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幾年前的一個飯局上,我無意中為兩位朋友牽了紅線。

去了才知道,那頓晚餐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個小型的婚禮。

“我們都是怕麻煩的人,不想折騰了,親近的朋友小聚一下就挺好。”

另一位朋友卻覺得:人生大事,還是應該隆重一點。

可是這事哪有什麼所謂的標準呢?

《奇葩說》最近有一道辯題:獨立女性該不該收彩禮?

彩禮,收不收、收多少,都是每對情侶自己的事情。那獨立,又有誰可以為其定義呢?

就如辯手席瑞所說那般:這道題的重點根本不在於問題本身,而是這背後的“陷阱”。

獨立和其他的標籤並無不同,本質上都是在對你進行捆綁。

當你以為,年薪達到30萬、全款買下一套loft;

又或者一輩子保持單身,在職場裡摸爬滾打,才有資格帶上“獨立”的勳章。那就已經輸了。

“真正的獨立,應該是選擇自由的權利。”

就像我們一直在談的男女平等,大家所期待的,

是男效能做之事,女性同樣可以不受非議,不需要證明地去做。而不是任何一方能夠擁有特權。

我在其中發現一個嚴重兩極分化的現象:長輩覺得不結婚是有問題。而年輕人卻普遍覺得,結婚才叫“想不開”。

似乎真正獨立、灑脫的人,壓根就不會選擇結婚這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不久之前就有位讀者來向我傾訴,她和閨蜜的婚戀觀截然不同。

閨蜜認為,戀愛可以,結婚就沒必要了。

也因此拒絕當她的伴娘。

“我就是想和相愛的人,擁有一個自己的家庭,這有錯嗎?”

不結婚並不可怕。

荒唐的是,為了證明自己能做到別人口中的獨立,而拒絕結婚。

家庭主婦和獨立女性,從來就不是也不應該是對立,且必須二選一的。

活得漂亮的關鍵,不在於做了什麼,而是當事人是否願意這樣做。

一部小說中,身為設計師的女主,參加了一場比賽。題目要求大家對女性獨立進行詮釋。

其他參賽者都用西裝革履來表現女性並不弱於男性。只有她不一樣。

模特喜歡養花,她就讓模特直接穿著居家服,

帶著給植物澆水的噴壺上臺,以此展現自己在生活中最自然的一面。

不為任何人而活,不為任何評價而證明自己,就是最有力的迴應。

每個女孩都有權選擇自己生活的重心,到底要在職場還是在家庭。

要過精緻快節奏的生活,還是過簡單放鬆的日子。

不管哪一種身份,都是她們可以擁有的角色。

甚至在婚姻學會如何中保持自我,也只是人生的選項之一。

“我願意”遠比“我做得到”更加自由。

記得曾有人問李宇春:你覺得女生什麼時候最美?

她說:不被定義的時候。

當一個人沒有標籤時,會表現出最純真的模樣。

當一個人沒有包袱時,才能享受最基本的自由。

你大可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不需要對任何人作出解釋。

最近看了一部劇,《奔向愛情》。

女主美珠被男友的父親誤會:是貪圖他們家的財富和地位才談戀愛。

她很委屈,但沒有把因此產生的難過情緒強加於對方。

同時也堅定自己很珍貴,沒有必要犧牲著來談戀愛。

我的意思是,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

任何時候,無論因為什麼,都不需要為了得到認同,而違背意願,委曲求全地證明自己。

還記得嗎?婚禮上總會有這一一個問題:“無論富有還是貧窮,生老或是病死。你都願意陪在ta身邊嗎?”

新人們的回答永遠都是三個字:我願意。

這才是愛情最初的模樣。

沒有什麼洪水猛獸,而是在尊重彼此意願的前提下,攜手共度餘生。

婚姻和單身一樣,不是必需,但也沒必要抨擊。

更別被一些虛無縹緲的字眼嚇怕。

希望“在看”的你,都能如此:不僅獨立,更有自由。

6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是我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