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貌似讀了非常多書,甚至論文和著作等身,足跡踏遍了地球很多角落,卻仍然活成一隻井底之蛙。
隨著閱歷和知識的增長,你慢慢會發現,很多有著豐富人文知識的人,嚴重缺少人文素養。很多人文學科的博士和教授,嚴重缺少人文情懷,甚至思辨能力相當欠缺。
幾年前的秋天,某位同事把一位同在一個城市工作的博士介紹給我認識:“他是一個和你一樣非常有趣的人,985大學文科博士,和你一樣喜歡獨自到世界各地旅行,已經一個人走了好幾個國家。”
我內心對於他充滿期待和想象,因為在這個保守落後的西部二線城市,遇到一個注重精神追求、志趣相投的人,比大海撈針還難。
不久之後,我們見面了,我請他吃了飯。在飯桌上,我開始略感失望。我發現,除了和這個人文博士聊旅行玩樂,其他話題,包括讀書,他一概不感興趣。
很快,我和他發生了一場導致彼此似乎慢慢疏遠的爭論。
他說:“天哪!你不知道啊,美國家庭收養中國孤兒是有陰謀的。”
我倍感驚訝:“什麼陰謀?”
“有一個美國家庭收養一箇中國女孩。女孩長到八歲,被這家美國人12歲的男孩開槍打死。” 他滿以為我聽了會幡然醒悟。
我沒有被美國家庭的“陰謀”嚇到,卻被他的論證能力震驚了。
我說:“這和陰謀有什麼關係?難道這個美國家庭收養那個中國女孩的目的,就是為了養到8歲,讓自己兒子開槍打死她?”
他一時語塞,然後,馬上拿出“中國式辯論”最常用的招數——訴諸(偽)權威。
他說:“我可是有一個美國朋友的。他也是跟我這麼說的。”
“可是”的意思是提醒我,他的論點擁有權威人士的支援。“也是“的潛臺詞則是,美國家庭的陰謀是他自己獨立發現的。這個美國人,作為“權威”,驗證了他的發現。
我毫不客氣地質疑:“人在美國,就代表是美國家庭收養兒童問題的專家?十萬多箇中國孤兒被美國家庭,你那位美國朋友都調查過幾個?如何得出‘陰謀’的結論?為什麼很多中國孤兒被美國家庭收養之後,非常健康、幸福、快樂的新聞,你看不到呢?”
這種辯論場景和方式並不陌生,我經常和人家爭論美國政治問題。很多人在理屈詞窮之後,就會不經意地搬出朋友和閱歷作為“救兵”:“我可是在美國公司工作過兩年的。”
如果這都能成為其論點的支撐材料,那麼,在美國留學過的所有學科的人,哪怕是理工科的人,還有在美國打工多年的人,包括鳳姐,都可以成為美國政治問題專家了。
這一類人,在我們的生活中,非常常見。他們讀書可謂不少,學歷不低,但是,一旦涉及對某些問題的判斷,尤其是價值判斷,一下就會暴露出扭曲的三觀或思維的漏洞,可偏偏他們已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了。
從他們的身上,你應該吸取什麼教訓?
首先,只閱讀,不思考,人會患上知識不育症。
在讀書的過程中,一定要保持問題意識和敏感性,知道在哪個節點,你應該適時停下來,思考一下。
帶領英國取得二戰勝利後不久,丘吉爾竟然在競選首相的時候,被英國選民拋棄了。在書上讀到這段文字,很多人大都僅僅只是記住這件史實,想都沒有想過,是否需要停下來思考一下:為什麼英國人會做出這種選擇?
應試教育從來不鼓勵學生做這樣的思考。它僅僅需要你記住這個史實或者教科書提供的標準答案。
關於丘吉爾的落選,是否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展開思考呢?
第一,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提醒大家,要提防英雄人物,他們最有可能篡改民主制度。帶領英國取得二戰勝利,是否會導致丘吉爾的威望和勢力膨脹到英國議會無法控制的程度呢?他的敗選是否反應了二戰結束之後,英國選民的擔憂呢?
第二,在英國人看來,首相帶領英國打贏二戰,是應該盡到的本分,沒有什麼值得感謝的。戰後舉行新的選舉,首相不應該搬出功勞簿。選民只關心候選人將來的政策取向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第三,二戰結束,百廢待興。英國工黨上臺,著力於改善工人福利和底層收入,是否更有利於刺激消費和擴大內需,振興因戰爭而凋敝的英國經濟?
以上答案未必準確,但是至少提供了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的思路。
現在我們的教育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讀書人本應具備的敏感性,被應試教育摧毀了,導致受教育者普遍患上了知識不育症。
這種病使得本來應該是一臺精密機器的人腦,變成了簡單的容器,不能用來主動思考,只能用來被動裝東西。裝進去的是“土豆”一樣的塊狀知識,掏出來的還是“土豆”。這種人只會複述知識,無法生產知識,更不用說合成思想。
以你的專業歷史學為例,我相信,你也不會否認,只要會認字的人,都看得懂大學歷史教材。只要肯花時間,大多數會認字的初中生,都能記住很多史實,甚至背得比你這個歷史本科生還滑溜。
如果學習歷史僅僅只是記住史實,歷史本科畢業的你,在這個方面,未必比這些初中生強。那麼讀了大學、讀了歷史專業,除了混一張文憑,還有什麼意義呢?
留意身邊,你會發現,很多業餘歷史愛好者,談起歷史來頭頭是道,他們對史實的熟悉程度,有時候讓我這個歷史學博士自愧不如。但是,他們拙於判斷,三觀扭曲,因為他們記住的史實多是雞零狗脆的。
讀書的終極意義,不是記住多少知識,而是要學會思考,提高自己對現實問題的理解和判斷能力。
思考的衝動大多源於批判的衝動。在生活中,不能只關注正能量。美好的東西讓你感到舒服,卻在不知不覺中消解了你思考問題的衝動。適當關注一些負面的東西,有助於點燃思考的熱情,促使你試圖透過閱讀尋找答案。一個只關注正能量的人,多半是陷入思維的牢籠,不喜歡思考的人。
人文社會科學所有問題的終極指向都是政治。迴避政治,你的閱讀和思考很難深刻起來。一個從來不關心政治的讀書人,其學養非常值得懷疑。特別是歷史學科的人,因為歷史敘述的主流是政治史。
要多讀書,但是,更要讀好書。僅僅愛讀書是不夠的,因為現在出書太容易,市場上充斥著大量毫無精神營養的文字垃圾。這一類書,你讀得再多,都只是“裝滿麻袋”而已,無助於提高思辨能力和人文素養,讀了甚至有可能損害思維和大腦。
閱讀的目的不是把籃子裝滿,而是把燈點亮。學會識別什麼書值得閱讀,什麼問題值得思考,什麼思想值得接受,比一個勁地讀書更加重要。
一個真正熱愛讀書的人,看重的應該是書帶給你的精神愉悅,而不是它的工具價值。讀有質量的好書,能在無形中提升人的審美品位,進而幫助你打造自己獨特的生活美學。(一個單身男人的素養家居:閱讀改變審美)
同樣的收入,為什麼有些人能把日子過成一首詩,有些人的生活卻像風乾的鹹菜?生活狀態的差異背後是美學素養的差異。
知識結構、人文情懷和審美素養,共同組裝在一起,構成大腦裡的一套接收裝置。它決定了在相同的環境中,不同的人能看到什麼。
不難發現,身邊很多經常旅行的人,一開口說話,就讓人覺得言談乏味,見識淺陋。
每次出國旅行,看到很多中國遊客的言行舉止,我不禁要問:這哪叫旅行?由於缺乏最起碼的人文關懷,他們對當地社會文化毫無興趣,出國純粹是購物、打卡、裝逼、裝文藝、滿足虛榮心。
更可笑的是,在國外,很多中國人遇到中國人,往往彼此相互看不起,個個都認為自己非常牛逼,能出國旅行,能飈幾句“Excuse me“。
有一次,在日本東京機場,兩位中國婦女來日本旅行七天後,推著滿滿當當的購物車,臉上洋溢著“滿載而歸”的表情,雄赳赳氣昂昂地走向值機處。
在過道上,兩人手裡的購物車不小心相互撞了一下,竟然在機場大打出手。
很多中國人在日本留學工作了好多年,不要說見過日本人打架,連臉紅脖子粗地吵架,都不曾見過。兩個中國婦女在東京機場打架,自然一下就成了新聞,上了電視。看著電視畫面裡的打架場景,很多日本人搖頭嘆息:她們確實有錢,但是心靈太貧窮。
出國旅行,在入境處排隊的時候,我經常能看到周圍幾個中國人刻意大聲地利用和同伴交談的方式,向自己其他不認識的同胞炫耀自己到過哪些哪些國家,”我們上次去迪拜,坐的飛機非常大......"、"我們上次去歐洲......"
如果別人問他們旅行的收穫,他們的回答通常是“迪拜的房子很高”、“歐洲的建築很矮、很舊”......對於他們來說,樓房高聳意味著強大,樓房低矮意味著衰弱。
進一步觀察他們的氣質,你會發現,走過的路和看過的風景,並沒有沉澱為內在的氣質,他們的言談和舉止仍然俗不可耐。
木心說得對,不讀書,去再多地方,都不過是一個郵差。
2016年,我到朝鮮旅行,隨行的很多中國人一路都在火車上睡覺,對朝鮮沿途的風土人情毫無興趣。他們此行的目的是直奔平壤城市著名打卡景點而去:雕塑和紀念碑,幾乎根本不知道,朝鮮的特殊性究竟在哪裡,從而錯過了最值得看的東西。
朝鮮最值得看的是,人的日常生活、外在形象、精神面貌......如何被政治塑造,以及雕塑、紀念碑、民用建築和城市規劃等等,如何詮釋高度政治化的美學理念。
讀了什麼書,就對什麼感興趣,你的眼裡就看到什麼東西。看的書越多、越深刻,觀察就越深入,而非走馬觀花、浮皮潦草地掃一眼。
真正的旅行者無不把旅行當成文字之外的另一種閱讀。對於他們來說,旅行是一次人文體驗,應該試著以他者的眼光,考察當地靜態的歷史和動態的文化與生活。一個人的閱讀水準決定了他的旅行質量,一次高質量的旅行,又會進一步刺激閱讀的興趣,因為在路上它引發了大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