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一直喜歡美好而長久的東西,一直希望文字能治癒孤獨,如果我的文字曾感動你,請點上方的關注,一起走下去哦~

知乎上有個很熱的問題,就是如何放下一個深愛的人?

其實在我看來放下一個深愛的人是一個過程,一個將原本的親密關係割裂的過程。

另一個過程則可能是無意識的消解,像是用熱水融化一塊冰,一點點的疏遠、忽視、淡漠,直到兩個人的關係慢慢地完全斷裂,這個過程是一個漫長而折磨的過程,但結果卻讓人再也不想回頭了。

所以很多愛情不死於劇烈的爭吵,而死於日復一日的忽視,而其中影響最大的是不再互相分享,而沒有了分享的慾望,就是一段愛情散場的開始。

一份愛情的發生,無論是一見鍾情還是日久生情,一定有一個互相瞭解,互相靠近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大多數情況都是由分享完成的。

你們曾經花很多的時間在聊天、說廢話、逛街、看電影這些事情上,都只是為了更瞭解對方一些。

但他閉著眼睛也知道你的生日、你喜歡的食品,你的作息時間的時候,你才能確定他是真的愛你的;而你也早對他鞋子的尺碼、喜歡玩的遊戲,身邊的朋友瞭如指掌的時候,你才能確定你是他生命裡特殊的那個人。

愛情的排他性就在於有些話只想跟一個人,有些話只能跟一個人說。他影響著你的喜怒哀樂,也共享著你的悲歡離合,這才是愛人。

所以記得有一期奇葩說的辯題是《如果另一半,擁有一個靈魂伴侶,你該介意嗎?》

當時儲殷教授屬於反方,他告訴人們生活已經很艱難了,伴侶已經很辛苦了,實在不想再因為自己的煩惱而去給對方增添煩惱,也因為兩個人從事的行業文理相隔,不便於溝通,因此有個靈魂伴侶去分享一些驚喜或者煩惱,實在無需介意。

看起來確實如此,但是想想,我們當初選擇一位伴侶的時候到底是因為什麼?難道是因為“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嗎?難道是因為生活所迫嗎?

如果都不是,那麼一定是因為愛情,因為他是這個世界最瞭解你的人,因為你願意跟他分享一切,分擔一切,願意與他榮辱與共,禍福相惜。

所以我更同意詹青雲的說法,也許伴侶之間,因為生活和現實的各方面原因,不復從前的親密,產生了一定思想上的差異,但絕對不能因此就把喜怒哀樂寄託在所謂的靈魂伴侶身上。

既然當初選擇了彼此,那就要想方設法的互相靠近,讓兩個人既是生活上的幫手,也是精神和靈魂上的伴侶。

為此,要不斷的努力,而不是輕易地放棄。因為失去分享的慾望,就是一段感情散場的開始。

我的朋友木木就是這樣無奈地結束了一段長達5年的感情的。

木木的愛情結束得並不轟轟烈烈,甚至看起來有些不痛不癢,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溫水煮青蛙,最後我終於熟了,也放下了。”

木木的男友是個有些大男子主義的獨立男生,所以也希望木木能夠獨立一些,不要太黏人。

但是女生愛一個人的時候,就是喜歡不斷的分享自己遇到的好玩的、無聊的、有意思的、沒意思的事情。

男友工作以後越來越忙,忙著工作,忙著社交,有時候木木的資訊都不能及時回覆,只是說“很忙”。

木木多次地與他溝通,希望對方能夠考慮到自己的需要,也需要有人陪伴,有人關心。

男友的回覆是:需要我的人太多了,事情總有輕重緩急。你說的那些事情,都是一些不需要立刻解決的問題,什麼時候聽你說都一樣,何必急於一時呢。

後來的木木變得沒有確實需要男友的事情就不會主動跟男友聯絡了,慢慢發現,其實生活中的事情,好像每一件自己都可以完成,也就真的找不到聯絡他的理由了。

從前的她就是看到好天氣,都想湊齊一個九宮格拍給男友看,即使沒有新鮮事,都要找話題跟他尬聊;後來的她看到再有意思的事情,也會覺得男友根本不會有時間,遇到再難過的事情,也學會了自己熬過去。

後來,她一個人熬過了所有的苦,也一個人享受所有的甜,也就覺得有沒有他真的不重要了。

男友很久以後才發現,木木變得越來越沉默,越來越寡言,想起關心她的時候,她的心早已經涼透了。

寫在最後的話:

愛人之間沒有任何一句話是廢話,珍惜那個事無鉅細願意跟你分享一切的人,因為只有因為愛你,才把自己的世界向你敞開,有一天,她什麼都不說了,不是成熟了,而是知道你不重要了。

end

6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再相愛,也要留一點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