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收了男方的彩禮,就不配做獨立女性嗎?——如何避免陷入兩性關係中的“假獨立”。》

最近的《奇葩說》,大家看了嗎?《我是獨立女性,要不要收彩禮》這期節目播出後,“獨立女性”又上熱搜了。

這些年,對獨立女性的探討一茬接一茬,綜藝和影視劇也越來越追捧“大女主”人設。

從《三十而已》到《流金歲月》,女人越來越獨立能幹,反而沒男人什麼事了。

難道在兩性關係裡,獨立反而有錯了?

原來,獨立並沒有問題。問題在於,你的獨立,可能是“假”的。

“獨立堅強不粘人”,

是自我保護的“理想化形象”

戀愛裡,你是否有同款經歷:

明明想說“我需要你”,說出口的卻是“你忙吧,沒事”;

明明很想見他,又覺得自己這樣很羞恥,不能去;

明明想說你別走,說出口的卻是“哦,那就分手”。

不讓男友“插手”自己的生活,再苦再累都自己一個人搞定。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假性獨立”。

可最近她跟我抱怨:“我這個女朋友已經夠合格了吧,為什麼他還老覺得我心裡沒有他?”

我問:你有麻煩的時候,會找他傾訴或者幫忙嗎?

她說:“當然不會啊,大家都那麼忙,沒必要給他添麻煩。就比如說姨媽痛吧,疼得死去活來滿床打滾,渾身冷汗爬不起來還得跑去吐,說了有什麼用呢?他也沒有辦法啊,只能白白擔心。還不如我去開止痛藥呢。”

接著她露出一個讓人難過的笑容:“都疼了十幾年,早就習慣了,就這樣吧,也省的被說矯情。”

而男生的感受呢?

“你真的很獨立很懂事,但我也真的看不到我在你生命中存在的意義。”

“我不知道怎麼才能走進她的心裡,我們沒有關係,沒有牽扯,說斷就能斷,說散就能散。”男生談論起這段關係時,滿臉無助的神色。

弗洛伊德說:我們在愛的時候,最脆弱。

可當有人主動幫助假性獨立者,想要分擔她的脆弱和傷痛時,他們往往本能地拒絕。

因為一旦接受幫助,就意味著他們“全能”的理想化形象,徹底破滅。

看到這裡,你會不會有疑問:誰也不是全知全能的,自己一個人搞不定也很正常啊?假性獨立者為什麼對那個“獨立人設”,有著蜜汁執著呢?

因為,當一個人無法容忍自己的真實形象時,才不得不創造出一個理想化形象。躲在光鮮的假面背後,才能獲得片刻喘息,不被鋪天蓋地的不安、羞恥和恐懼吞沒。

為什麼對真實的自己,無法容忍呢?

或許,她們的父母永遠在攻擊、打壓和貶損:

“就你那德行,討飯都能餓死。”

“怎麼養了你這麼個玩意,生塊叉燒好過你。”

“快閉嘴吧,別逼我扇你。”

於是,她知道,親密是危險的。

<從小被家暴的陳喬恩,長大後敏感獨立,什麼事情都自己扛……艾倫出現前,感情生活幾乎是空白的。>

或許,她們的家庭冷漠疏離:

比如要媽媽抱的時候,媽媽嫌棄又煩躁地甩開手。

於是她知道,對親密的渴望,是會被拒絕、被傷害的。

或許,她們的爸媽忽冷忽熱:

上一秒親親抱抱,下一秒飛起一腳。

於是她知道,這一刻親密是有希望的,而下一刻親密又會失去。

一次次的失望積攢成絕望,她怎麼可能相信,真實的自己是可以被愛的?她怎麼可以允許自己對別人,還有期待和信任?

於是,她們戴上無慾無求的面具,“我不需要別人,我不需要愛與被愛。”“沒有誰可以依靠,除了自己。”

可是情感需求不是實物,你沒法把從它身上切下來扔掉,只好壓抑、轉移和外包。

現代社會,可外包的途徑太多了。是遊戲不好玩還是影片不好看,是磕得CP不甜還是吸狗擼貓不爽?

然而代餐終究是代餐,人沒法只吃代餐吃飽,於是只能把所渴望都壓抑在面具之後,任由它在潮溼陰暗的角落裡,滋長髮酵——

“我希望有人能讀懂我的一言一行。”“我希望有人能對我不離不棄。”“我希望無論我怎麼拒絕和逃跑,他都能衝上來把我抱緊。”

於是,假性獨立的人,一邊覺得自己能夠對情感、衝動和慾望有著全能的掌控;一邊發現自己做不到,就更加自我厭惡,更想切斷所有的情感需要。

< 心疼這個祝福自己 “刀槍不入” 的女孩 >

拼命壓制那根註定會反彈的彈簧,在理想化形象和真實渴望之間搖擺掙扎,驅趕著兩匹馬向相反的方向奔跑,卻只能在原地打轉,找不到可以停靠的港灣。

被“假性獨立”拖垮的我們,如何自救?

其實,在每一次想要靠近又抽回手時,假性獨立者們都在問:

我可以信任你、依靠你嗎?

你會支援我嗎?

當我需要你,向你求助時,你會迴應我嗎?

我對你來說重要嗎?

她們渴望體驗親密,卻因難以摘下面具而擰巴不已。

怎麼辦?

1、意識到“過度獨立”會傷人

蘇·約翰遜在《依戀與親密關係:伴侶溝通的七種EFT對話》中,分享了一對夫妻諮詢的案例。

妻子凱莉忙忙碌碌,把家務和事業都打理得井井有條,她不明白為什麼丈夫總是抓狂。

丈夫呢?“我覺得我在凱莉的生活中是被邊緣化的,在她心中無關緊要,只是被她塞進自己忙碌行程的空檔中。我被晾在一旁,很沒安全感,覺得好孤單。”

講起自己的失落和悲哀時,這個兩鬢斑白的中年男人流下了眼淚。

不要覺得男人不需要安全感,他們只是不善表達,內心戲卻一點也不少,還常常會炸毛。

其實,伴侶的情緒化不是對你的攻擊,而是親密關係受到威脅時,發出的緊急訊號。

想要推開對方的時候,你在心裡一定要堅定地“唸咒”:這會傷害對方,這會傷害我們的關係。

正如作家賽珍珠所說:一顆心若不能迴應另一顆心,這顆心終將凋零。

2、明確說出自己的需要

自我表達,永遠是最難的一步。

因為假性獨立的“路徑依賴”是牢固的,當她們試著表達依賴的時候,一旦沒有得到足夠好的迴應,依戀創傷就會被啟用。

她讀了《非暴力溝通》後告訴我:看到表達那章就停下來了,腦子和身體背道而馳,感覺自己不可能做到。

她說:一想到說出真實感受,就覺得被抓住了把柄,很多恐懼沒道理地冒出來。比如,他知道我很需要他後,會不會得意忘形,會不會因此吃定我……理性分析,他大機率不會這麼做。但就是控制不了。

恐懼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警報系統,安全感喪失時,警報就會在大腦杏仁核中瘋狂拉響,於是假性獨立者就會用“退縮和逃避”保護自己,以壓制住杏仁核中的驚濤駭浪,恢復內心的平靜。

為了對抗杏仁核的條件反射,你要不斷告訴自己,對方不是會傷害你的敵人。

可以先從比較無關緊要的需求開始說起,比如幫忙遞一杯水,不斷積累正面反饋,安全感也會越積越厚,直到質變發生。

3、探索自我接納之路

除了情侶間的操作,單身狗就不配自我療愈了嗎?或者,一定需要親密關係才能療愈嗎?

當然不是了。

單身也可以過得豐盛,鄰居,朋友,親人乃至陌生人的溫暖,也能帶來有力的情感支撐。

但更重要的,是真正的接納與愛自己。

正如索菲·坦納在戒指上刻上“我讓我完整”一樣,她舉辦了一場和自己結婚的婚禮,把向日葵拋向藍天,莊重的說出結婚誓言:“我願意做自己親密的愛人、忠誠的戰友,自尊、自信、自愛,一生如是,至死不渝。”

真正的獨立女性,可以是什麼樣子

什麼才是真正的獨立女性?

蘇·約翰遜認為:我們越能向所愛的人敞開心扉,就越能自主與獨立。

心理學家布魯克·菲尼在研究了280對情侶後也發現:受到伴侶認同和肯定自己需求的人,會更有信心獨立解決問題。

我們在親密關係裡越能袒露脆弱,越被看見和療愈,在現實世界中,就越有搏殺的力量和勇氣。

<互相馴養,彼此需要>

戀愛,結婚,學著依賴對方,每天親親抱抱說些廢話,而男生也努力地包容、接納……慢慢地,她開始學會依賴他了。

那個曾經什麼都自己扛的人,開始因為搞不定掃地機器人而撒嬌抱怨,開始因為他偶爾沒回復就賣萌求安慰,開始習慣每天說早安晚安,然後相擁入眠。

漸漸地,她不再有那麼多脫離現實的頭腦中的困擾,變得接地氣,也感到踏實。她開始享受交朋結友的快樂,學習與工作也更加投入……

她說:“本來只想建一座孤城獨自過一生,現在心裡有個太陽照耀全世界。”

正如顏如晶在結辯裡說的:

“我在你面前,不要是什麼獨立女性,只要是你的女孩就好了。

你在我面前,也不用是什麼獨立男性,你只要是我的男孩就好了。”

因為真正的獨立,一定是自由的。

主筆 | 薩朵 編輯 | 燕妮

3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切記:別去試探人心,你會輸得很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