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逃離這個怪圈。
一個想融入群體卻又敏感內向的怪圈。
01
步入大學,我以為我能走出過往,能走出這個怪圈,但事實上,我不能。
從小到大,我就是一個極其敏感內向的人。
敏感如含羞草,別人漫不經心的一句話,一個舉動就能讓我“立即閉合”。
"我很在意別人的眼光"
步入大學,想著自己總要做出點改變,於是一直對舞蹈感興趣的我加入了學院的舞蹈隊。
每週都認真訓練,考核也都能透過,還被選上參演元旦晚會節目,而且是一個蠻重要的位置,一切似乎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但是事情還是發生了轉折。
那是個平常的一天,如往常一樣去彩排節目。但對於我而言,這不是平常的一天。
我在所有人面前,被老師不留情面的罵了一頓。
起因是我對一個重要舞蹈動作的完成度不夠,但我本就是一個零基礎的學生,而我私下也練習了很久,但還是達不到要求,老師甚至說我沒有練習。
那一刻,所有人都在看著我,我的臉迅速升溫。
他們的眼裡彷彿在說:“你看看你,你就是偷懶,你就是不行,就是因為你耽誤了我們。”
後來的整個彩排,我全程心不在焉,陷入了敏感的怪圈,周圍滿是嘲笑聲。
那是一個冬至日,以往的我從不會記得這些,但那個冬至,印在了我的腦海。
後來,我退出了節目,因為我的敏感。
02
我以為這就結束了,但並沒有。
新學期開始了,每每去訓練時,我總覺得老師的眼神不友善,同學們看我的眼神多了一份考究。
我彷彿又聽到了嘲笑聲,他在說,“你個臨陣脫逃的人還好意思回來?”
後來,我退出了舞蹈隊,又是因為我的敏感。
“我的強大隻是偽裝”
敏感的人,擁有的是一顆看似堅固到密不透風,實則輕輕一碰就會粉碎的玻璃心。
內向如蠶繭,我總是把自己困在自己的安全區域裡,不願意主動走出去。
其實,我很想接受別人的安慰,很希望有一個人懂我的脆弱,也很希望痛痛快快哭一場。
但我還是選擇了故作強大,一個人嚥下了所有的委屈和心事。
越是敏感脆弱的人,就越把自己深深藏起來,真實的那個自己,無從知曉。
從小到大,我都是一個不善交友的人,除了班上的同學,基本沒有認識的人。
“當我遇見喜歡的人”
高中的時候,我喜歡上了隔壁班的一個男生,會偷偷給他送牛奶,在他生日的時候送上生日賀卡。
他和我室友是好朋友,我明明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如果我能外向一點,或許就能和他當朋友,就能瞭解他更多,甚至可能我就能跟喜歡的他在一起了。
但是,我沒有,因為內向,因為怕被拒絕。
到了大學,能遇上老鄉很不容易,老鄉會就是異地他鄉里的一股溫暖力量。
但是,師兄師姐叫我聚會時,我總會找各種理由推脫掉。他們很熱情,而且師妹很少,所以對我格外照顧,這更讓我不知所措。
我很想融入他們,但是卻又始終邁不出自己心裡那道坎。
03
有時看到群裡那些能大大方方跟大家開玩笑,能跟大家一起打打鬧鬧的人,我都心生羨慕,我希望自己也能像他們這般開朗外向。
但現在的我,還不能完全融入這個集體,因為內向。
內向有時是一種保護,但也會是一種阻礙。
敏感讓我活在了別人的眼裡、嘴裡;讓我懷疑自己,迷茫未來。
內向讓我活得孤單,讓我喪失機會。
我在這個怪圈待的夠久了,我想要逃離這個怪圈!
“我開始慢慢改變”
不過幸運的是,我知道現狀的不如意,有了想要改變的決心。
雖然還是很難,但我開始慢慢改變自己,我仍舊內向,但是不再封閉自己。
我開始看一些有趣好玩的綜藝,記下一些有意思的梗和段子;我開始瞭解我身邊的圈子,和她們分享我的故事。
我和身邊的一個舍友成為了很好的閨蜜,她是一個熱情開朗很會自嘲的人,受她的影響,我看待事物的方式也開始不再悲觀。
我不確定自己何時會逃離這個怪圈,但我唯一慶幸的是,總有一天我會擺脫它並且活出自己。
以上,你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