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圖畫:焯焯

生活案例——

平時也不是特別內向,會開玩笑,打鬧,只是比較抗拒社交,特別是跟不特別熟的人。

回家也不和父母交流,更想一個人待著,但有時又格外興奮。

最近比較喜歡獨處。我本來覺得我可能是經期導致,但也不是第一次,現在更抗拒和人交際,完全不想說話,會笑,但是感覺情緒其實沒有變化,感覺很空。

對所有事情都沒有興趣,我媽本來想給我慶祝生日,我只覺得很煩很尷尬,想讓她別管我,別和我說話,我想安靜。對陌生人可能會感到憐憫善意,但對熟的人可能就沒那麼多情緒。

也不是不愛我的父母,平時也是會黏人撒嬌,但是如果出了什麼問題,我第一反應是我會不會有麻煩,千萬別給我麻煩,暫時就想到這些,感覺自己有些奇怪,但又說不上來,感覺自己如果有病還挺高興的,可能覺得這樣特別些,挺中二的,平時也挺矛盾的。

明鏡解析……

有時我們對自己的生活模式和方式不是很清楚的時候,就容易“無病呻吟”,意思就是總要找點什麼彆扭的,難受的,不同的感覺出來,讓自己平衡一下,其實,這個狀態就已經需要注意了,因為,此時自己已經是“思想真空”的狀態,對周圍的人事物不知道喜歡不喜歡,喜歡不知道為什麼,不喜歡也說不出,這是純感覺的狀態,也是無意識的狀態,任何沒有意識參與的行為活動都是危險的!所以,最好讓自己先有意識起來,至少思考一件自己最基本、最簡單、最願意的事情,比如午餐想吃什麼。

內心出現排斥和牴觸的情況時,就是告訴我們有不想要的東西,同時,也告訴我們需要思考自己想要什麼,只是暫時可能沒有關注到而已。這是建立自我意識的過程,尤其是在對周圍的人事物都沒有興趣的狀態時,而真實情況是自己不相信那個感興趣的是不是自己真正的興趣,所以,就從先拒絕開始。

拒絕也是成熟度養成的標誌之一。有的人不會拒絕,也不知道怎麼表示拒絕,甚至內心知道拒絕卻違背內心的感受去接受、迎合,這都是自我意識缺失的表現。一個獨立的人一定會有自己不願意和不喜歡的事情,那麼,拒絕這類事件可以順從內心,也保護了彼此的關係,更是為了大環境的整體平衡而為之。如果一個人不懂得拒絕,那麼就會隱忍這份不舒服,最終的結果不是斷裂就是毀滅,因為,沒有人可以真正的能夠控制情緒,而情緒的爆發就是透過極端的行為表現出來,達到情緒爆發的時候,就是壓不住的時候,而這個“壓”就是日積月累的“順從”,無法拒絕堆積而成的。只有懂得拒絕,才會內觀自己的內心需求,也才能尊重彼此的不同之處,更能疏解自己的情緒感受,因此對於自己和彼此的關係也就有了基本的保護。

而關於熟悉和陌生只是彼此接觸的頻率多少決定的,而且從內心感受來說並沒有具體的說明。有的人會有“熟悉的陌生人”的感覺,有的人卻有“一見如故,相見恨晚”的感覺,因此,這是與自我社交經驗元素有關的,簡單的說就是是否給自己帶來好感,如果不能,熟悉即陌生;如果能,陌生也熟悉。而這份感覺將決定你和對方是否可以繼續相處,能相處多久,相處到什麼程度,當然,就會影響彼此的關係疏密程度。

總結,在心智模式未建立起來的時候,需要經歷自我懷疑、自我否定、自我肯定、自我迷茫、自我澄清、自我整合等一系列關於自我成長的階段。如果自己正好在其中某個階段中,恭喜自己,這是開始自我成長的訊號,只不過,需要讓自己先找到意識的部分,起碼知道自己喜歡和不喜歡什麼,並不斷地證明出來。

11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其實,你壓根不會談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