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女人有很多種,甜美的、溫婉的、潑辣的,亦或者具有鮮明個人特色的,等等。不管是哪一種女人,她們都是獨立的個體,任何人也無法替代,可謂之獨一無二。
如果非要去深究哪一種可以讓一個女人受用終生?那麼,非大智若愚的女人莫屬。
當“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至貴無軒冕而榮,至仁不導引而壽”在蘇軾的筆下應運而生後,人們開始對於才智很高而不露鋒芒,且表面上看好像愚笨的人,有了“大智若愚”的稱謂。同時,在後世人們對於具備這種品格的人更是推崇有加。
在現實生活中,你如果選擇做一個聰明的傻女人絕非易事,除了要有悟性、胸襟和修養以外,還需要洞悉人性與世故,難度極高。
那麼,在我們的生活中存不存在“大智若愚的女人”,她們外在的表現是如何?亦或者該如何修煉成為“大智若愚的女人”呢?結合生活、情感、心理來談一談“大智若愚的女人”內在和外在表現,以及該如何改善自我。
內在表現:“愚傻”是表象,“智慧”是核心很多時候,當一位女士不願意對一些看不慣的事情發表太多意見時,並不代表她對此沒有意見。她知道,當自己試圖去發表不同意見時,往往會讓原本簡單的事複雜化,不利於事件的健康發展。這種在外人看來毫無作為的行為,實質上才是“無為無不為”。
例如:當妻子面對丈夫表現出的小缺點時,她作何反應就很重要。
反應1:當她選擇直接指出丈夫的缺點,並據理力爭地去說服丈夫改正,大機率會使丈夫心生牴觸,因為誰都不願意被改變,除非他願意。反應2:而當她對此選擇緘默,說服自己暫時容忍丈夫的缺點,在今後的相處中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引導丈夫改善缺點,那麼則會讓夫妻關係逐漸變得融洽起來。大智若愚的女人在人際交往中,往往可以正確地評價自己和別人,並且常常“以退為進”地去與人相處。就像我們例子中的“反應2”一樣,妻子會顧忌雙方的婚姻關係發展,考慮得較為全面,看似不在意,實際上是帶有“智慧”的去改變丈夫的小缺點。
除此之外,大智若愚的女人對自己也有著清晰的認識,她在與人相處的良好“人緣”便是基於這一點良好品質。正如《老子·二十三章》中所言:“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一個人能夠清晰且正確地認識自己,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欽佩的事,因為在錯誤的自我估價中,對交往妨礙最大的,莫過於自卑和自傲。
總體來說,大智若愚的女人的內在表現為“知人情,懂世故”,不僅對自己瞭解,也擁有“以己度人”的優秀品質。
外在表現:“傾聽”是教養,“慎言”是修養剛剛我們講了大智若愚的女人的內在表現,而對於外在表現總結起來要相對簡單些,可以用《半山文集》中的“傾聽是教養,慎言則是修養”來形容大智如愚的女人的外在。
教養與修養往往是判斷對方為人的最佳標準。
“教養”通常是指一個人的家教及受教育程度,用此來判斷其通達能力。
“修養”是指一個人在思想、道德品質和知識等方面經過長期鍛鍊和培養而達到的一定水平,如文學修養,品德修養等。
教養我們可以透過其言行舉止進行判斷,而修養卻需要我們長期觀察與相處才能探知一二。
“傾聽”是教養:對於大智若愚的女人來說,她們比較善於傾聽別人的話,並且在傾聽時給予你充分的尊重。在此過程中,她既不會隨意打斷你,也不給你以距離之感,她是一位“合格的聽眾”,這便是她最為明顯的修養。“慎言”是修養:“慎言”就是說話要小心謹慎,重要的話要經過深思熟慮再說出口,不說傷害別人的話,不談做不到的事。在我們的日常社交活動中,一位不隨便發表意見的人往往會給人以穩重和知趣(有分寸)的觀感。假若再加上鼓勵、肯定的言行舉止,那麼她便會給你以“大智若愚”的觀感。總體來說,大智若愚的女人的外在表現為一位“合格的聽眾”,在傾聽的時候也不忘適時地給予你肯定與鼓勵。
該如何讓自己修煉成為“大智若愚”的女人?關於女人的處事哲學有很多,在其中不乏一些操作性很強的建議。可是如果僅僅是出於一時的熱情去進行自我改善,其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因為你每次失敗的改善都會打擊你積極進取的心,從而最終放棄自我蛻變。
因此,我們不僅要有自我改變的決心,還需要去堅持。想要做一位“大智若愚”的女人除了要遵循以上改善原則之外,還有以下三點參考:
學會看透不說透,有些時候“裝傻”很必要。裝傻並意不味著忍氣吞聲,而是換一種方式,把工作、婚姻、生活中的小事模糊處理,不要去較真。假如你把自己的精明用在計較上面,則會讓人逐漸地遠離你,因為對方與你相處感到了不安。給予他人空間感,避免什麼事都要去過問。誰都不願意被他人管教,尤其是婚姻關係中的夫妻。假如妻子頻頻對丈夫嚴加管教,並且形式極為外顯,那麼丈夫則會作出牴觸的反應:要麼對著幹,要麼忍氣吞聲,要麼心生怨氣。不管是哪一種反應,都不利於婚姻關係的健康發展。不斷地完善自身,個人實力才是你的依仗。打鐵還需自身硬,任何改善建議或策略都不如你本身的實力,這才是你最大的底氣和依仗。都說做女人不容易,其實只是我們自己活得不夠通透。或許你該學一學大智若愚的女人,收起鋒芒,懂得什麼時候該聰明,什麼時候該裝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