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01.

有一天,已經畢業一年的小威返校辦理一些手續,順便到辦公室來看望我一下,想找我敘敘舊。

“咋樣,這次英語四級過了嗎?”看到小威手中拿著一張四級成績單,我就隨口一問。

“唉,老師,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這個人,就是英語不好。當初要是英語好,我肯定就選擇繼續升學,而不是畢業馬上去工作了。可惜我英語不好,四級考了幾次都沒透過。”小威回答道。

由於小威是我之前帶過的學生,加上他讀書時喜歡經常找我聊天,我對他還是比較瞭解的。

說實話,這已經是他第N次跟我說他的英語不好了。

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每當我發現來訪者反覆重複某一句話或者是某一個結論的時候,我就會變得警惕起來,因為這些重複很多遍的話或者是結論很可能就會慢慢成為現實。

正如知名心理諮詢師武志紅所說,“人都是非常自戀的動物,一旦你說了一句話,你就會愛上自己的這說法,而為了證明‘我說的’這句話是對的,你會把事情朝這個方向去推動。”

換句話來說就是:一旦一個人得出某個結論之後,就會四處去尋找證據,證明自己是對的,以滿足自己的自戀幻覺。

也就是說,當小威有了“我的英語就是不行”這個結論之後,就會很容易放棄自己在英語學習方面的各項努力,以證明自己的英語確實是不行的。

02.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我們也常常將上述現象稱之為“自我實現的預言”。

我們現在假設兩個人同時坐在自習室裡面複習英語,並且都碰到了英語學習方面的難題。這兩個人當中,有一個人是小威,他覺得自己“英語不好,沒有學英語的天賦”,而另外一個人總是覺得自己“英語還不錯”。

大家想想看,接下來兩個人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不難推斷,小威在碰到英語學習難題的時候,就很容易放棄,因為他有一個絕佳的理由為自己開脫——“畢竟我的英語不好,沒有什麼學英語的天賦。這樣的話,即使努力也很難有大的改進。”最終,小威的英語成績就會“如願以償”地越來越差。

而另外一個覺得自己“英語還不錯”的人,為了維護自己對自己的積極假設,就不會馬上放棄,而是會想辦法克服學習當中所遇到的困難,最終使自己的英語成績不斷提升。

03.

我們再來看一個故事。

但是我和這位朋友相處了好長一段時間之後發現,他的胃其實挺好的,之所以經常生胃病,就是被自己搞壞的。

比方說,每次睡覺前,他會吃各種零食。連我這種不太注重養生的人都知道,睡前吃東西,對胃來說傷害挺大的,因為晚上要多給胃留出一點休息和恢復的時間。

除此之外,我的這位朋友還經常會在自己的胃部難受的時候,吃過量的飯菜、喝過量的酒、吃過量的冷飲等等。

再好的胃,也經不起這番折騰啊。

但是我的這位朋友,為了證明自己口中所說的——“我胃不太好”這個結論是正確的,不得不在潛意識的作用下,不知不覺間做出很多傷害胃的舉動,導致自己的胃一直不太怎麼健康。

心理學暢銷書《影響力》當中曾提到過一個原理,同樣可以解釋上述現象——“人人都有言行一致的願望。

當我們說出了某句話,或者是採取了某個立場,就會立刻感覺到來自內心或者是外部的壓力,迫使我們按照自己說的那樣去做。

04.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朋友已經認識到了:其實我們自己口中所經常說的話、或者是經常提到的某些結論,都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尤其是一些消極的話或結論,如果常常掛在嘴邊,例如:我英語不好、我胃不好、我總是很窮、我很容易被人陷害等等,最終都很有可能成為真正的現實。

因為,不斷重複同樣的消極語言,其實就相當於我們一直在對自己進行反覆的洗腦,使我們每天不自覺地朝著這些錯誤的方向前進。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才能避免讓這些消極的言論成為現實呢?答案很簡單,就是:

識別出這些消極的信念,然後用更加積極的信念來代替這些消極的信念。

比方說,對於小威來說,可以用“我只是缺少一些英語學習的方法”這一信念來代替“我英語不好”這一信念。

這樣一來,每當小威遇到英語學習難題的時候,就不會輕言放棄,而是會主動去探索學習英語的方法,從而在英語學習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績。

再比方說,對於那個經常抱怨自己“胃不太好”的朋友來說,他可以選擇採用“我平常太不注重胃的保養了”這一更加積極的信念來代替“我的胃總是不太好”這一信念。

這樣一來,每當他感到胃不舒服的時候,就會反省自己是否存在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才導致自己的胃不太舒服,從而督促自己更加註意去呵護胃部健康。

想想看,在日常生活當中,有哪些話是你經常掛在嘴邊的?這些話都反應了你有哪些積極或消極的信念?嘗試把它們寫下來吧!如果你發現自己有很多消極的信念,能否想辦法用更加積極的信念去代替?

希望我們都能給自己多設定一些積極的信念。因為這些積極的信念一旦穩固,就像是寫入計算機的程式,會自動執行,然後自然而然地,幫助我們擁有一個更加美好的人生。

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過生日丈夫沒買禮物,女子情緒激烈要跳樓,出事到底該誰來買單?