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平水韻:摸,仄韻。
盲人摸象的故事家喻戶曉,寓意淺顯易懂,片面看待事物往往忽略了全面性,導致對事物本質特徵的差異性判斷。
如此描述,已經預設了分享故事的前提——全域性辯證看問題。
本文儘量不作辯證預設,走進具體的故事,站在象的角度看故事,又會有怎樣的判斷呢?
A君:左耳如扇。右耳呢?既然盲人可以失明,右耳未嘗不會失聰。象笑了:君言象(耳)如扇,沒毛病!
B君:右前腿似柱。左後應該如此(漂亮的歸納法!)象笑了:君言象(腿)似柱,也沒毛病!
……
盲區多多!這是我們帶著預設進行分析的理論。假假的裝作不知盲區好了。聽聽象的思考……
左耳不知右耳缺,既然是A君運用了盲人的標準,他自然就是“真的”!同樣地,左前腿的高度直徑被摸得一清二楚,那還能有錯?B君也是對的。
兩人為何爭吵?象又笑了:你倆都是因為各自的“親眼所見”,建立起來的格局產生了差異性衝突罷了。……
心理學上經常重複做探究實驗,換一批盲人摸象吧?最後,左耳與左耳爭吵了起來。象還是笑而不語:耳朵就一隻,倆人身高等變了,我沒法讓倆人“看清”彼此差異呀!因為盲視。
正經說事。兼聽則明,偏信則闇。人與人,與事,與自然,唯有合作交流,才大機率接近人事物的本真。因為差異,所以交流。
若不交流,故步自封,充其量一群人共賞“象扇”、“象柱”,吃瓜群眾何其樂,生後誰人告知:大象就是一個世界呢?
大象是最好的教材,真誠師友一起走進大象的家園。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