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雄辯如銀,沉默是金,在我們生活中,有些時候確實是沉默勝於雄辯。與得體的語言一樣,恰到好處的沉默也是一種語言藝術,運用好了常會收到“此處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古時候,有個農民牽著一匹馬到外地去,中午走到一家客棧用餐,他把馬拴在了旁邊的一棵樹上,這時一個商人騎著一匹馬過來,將馬也拴在了這棵樹上,農民看見了,忙對商家說:“請不要把你的馬拴在這棵樹上,我的馬沒有被馴服,它會踢死你的馬。”但那個商家不聽,拴上馬後便進了客棧。

一會兒,他們聽到馬的嘶叫聲,倆人急忙跑出來看,商人的馬果真被踢死了,商人拽住農民就去見縣官,要農民賠馬,縣官問了農民很多問題,農民卻裝作沒聽見似的,一聲不吭,縣官轉而對商人說:“他是個啞巴,叫我怎麼判?”商人驚訝地說:“我剛才見到他的時候,他還說話呢”縣官奇怪的問商人:”她剛才說了什麼?”商人把剛才拴馬時農民對他說的話重複了一遍,縣官聽後說:“這樣看來是你無理了,因為他是先曾警告過你,因為,他不應該賠償你的馬。”

這時農民開了口,他說:“縣官大人,我之所以不回答問話,是想讓商人自己把事情的全部經過講清楚,這樣,不是更容易弄清楚誰是誰非嗎?”

沉默只有運用得恰到好處,才能收到以無聲勝有聲之效。如果不分場合,不講分寸,故作高深濫用沉默,其結果事與願違,只能給人以矯揉造作或是難以捉摸的感覺。

“言多必失,語多傷人” “君子三緘”的古訓,也把緘口不言作為練達的安身之處之道。

在適當的時候保持沉默,其實是一種很高明的智慧,沉默不只是無奈,更不只是軟弱,有時候不說比說更有威力。

7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20年後那個要求結婚丁克的男人後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