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我常會覺得,三十多歲的婚姻就像是被拿久了的棉花糖,當初的甜蜜和美好都在,只是在世俗裡造作的時間長了,表面上都粘滿了風塵。

1

有人說,“好的感情,不是從教堂裡的浪漫開始,而是從生活的柴米油鹽當中開始的。”

前半句還對,可後半句就有點過於濃重的雞湯味了。

其實我們都是從各自的慾望開始,然後在生活中慢慢讓這慾望,升級發酵成沒辦法離開的牽絆。

等過上個十年,有沒有感情,有多少感情,誰心裡都沒底,但“家裡誰說了算”這事,早幾年就已經顯而易見了。

說不定你早忘了什麼是你儂我儂的感覺,腦子裡裝的都是誰做飯洗碗,誰洗衣服拖地的小事。

可能剛結婚的時候,大家為了自己的家庭地位,在這些小事情上還是要爭一爭的,結果前一秒還膩在一起的兩個人,後一秒就能吵得天翻地覆。

但等這股勁過去了,該接受的,不該接受的都不得不接受了,該是自己的,不該是自己的都成了自己的,只要有一點小事上的風吹草動,就會生出“他不愛我了”和“我真該跟她離婚了”的念頭。

所以沉默成了婚姻裡逃避著風吹草動的大多數,一半是無話可說,一半是怕自己再受折磨。

生活中任何一點小情緒的積累,都像是得病之後的死扛,要麼在沉默裡久病難醫,要麼在沉默裡迴光返照。

這是你有理也沒地兒說的錯,因為人都跟你沒什麼好說的了,你攢了那麼多道理,照樣救不活自己的婚姻。

2

在電影《觸不到的戀人》中,有這樣一段話:

“在這個世界上,有三樣東西無法掩蓋,那就是咳嗽,貧窮和愛,你想要隱藏,卻欲蓋彌彰。”

不愛也是一樣。

我們總以為沉默就能避免所有的矛盾問題,覺得多說多錯的反面最好就是無話可說,可實際上,兩個人想的,都要比說的還多。

如果你明明有反對意見,卻只是想在工作回家之後可以有片刻的安寧,然後被動接受,被動服從,被動著去幹自己不想幹的事情。

可能嘴上沒說,但行動上、表情上,還有這個家的氣氛上,都會充滿著不順心和不如意。

你會想:

“為什麼她這麼不關心我?”

“為什麼我在外面的辛苦總是沒人體諒?”

“為什麼還要這樣過下去?”

想的時候,你可能在刷碗,可能在拖地,可能在帶孩子,也可能就是躺在沙發上玩手機。

一副“寶寶心裡是真苦,可寶寶就是不想說”的討人厭表情,鬼都知道你心裡有成千上萬個不如意。

可她會想:

“為什麼你就不能幫我多幹一點?”

“為什麼我就一定要為家裡付出這麼多?”

“他是不是已經不愛我了?”

“他是不是外面有人了?”

想還是次要的,關鍵是越想還越覺得自己想的是對的,從你的每一個微表情和微動作裡面,都能找到“背叛”的真憑實據。

結果沉默著沒讓生活天下太平,卻在無聲裡把婚姻演成了諜戰大劇。

等時間長了,這一次兩次的誤會慢慢積累,一天兩天的反感慢慢升級,哪怕當初兩個人的感情再好,都不得不坐到分手局的餐桌上了。

畢竟,這年頭心甘情願去當港的都是少數中的少數,大多數的人在被生活反覆折磨的路上,是真想找個地方去避風的。

可你就是有再多的道理,有滿肚子的委屈也沒什麼用,要是有一天,感情沒了,誰還搭理你的感受。

3

前段時間,《奇葩說》的辯題“下班後的工作資訊要不要回”上了熱搜。

子寅說,“你值得擁有下班自由。”

這話能讓很多人自嗨到荷爾蒙爆表,但要給下班後帶上一個“自由”的帽子,這本身就說明了成年人現實裡的不自由。

更何況,還有一大票人壓根就沒有“下班後”,只有睡覺休息的時候和不睡覺搬磚的時候。

很多時候,你拼不拼命自己說了不算,金主爸爸的威懾力其實也沒多明顯,而是那種突然就沒錢了的焦慮,被催債的恐慌,還有在家人面前裝出來的體面,讓人想停都停不下來。

真是打工人正經歷著的精神凌虐,還要被人冠以高大上的“努力、奮鬥、不負青春”的頭銜。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你讓一個人回到家後還能一秒鐘轉換心態,用一種近乎雙重人格的樣子去跟愛人云淡風輕地聊天。

怎麼可能!

如果說上班的時候,我們還只是單方面的,受著工作上的各種折磨,那下班後,就是工作、婚姻、父母、孩子、物業大姐、買菜的大媽,等等多方面,全方位,立體式地迴圈吊打。

而這個時候,往往還是那個有氣兒站起來的人委屈最大,心裡想著,“我都這麼辛苦了,你怎麼還不過來幫幫我!”

不好意思,你家那位估計就剩喘氣的力氣了,而且就你想著的那個功夫裡,人家還在挨著捶打。

當然,這些都是一個人的心裡感受,能讓人看見的,都是平淡且正常的一面,哪怕內心已經潰不成軍了,但表面上還是要鎮定,不讓你看見。

4

現在有很多人說,嚮往著美好生活去工作的人,反而因為工作丟了生活。

但好像把生活當成中心的人,還是過不好自己的生活。

世界的速度在變快,工作的節奏和生活的節奏同樣在加速。

過去我們總以為夫妻兩個有了矛盾,冷靜上一段時間就好了,可結果,一冷靜就成了離婚。

也有人覺得,努力工作就好了,等賺了錢,婚姻就會比現在好很多。

可實際上,我們都等不到賺了錢的時候,婚姻就先一步宣佈了散場。

其實感情的事,跟工作、生活沒什麼關係,就像當初我們沒有工作,不懂生活的時候,同樣會愛得死去活來,也能分得徹徹底底。

只是到了今天,我們的身份越來越多,要演好的角色越來越多,自己看到、聽到和經歷過的事越來越多,已經很難再用單純的一個想法去衡量另一個人了。

也許吵架的時候,還能各自衝動著把心裡想的全都吼出來,是發洩情緒,也是表達不滿。

可能會給婚姻製造不必要的麻煩,但也能讓另一半在最短的時間內知道所有的真相。

而沉默的時候,大家想的都不一樣,還會因為各自工作、生活上的不同遭遇,讓想法進一步南轅北轍。

到後來,就是解不開的誤會,找不回的感覺,和不得不分開的婚姻了。

所以對於仍要好好經營的愛情來說,誰對誰錯不重要,誰強誰弱也不重要,而是誰先懶得開口,誰先不想說話最重要。

你不說,還指望誰能讀懂你的心思,真是天真爛漫+搞笑。

畢竟,生活總要繼續,去掉了表面的風塵,你手裡的棉花糖還會是曾經的味道。

你要說,也要鬧,在滿身疲憊之餘還要在家裡有事沒事造一造。

只不過,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無理取鬧,而是多多靠近對方,去理解,去包容,去打破沉默,去好好療傷。

the end

7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上天如何透過性格決定我們命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