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兒子和同學去了打籃球,他願意去,挺好的!打完籃球后,他回來說:媽媽我請你去吃螺螄粉!我愉快的答應了他和做起去店裡吃,儘管我不想他把錢亂花,但他樂意高興的,我也鼓勵他多點時間出去。
吃著吃著,我輕聲地問他:“你下學期想怎樣打算呢?”他輕輕的說:“下學期上學。”我心裡其實很忐忑不安的,但我不能用以前的方式和他溝,既然他說了,我就接著:“嗯!你覺得可以上學是好事,能把你想的說出來了,我們也好做計劃。如果你說你還是覺得有問題,不想去的話,也沒事的,我和爸爸會把事情處理好!”說到這裡我和兒子都很平靜,然後我接著說:“如果你覺得要中午回家吃飯,也可以的,媽媽在家煮好飯等你回來!”他說:嗯!這段對話如果以前的時候,我肯定會一頓對抗操作,什麼我不會相信你的!你要好好地想清楚!……等等這樣的話語迴應。如果是這種發展下去,又是一塌糊塗的對話,沒結果沒效應?
吃完了,他說想去圖書館,我也答應了陪他去。其實有些事情,他嘴巴上說不願意。到後來還是會答應的。只是要有動力點,我問了他幾次要不要去參加中學生的騎行活動,他都說不想去,今天我問他的同學要不要參加,後面又問他,他說可以參加。那就是動力點的問題了。之前我叫他去參加滑板的團體活動,他說外面的滑板團體都是不正經的,有吸菸的有不務正業的。很難得他會知道這些是不能參與的,證明他內心是不壞的。
去完圖書館後他還主動請客,請同學喝奶茶,回來說起我們都表示很贊同他能和同學相處得這麼好!希望少量多次的贊同和撬動能改變他的內驅力……加油!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