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在生活中,你肯定遇到各種各樣的人。而他們說話給人的感覺,也是各不相同。

如果說話這種技能,也有高低層次之分,那麼你想成為一個說話層次高的人,還是說話層次低的人呢?

儘管一個人的綜合能力水平和層次,並不是只根據這個人會不會說話而決定的。

但是一個會說話的人和一個不會說話的人,他就會帶給別人不同的印象和形象,從而讓我們對他的認知,起到加分或減分的作用。

換言之,一個人說話層次的高低,會決定他在別人眼裡,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那麼,說話可以劃分為幾個層次呢?在我看來,可以分為五個。

層次一:說話憑感覺

你有沒有遇到這樣的人,看到什麼就說什麼,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對任何事情都直言不諱。

例如有些人看到你換了新車,他直接就來一句:“哇!有錢換新車這麼厲害啊!有個好父親果然就是過得爽啊!不像我這樣的人,自己再努力也只能剛好維持三餐溫飽。”

或者你出來跟朋友吃飯,然後老婆打電話問你在外面做什麼,跟誰在一起,他就在旁邊說:“你老婆不是吧!出來跟朋友吃個飯都要彙報行程?這樣的老婆娶來有什麼用?娶來麻煩自己嗎?一點自由都沒有!”

這些話有什麼問題呢?就是他們只顧自己說得爽,而從不考慮別人的感受!

畢竟你換了新車,就一定跟你有一個好父親有關嗎?難道不能是你自己辛苦賺錢買的嗎?而老婆催你回去,難道就不能是她擔心你在外面有什麼事而這麼晚不回家,關心地去了解一下嗎?

這樣的人,他們會憑第一感覺去對事情發出自己的言論。也就是說,他們在還沒有弄清楚事情的全部真相時,就貿然說出一些非常主觀的話語。

是的,從某個層面,這種人會給人直率、真實的感覺。然後很多人就覺得自己做不到他們這個樣子,就非常羨慕這種人的直率和真實。

但相信我,因為他們聊天的物件不是針對你而已!如果他們直率和真實的話語,是跟你說的話,你還能夠這麼支援他們,一點負面情緒都沒有,那我想你做人的境界應該很高了。

可是我們一般人,面對這種說話直率,又不經大腦的人,很容易會被他們的言語傷害到自己,從而導致自己心情低落。

看到男人,不懂得按照女生的要求去做,就直接說他們是直男癌;看到女生跟一個條件不錯的男生談戀愛,就說她們是拜金女。

但有沒有想過,難道我們看到的那個樣子,就真的跟我們想象的那個樣子,是一樣的嗎?

尤其是在網路上,這種說話憑感覺的人比比皆是。問題是,網路有多少“反轉”的事情,打了這些人的臉呢?

在網路上,你還可以化身鍵盤俠,有“神力”保護自己這種直率和真實。但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你不分場合、不分物件地這麼說話,說不定你就會經受社會的“毒打”了。

層次二:說話前有一定的思考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憑感覺說話,都是錯誤的。

例如你看到一個人開車撞傷了很多小朋友,一般人的感覺肯定是憤怒和痛恨,然後就會用盡所有的語言去責罵這個人。

這種憑感覺說話,就是正常的直率和真實,因為它建基於“客觀且可見的事實”上面。這個“客觀且可見的事實”,就是“這個人開車撞傷小朋友”。

當這個人一旦做出這樣的事情時,不管他背後有多大的冤屈或者道理,他這個行為已經變成是錯誤的了。

所以當你很“理性”地去思考他這樣做的背後動機,從而“理解”他的做法,然後為這樣的人“抱不平”時,你這種言論就是另一種“不經腦子”了。

說話“經腦子”,就是說話前有一定的思考,而這種思考,某種程度上是符合常理、倫理以及法理的。

例如你作為男生,在街上看到一個衣著性感、身材前凸後翹的漂亮女生,你的第一感覺肯定是有各種非分之想,甚至想透過言語去調戲對方,以滿足自己的某些慾望。

但是如果你說出這些話之前,有了一定的思考,受到自身倫理的制約,你肯定不會這麼直率和真實地表達自己的內心。

而這就是,在你脫口而出想要說的話之前,在腦子裡想一想這樣說合不合適的一個基本的做法。因此,這種說話方式,也就比前一種說話方式高一個層次的原因。

因為在日常生活中,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明確的對錯之分,只有適合和不適合之分。有些話是正確的,說出來卻並不一定適合。

例如你身邊某個女生確實拜金,嫁給了一個富二代,你說這個女生貪錢也好,懶惰也罷,或許都是正確的,但並不代表對方就是做錯了啊!如果你用那種“對與錯”的口吻去“批判”對方,那就顯得不太適合了。

對於不適合的話語,我們自然需要經過思考去修飾。所以比起說話直率的人,懂得在說話之前先想一想這樣說適不適合的人,其層次就會更高一點。

層次三:能夠根據實際情況變化說話的方式

說話之前先要經過腦子思考,會衍生出兩個結果:

1,索性什麼都不說;

2,變換其他方式說。

例如你去參加好姐妹的婚禮,但她最近長胖了,穿起婚紗,不再像以前那麼苗條。你看到她之後,心裡有這個明確的想法,但直接說出來,可能會讓她掃興,於是你就可能選擇什麼都不說。

這就是在說話前經過思考,所衍生出來的第一個結果。

那些說話層次更高的人,他們不會拒絕把心裡的想法直接表達出來,只是,他們懂得變換表達的方式,用一個別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去說出來。

如果你是這樣的人,當看到好姐妹長胖了,就會說:“這麼久沒見你,沒想到你現在整個人都圓潤了,比以前可愛好多了!”

姐妹:“你是在暗示我長胖咯?但我覺得,穿起婚紗,沒有以前瘦的時候那麼好看啊!”

你:“沒有啊!你瘦的時候,雖然也是好看,但這件婚紗會撐不起來。現在就好多了,跟婚紗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所以胖一點才好看啊!你知道啦,男人都喜歡有點肉肉的女生。”

這就是根據實際情況,而變換表達方式的高階做法,也就是所謂的“高情商”。

這種變換表達方式的做法,不僅不會隱瞞自己的所思所想,而且還能夠用別人接受的方式去說出這些所思所想,這樣就能夠儘量降低對方的心理抗拒感,構建友好的交談。

例如你看到同事頭頂脫髮了,低層次的表達就是“哇,你地中海禿頭了,這麼慘啊!”,而高層次的表達就是“你近來是不是工作壓力太大,頭頂的頭髮有點稀疏了”。

這兩種說法有什麼不同呢?

前者只是直接把一個事實揭露出來,就是層次一的表達方式,見到什麼就說什麼,憑感覺說話。而後者就是經過思考修飾之後,用一個別人接受的方式說出自己的心裡話,顧及對方的心理,給了對方一個“臺階”,說他是因為工作壓力大而導致脫髮。

這樣說,別人聽到之後至少注意力是放在“工作壓力大脫髮”上,而不是直接一來就去接受“地中海禿頭”這個殘酷事實,心理感受會好一點。

能夠根據不同的場合,不同的物件,以及不同的情況,調整自己的表達方式以適應當下的問題,比起前兩種說話方式,就會層次更高一點了。

層次四:該說什麼話時就能說出什麼話

懂得根據不同的情況調整表達方式,是一種高情商的做法。

但在這個世界上,除了要我們懂得高情商說話,還要我們“敢”於說出自己的話,“大膽”發出自己的聲音。

例如在電影院看電影,你身旁有人抽菸,你勸說對方的時候,當然需要透過高情商的方式去表達出來,如:你好!請問你可不可以暫時不要抽菸呢?在電影院抽菸會影響到周圍的人,尤其這裡有小孩。

相信你這麼禮貌和客氣去說話,抽菸的人就算有錯在先,也會願意配合你的。而不是透過高高在上的批判,惹起對方的逆反心理,導致大家產生情緒上的矛盾。

但是,這種高情商的做法,需要建立在一個前提,就是你有足夠的勇氣和自信,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對於很多人來說,成為一個說話高情商的人並不難,好好說話而已。但想要大膽地高情商說話,就不是每個人都會了。

例如當你遇到不禮貌的對待時,你能不能高情商地表達自己的不滿呢?或者受到別人挑釁時,你能不能不再忍氣吞聲,高情商地做出反擊呢?

用回前文的例子,當有人看到你換了新車,直接跟你說:“哇!有錢換新車這麼厲害啊!有個好父親果然就是過得爽啊!不像我這樣的人,自己再努力也只能剛好維持三餐溫飽。”

你怎麼迴應呢?這時你不一定要直接罵上對方,但至少要敢於去反駁說:“這輛車是我自己貸款買的,好嗎?首付差不多十萬,這些錢都是我辛辛苦苦工作掙回來的。每個人掙錢都不容易,但誰能夠掙到更多的錢,就要看他自己了!”

面對這種情況,確實沒必要忍氣吞聲。總之,該要你表達的時候,就大膽表達;該要你說什麼話的時候,就勇敢去說什麼話。

這種做法,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好比說在別人婚禮,自然就對別人說一些祝福的話語,你不會不敢說吧!在別人遭遇打擊時,也敢於說出一些安慰對方的話,你不會連安慰別人都不會吧!

當你做到這一點,說明你說話層次也不會太低了。

層次五:能夠應對不同情況的說話

最後一個說話層次,也是最高的一個說話層次,指的就是身處不同的場合,面對不同的社交情況,都能夠應對自如。

例如那些說話厲害的人,不管是演講、辯論、與別人周旋,還是處理各種突發意外,都能夠輕鬆自如地處理。

這些優秀的人才,你讓他們站在國家領導人面前,他們都可以侃侃而談,不管是演講、辯論、訪談還是主持任何晚會,都能夠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所以這些人,可以憑藉說話賺到“大錢”。如果你對於自身的說話能力,有這方面的需求,學習那些優秀的說話人才,是非常好的選擇。

我也一直按照這個方向去要求自己不斷學習著,那你呢?你認為自己需要學習和提升哪個層次說話的技能呢?

在日常生活中,這些說話層次我們有時會“混合”表現,但總有一些地方是我們做得不夠好的。

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然後投入時間去學習,相信你的說話層次就會變得越來越高了。

4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談著談著就想分手的關係,大多是這裡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