嗎?除了在父母支撐的原生家庭,全世界沒有哪一個環境裡的因素,是可以圍著你轉的。永遠的逃離嗎?
2、維持
維持現狀,顯然就要委屈自己,長期以往,遲早會憋出內傷的。
同事雨說,婆婆有5個兒子,沒有女兒,今年83歲了,自己獨居在一個小城。婆婆事兒特別多,一見到兒子就更嬌氣,總說哪兒哪兒都不舒服,帶去醫院又檢查不出有什麼毛病。就是折騰人!
關鍵是兒子孝順啊,一個電話,就去了。雨的老公是老三,婆婆有事總喜歡電話老三。老三工作又忙,整日就像“空中飛人”,所以呼叫,救急的事一般就委託給雨了。
雨認為,你想孝順我支援,自己去呀,別總麻煩我。再說了,婆婆有那麼多兒子,兒媳,為什麼偏偏就是我呢?煩死了!
一位大姐自信地說,那是你家老三太欺負你聽話了,我家那位從來不敢指使我為婆婆做什麼。否則,我真給他們一家人難堪。有一年春節,他們家人說話不好聽,我一生氣真的把桌子給掀了,後來一家人都怕我。
當初雨一家在那座小城工作,出於孝順,買了一套舊房將婆婆從農村接出來,過上城市人的生活。但是終究是農村老太太,文盲,沒有工作,年紀大了,是很難融入這座城的。
其實,雨的婆婆之所以常找老三,首先,是因為其餘幾個兒子都在農村,每個家庭都還在為溫飽奔波。老三大學畢業,現在是企業高管。找老三的另一個原因,還是想著多幫幫其他幾個兄弟共同脫貧。
其次,是因為雨一家已經搬到省城了,婆婆仍獨居在小城,儘管只有一個小時的車程,但是對於孤獨的老人來說,相當於另一個世界。
那位大姐般改變別人的能力,不是人人都具備,更不是人人能做到。更何況是真的改變了,還是被孤立了,未可知。
3、改變
改變有兩種,一種就是上面提到的那位姐姐,“改變別人”適應自己。
還有一個,就是《愛的5種能力》(節選)本節書稿說的就是改變自己!
不往來,真的就痛快了嗎?都沒有贏。也誰都不舒服。況且,一個辦公室,如此僵持還會給其他同事帶來不便甚至尷尬。
先生看我那幾天不高的情緒,瞭解後分析到。你試著瞭解人家廣告背後的原因了嗎?試著瞭解真相了嗎?
有的人遇到問題習慣外歸因,就是什麼都是別人的錯,環境的錯,與我無關。
提到歸因,就想到美國心理學家羅特的“控制點理論”,個人對自己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及其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釋。歸因為環境等外部原因的稱外控者,或者說外歸因。
內歸因者,相信自己能發揮作用,面對可能的失敗,也不懷疑未來可能會有所改善。面對困難情境,能付出更大的努力。
就像那個角馬與鱷魚的短影片,歷盡艱辛,竭盡全力地堅持,堅信自己可以自救。最終逃出鱷魚的口中,平安脫險。
剛上班的兒子,嫌上司太古板,獨斷,聽不進去建議。幾欲跳槽。
首先,他以為自己在學校學了很多,認為他就是時代的前沿,老闆老了,落後了。所行還是老套,要改變。
他不知道,老闆還有上司,公司也有制度,行業也有規則,前進必入套路。恰恰是才上班的兒子,不知天高地厚,碰壁幾次,傷疤結痂,就能變成他自己成長的基石了。
當然,影響歸因的因素很多。社會視角、自我價值保護傾向、觀察位置、時間因素等。
只有提升自己,成長自己,弄清原委,才能高屋建瓴地客觀歸因。正確歸因,才能順利解決問題,達成目標。
那麼書中的那位女學員,如果是愛丈夫,就應該懂得丈夫牽掛的是什麼,關心的是什麼。因為妹妹還沒有出嫁,所以更應該讓她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讓妹妹因為有家人的關愛,永不失安全感,才能靜心慎重地選擇接下來的人生。
只有學會愛的能力,才能好好愛別人。培養愛的能力,提升自己。才不會讓思維陷入狹小的侷限裡,更不會跟自己或他人糾結。所以成長自己,天地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