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朋友欣娜今年30歲了,還在不斷的學習。以前在她身上看到的幹勁,從而佩服她。可現在我看到的是一些不成熟的觀點。

不知如何去理解。一個30歲的女孩。懵懵懂懂拼搏了10年,卻一事無成。沒有錢,沒有事業,沒有家。可她依然在拼搏著。

與其說在拼搏,還不如說在浪費生命。

試錯時間太長,其實是在浪費生命

有些人覺得工作沒做好,沒關係,可能是自己不適合做這個工作,那麼面對這樣的事情第一想到的是換工作或者改行,就當是給自己一個試錯的機會,並且認為試錯其實也是一種經驗。

欣娜就如此,她覺得自己不適合做很多種工作,在換工作的同時也算是給自己積累經驗,每一次換都當做是鍛鍊自己。

其實有這樣的想法沒錯,只是這樣堅持了10年有餘,還是沒有一份工作讓她幹一年以上的,實在讓人想不通,理解不了。

事實上給自己定義的試錯機會無數次,只不過是在縱容自己的無能,是逃避問題的根本,也是在浪費生命的一種表現。

多學東西真的好嗎?

欣娜在這十年來學了很多東西有:設計、會計、打板、化妝、營銷等等...

在她看來她什麼都會,當在一個公司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時從來不會去想怎麼解決,而是果斷離開。首先想到的是:這個做得不開心,那麼我就改行好了,總會遇到自己順心又喜歡的工作的!

她因為有這樣的想法,才讓自己放棄了一次次的機會,而不是在一個行業裡面成為元老。

就這樣年復一年,甚至在換每一份工作中都會沾沾自喜。因為自己又學會了一門技術,這對她來說,那可都是經驗!那所謂的經驗對很多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所以她自然感到自豪。

如果在面對失敗時,換一個想法:比如問自己為什麼會被老闆訓話,為何會遇到那麼多的問題,到底自己哪裡做錯了,那麼該怎麼改變自己的錯誤做法,從而讓客戶老闆感到滿意呢?

世界上應該很難有那麼一個人,在很多方面都是非常厲害的人,也一定會是在很多方面只懂得皮毛,可是在面對個例的一面會很優秀。所以說一個人想學太多東西,還想都做得極致的人真的很難。

學太多手藝反而是負擔

為何這麼說?

人的想法不同,各自有自己的小算盤,有人認為會的東西越多對自己越有利,不僅人脈廣,還可以有更多的選擇。

記得有這樣一句話:如果一個老師各方面都很優秀,那麼她一定有非常優秀的一面,如果說沒有的話,那麼可能就值得深思了。

也是,當一個人說他沒有哪一樣是自己最拿手的,他也懂好多東西,並且表示都懂,那麼可能哪哪都只是學了皮毛而已。

而往往這樣的人都只是在逃避問題的本質,他就想讓別人都佩服他。

那天跟她聊了很久,突然發現我一點都不羨慕她,她到現在還是認為她無所不能,可世界上真的有無所不能的人嗎,有那所謂的完美之人嗎?

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有人認為會越多的東西,在通往未來的路就越寬,可以走得更長遠。

可當面對困難時,也會因此對自己失望,然後會重新選擇其他學過的一些行業,更不會去深思怎麼解決當時出現的問題。它會在遇到困難時不斷地重新規劃,這也是一直在給自己的錯誤找各種理由。

試錯的代價很大,可確實有人在長時間的試錯中不斷的試錯。也覺得這是他的精彩人生。

殊不知學太多的東西反而是自己在每一次面對困難時的負擔:

1、選擇困難——我們的大腦裝太多的知識,要面對的選擇就更多,有可能面對無法選擇的狀態,所以說會太多東西,反而是負擔。

2、無法專注——面對失敗時,在很多時候都是因為無法專注學習所引起的。當一個人同時學太多的東西,就會面對另一個問題,無法專注,那麼要把注意力分散出來時,學習效率就會大大降低。根本就無法把一件事情學得極致。

面對感情的她也是如此。

她認為自己年輕,還是有得挑選另一半的機會,所以在面對每一次的戀愛都不夠真心,也不會真正地去談,去了解對方。

她說過這樣一句話:要是男友有一點不合我意,那我分分鐘換了他,跟我戀愛的人必須長得高帥又多金,還得聽我話,要不就配不上我。

戀愛了7年換了16個朋友。現在卻依然單身,不是嫌棄太胖就是太矮,要不就是不多金或者沒有達到自己的標準。

三十歲的她還是保持著自己的獨有觀點。實在讓人理解不了,她說家人也給她介紹朋友,可是她都看不上,對方的外表是挺帥的,可30多歲了還在打工,她才不要,也不想浪費自己的時間。

可是她也沒有想到的是自己也30 歲了,也不小了同樣也是一事無成。

以前的她很勵志,不管說什麼都會給你精神上的支援,可是慢慢的你會發現她其實只是熱情一瞬間罷了。很多時候還會給自己找很多的理由來幫自己逃避,理由也總是一套一套的。

這樣的價值觀。有人說她是花心,我倒覺得她是盲目的自信,還有點自欺欺人。

我把她這個歸咎於三分鐘熱度的人。

工作十年,換了五個行業,學了10多種手藝。

用她的話說:人就要不斷的學習才不會落後。當有天覺得在當下的工作混不下去了,就有很硬的底氣,這個不行我還會別的,我就不怕我會失業,多學東西是對自己的未來負責。

可當你在不斷地學習新的東西時的那種興奮感,到最後不能轉化為自己的能力時,那麼又有何用呢?這不是活生生的浪費時間與生命嗎?

其實總結一句話就是三分鐘熱度,來的快,去得也快!

這樣的人很難有穩定的生活。

比如一個男人談戀愛時,女友一個接一個地換,見一個愛一個,還自以為自己有魅力。可到該結婚的年齡時卻找了相親物件成家,最後發現倆人根本沒有真愛,而後悔再到分開。

那麼這個也可以說是三分鐘熱度的,自以為是,自以為有魅力,最後卻沒有找到真愛,不僅害了自己也害了別人。

那麼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會有穩定的生活呢?

就像欣娜,努力學習各種知識,卻沒有一行是自己深入研究的事業。

簡而言之一句話,她是盲目學習,不僅沒有任何的目標,只是覺得這個工作、行業不錯,那麼我就去學習,反正學了對自己也是有好處的。當投入進去時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就果斷放棄。

像這種不成熟的表現,三分鐘熱度的心態,不僅浪費了自己寶貴的時間、生命,也害了自己碌碌無為的一生。

總之三分鐘熱度的人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換一句話說,也許是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不大,沒有影響到她的生活。

比如說經濟拮据,學習別的東西時不夠順利,並且在找工作時沒有遇到困難,也許一切來得太容易了,所以才會有那份自信在。

那麼到底要怎麼解決這種三分鐘熱度的嚴重性問題呢?

告別三分鐘熱度的兩種方法

1、尋找興趣

能夠堅持下去的事往往是自己感興趣的。

以前總是有人問我,你的夢想是什麼?你最感興趣的又是什麼?

那麼你呢?你最希望自己能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你對哪些事情比較感興趣?

在工作中很多人選擇的行業都不是自己感興趣的,同時在工作中遇到一些小問題時就會輕易放棄。這其實就是長時間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慢慢的就會找個理由放棄。

還有另一種放棄的理由是,堅持了一段時間後看不到希望,而放棄。在面對後者的這種情況可以採取第二種方法,那就是尋找恐懼!

2、尋找恐懼

當自己堅持一段時間後放棄,那麼可以尋找放棄後的嚴重後果如何。後果是否自己接受不了,那麼該怎麼去努力才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是不是應該再堅持一下下。

恐懼有很多的因素,有自己的心裡因素還有外來因素。

心裡因素有:

放棄後會不會覺得很可惜,是否下一次要重新開始,還有對得起自己一直以來的努力嗎?

是不是已經決定好了。反正要不斷的反問自己。

外來因素:

我放棄後,他人對我有怎樣的評價,我是否接受他人的評價,我的承受能力如何,會不會因此取笑我。因為當時的自己創業時畢竟大家都是知道的。

會不會就此失去很多機會,下一次想做什麼事時會不會得不到他人的支援(精神上的支援還是經濟上的支援)那麼家人朋友對我會不會有別的看法。我是不是應該再堅持一下!

尋找所謂的恐懼只不過是想找到一個能說服自己堅持下去的理由,夠硬的支撐點。如果是自己感興趣的並且深思熟慮過的事情,還找到自己恐懼的事情結合,那麼那時你還是不想堅持的話,未來也不會後悔當初做出的決定!

5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小心一個叫楊利娟的女人騙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